\"传令下去,全军在城外扎营,只带亲兵入城。\"萧如薰吩咐道,\"另外,派人去请水西安氏、思南田氏、永宁宋氏三家的土司,就说本帅有要事相商。\"
贵阳巡抚衙门已被临时改为萧如薰的行署。入城后,萧如薰立即召集众人议事。
\"诸位,播州虽平,西南未靖。\"萧如薰展开一幅西南地图,\"水西、思南、永宁三家土司,虽然这次出了力,不过皇上旨意很明确——要他们交出兵权。\"
年纪最长的贵州巡抚江东之捋须道:\"萧公爷,此事恐非易事。土司制度沿袭百年,这些土司在自己的领地上就是土皇帝,要他们交出兵权,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本帅才准备了两个筹码。\"萧如薰从袖中取出两份文书,\"一是官职,朝廷准备设立'廉政御史'一职,由土司担任,负责监督地方官员;二是利益,西南修路和运输的股份,分他们三成。这也是本公给他们争取过来的,要是按照内阁现在的性子……哼!\"
萧如薰以前一直觉得文官们都不喜欢打仗,甚至觉得他们太过于迂腐!
然而,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文官们并非不喜欢打仗,而是因为没钱!
打仗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从粮草到兵器,再到士兵的军饷,每一项都是巨大的开支。
而如今,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国家的财政状况良好,钱粮充足,士兵们也都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还不抓住机会开疆辟土,那将来在史书上岂不是要被骂得狗血淋头?
想到这里,萧如薰不禁感叹,有时候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那简单啊!
不像某个大国,兵强马壮,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就是不打!老想着不战而屈人之兵!哪有那样的好事?
将来历史上可能会说:“呜呼!此国雄踞一方,势压诸邦。财货如山积,甲胄若云屯。然其不贪尺寸之土,不兴无名之师,安于守成,志在绥靖,真可谓卓然不群者也!”
好了,话多了,继续正文。
江东之眼前一亮:\"妙啊!既给了面子,又给了里子。这些土司最在乎的无非两样——权和钱。现在朝廷给他们换个方式掌权,再分些利益,应该能接受。\"
\"但愿如此。\"萧如薰神色凝重,\"不过也要做好最坏的准备。传令各营,加强戒备,尤其是水西方向。\"
三日后,三大土司陆续抵达贵阳。
最先到的是水西安氏的安疆臣。这位年近五旬的老土司身材魁梧,脸上有一道从眉角延伸到下巴的疤痕,据说是年轻时与苗人作战留下的。他带着两百亲兵入城,被萧如薰以\"城中狭小\"为由,只允许带二十人进入行辕。
\"萧公爷!\"安疆臣抱拳行礼,声音洪亮,\"恭喜将军立下不世之功,平定播州!\"
萧如薰微微一笑:\"安宣慰使客气了。播州杨应龙不识大体,自取灭亡,本帅不过是奉旨行事罢了。\"
安疆臣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不知将军召见我等,有何指教?\"
\"不急。\"萧如薰端起茶盏,\"等思南田氏和永宁宋氏到了,本帅一并说明。\"
午时刚过,思南宣慰使田国柱也到了。这位土司四十出头,文人打扮,若非腰间悬着的那柄苗刀,几乎看不出是统领一方的土司,不过也显得不伦不类。
\"萧将军。\"田国柱行礼。
萧如薰注意到他身后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眉目间倒也有十分姿色。
\"这位是?\"
田国柱指着女子:\"这是小女田若微,仰慕萧大人,今日特意带来,瞻望一下萧公爷的风采!\"
萧如薰眼中寒光一闪而逝:\"原来是令爱,请!\"
对于美女,萧如薰还有些风度的。
田若微低着头不说话,但萧如薰分明看到她紧握的双拳在微微发抖。
直到中午时分,永宁宣慰使宋崇明才姗姗来迟。这位年轻的土司不过三十出头,却已满头白发,据说是因为修炼某种苗疆秘术所致。
\"萧将军。\"奢崇明的声音阴柔得令人不适,\"路上遇到山洪,耽搁了时辰,还望海涵。\"
萧如薰不动声色:\"无妨。既然三位都到了,那我们就开始谈正事吧。\"
