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兄打算如何行事?”王士性一脸凝重地问道,他的语气已经从之前的漫不经心转变为了认真。
姚文蔚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折草稿,递给了王士性。
“先以‘私纳土女,擅结边藩’为由参他一本。”姚文蔚解释道,“只要皇上批个‘着部议处’,石尚书自然会去料理此事。”
王士性接过草稿,仔细地看了起来。他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妙啊!”王士性赞叹道,“不直接说他勾结土司,只说他违反了‘武臣不得私结土官’的禁令。这样既不会显得我们过于夸张,又能引起皇上对边将的警惕。”
姚文蔚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播州杨应龙之乱才刚刚平息不久,皇上对边将与土司之间的往来最为忌讳。萧如薰这次可是自寻死路!”姚文蔚信心满满地说道。
然而,王士性似乎还有些顾虑。
“不过,这萧如薰和陛下的关系可不一般啊……我们上折子会不会起到反效果呢?”王士性担忧地问道。
姚文蔚冷笑一声,不以为然地说:“哼,王大人!功高盖主这个词永远不会过时。”
正说着,突然间,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仿佛有什么人正匆匆忙忙地赶来。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屋内的两人立刻警觉起来,他们对视一眼,默契地同时闭上了嘴巴,整个房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没过多久,只听“吱呀”一声,房门被缓缓推开,一个书办模样的人弓着身子走了进来。他的额头挂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看样子是跑过来的。
“二位老爷,”书办喘着粗气说道,“通政司刚送来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个盖着火漆的密函递到了姚文蔚面前,然后又压低声音补充道:“司礼监张公公让我给二位老爷捎句话——皇上今早问起播州善后的事情了。”
姚文蔚闻言,眼睛猛地一亮,他迅速伸手接过密函,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一旁的王士性见状,也赶忙凑上前去,一同查看密函里的内容。
只见密函上的字迹有些潦草,但还是能够清晰地辨认出上面写着:“纳妾之事,萧未报。”
“天助我也!”姚文蔚兴奋地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笑容,“萧如薰这家伙竟然敢隐瞒不报,这可是欺君之罪啊!”他激动地站起身来,抓起桌上的乌纱帽往头上一扣,然后大声喊道:“来人啊,备轿,我要立刻去石府!”
然而,王士性却连忙拦住了他,焦急地说道:“姚兄且慢!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姚文蔚甩开他的手:\"机不可失!皇上既已问起播州之事,我们正好借机把萧如薰与田氏的关系捅上去。\"他整了整衣冠,\"你留在都察院,把弹章润色好,等我从石府回来,立刻上呈通政司!\"
半个时辰后,姚文蔚的轿子停在了前兵部尚书石星的府邸前。石府门庭若市,各色轿马排了半条街——自播州之乱平定后,这位前兵部尚书如今的内阁成员的权势更盛从前。
姚文蔚递上名帖,门房见是都察院御史,不敢怠慢,立刻引他入内。穿过两道回廊,姚文蔚被带到了石府的后花园。时值初夏,园中牡丹盛开,石星正与几位官员在凉亭中赏花饮酒。
\"下官参见石尚书。\"姚文蔚深深一揖。
石星年近六旬,须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他放下酒杯,眯眼看了看姚文蔚:\"文蔚啊,来得正好。尝尝这新酿的梨花春。\"
姚文蔚恭敬地接过酒杯,却不急着饮,而是低声道:\"尚书大人,下官有要事禀报。\"
石星会意,挥退了左右。待凉亭中只剩他们二人,姚文蔚才将萧如薰纳田氏为妾且隐瞒不报的事一一道来。
石星听完,抚须沉思良久:\"萧如薰确有不当之处...但他在朝中颇有威望,若无确凿证据就动他,恐引起边关不稳。\"
姚文蔚早有准备:\"大人明鉴。下官并非要立刻治他的罪,只是觉得此事蹊跷。田氏乃贵州土司之女,萧如薰在播州平叛时与她相识,如今将其纳为妾室,却不向朝廷报告...\"他故意停顿,\"万一两方一拍即合……..\"
石星眼中精光一闪:\"你是说,萧如薰会谋反?\"
\"下官不敢妄言。\"姚文蔚低头,\"只是边将私纳土女,又隐瞒不报,实在有违朝廷法度。若人人效仿,边疆恐生乱象。\"
石星站起身,踱到亭边看着满园牡丹:\"萧如薰确实有些骄纵了...上月兵部考功,居然没有人敢说他一句坏话!。\"他转身看向姚文蔚,\"你的弹章写好了?\"
\"已拟好草稿,请大人过目。\"姚文蔚从袖中取出奏折。
石星粗略浏览一遍,点点头:\"措辞还算妥当。不过...\"他沉吟道,\"单凭一个纳妾之事,恐怕难以动摇萧如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