行辕正堂内,萧如薰命人摆下宴席。酒过三巡后,他突然放下酒杯,拍了拍手。
一队亲兵抬着三个大木箱走进来,当众打开。里面赫然是杨应龙生前穿戴的金盔、玉带和宝剑。
\"三位都是杨应龙的故交。\"萧如薰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本帅特意把这些东西带来,给诸位做个纪念。\"
堂内气氛骤然凝固。安疆臣的右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才发现入席前兵器已被收走。田国柱面色苍白,而宋崇明则死死盯着那柄宝剑,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萧将军这是何意?\"安疆臣沉声问道。
萧如薰站起身,走到杨应龙的金盔前:\"杨应龙拥兵自重,对抗朝廷,结果如何,诸位都看到了。海龙屯三千守军,无一生还;杨家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他转身扫视三位土司:\"皇上仁慈,不愿再见西南生灵涂炭。所以给三位一个机会——交出兵权,归顺朝廷。\"
\"交出兵权?\"安疆臣冷笑,\"萧将军,我们这些土司,世代镇守边疆,没有兵权,如何保境安民?\"
\"安宣慰使问得好。贵州是我大明之地,保境安民的事自有官府来做!\"萧如薰早有准备。
“当然了,朝廷自然不会亏待忠臣。皇上决定设立'廉政御史'一职,由三位担任,负责监督西南各省官员,可直接上奏天子。\"
田国柱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这官职...有多大权限?\"
\"正三品,与巡抚同级。\"萧如薰取出一卷圣旨,\"有权查阅任何衙门文书,调查任何官员,只需年终向廉政部报备即可。\"
宋崇明阴恻恻地笑了:\"听起来不错。不过,我们交出兵马后,靠什么养活族人?\"
\"这正是本帅要说的第二件事。\"萧如薰示意亲兵又抬上一个沙盘,\"朝廷准备修建从贵阳到昆明的官道,同时开发长江航运。这些工程的三成股份,分给三位。\"
安疆臣盯着沙盘看了许久:\"三成...具体怎么分?\"
\"水西、思南、永宁各占一成。\"萧如薰早有准备,\"工程由朝廷出资,三位只需派些族人参与管理即可。\"
田国柱突然问道:\"如果我们不答应呢?\"
萧如薰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堂外,指向远处校场上正在操练的火炮营:\"三位请看,那是刚从京城调来的最新的火箭炮。播州之乱前,朝廷在西南驻军不过两万;而现在,单是贵阳周边就有五万大军。\"
他转身,面带微笑:\"当然,本帅相信三位都是聪明人。\"
……………………
宴席散后,萧如薰独自在书房研究西南地图。贺六匆匆进来:\"将军,刚收到消息,三位土司回去后,各自召集心腹密议到深夜。\"
\"意料之中。\"萧如薰头也不抬,\"他们怎么说?\"
\"安疆臣最为犹豫,既担心交出兵权后任人宰割,又惧怕朝廷大军;田国柱似乎对廉政御史一职很感兴趣;宋崇明则...\"宋兴祖欲言又止。
\"则什么?\"
\"他秘密派人去了苗疆,具体目的还不清楚。\"
萧如薰皱眉:\"加强戒备,尤其是永宁方向。另外,明天正式谈判时,准备两份方案。\"
\"两份?\"
\"一份是刚才说的,三成股份平分;另一份是水西一成半,思南和永宁各一成。\"萧如薰解释道,\"安疆臣势力最大,需要多给些甜头。\"
次日清晨,谈判在行辕正式举行。让萧如薰意外的是,三位土司竟然都带着家眷前来,看样子是准备长期逗留。
\"萧将军。\"安疆臣率先开口,\"昨夜我们三人商议过了,原则上同意朝廷的安排。不过有些细节还需商榷。\"
\"请讲。\"
\"其一,廉政御史的任期多久?可否世袭?\"
萧如薰早有准备:\"任期五年,可连任。但不世袭,由朝廷考核后决定是否续任。\"
田国柱接着问:\"关于股份,可否写入文书中?\"
\"当然可以。\"萧如薰点头。
宋崇明的问题最为尖锐:\"我们交出兵权后,如何保证安全?万一有仇家报复...\"
\"朝廷会在各宣慰司驻地设立卫所,驻军保护。\"萧如薰保证道,\"另外,允许三位保留不超过一百人的亲兵卫队。\"
特别感谢范特西每天的为爱发电!谢谢!喜欢本书的朋友帮忙给本书打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