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刚接到上级指示,要求她获得张锐诚的信任,最终目的应该是接近并监视张锐诚。”这就是秦芳目前的主要任务。
萧宁夏恍然大悟,那他哥的身份估计不简单!
到了张锐诚回国的日子,萧宁夏特地请假和萧若兰、张才栋一起去港口接他。
码头上,人群熙熙攘攘。
搬运工人们扛着沉重的货物,汗流浃背地穿梭其间。
不时有蒸汽轮船鸣响着低沉的汽笛,缓缓靠岸或驶离。
萧宁夏的胳膊被萧若兰亲密挽住,她的目光紧紧盯着远处那艘即将靠岸的轮船。
“夏夏,你说是那艘船吗?”萧若兰指着缓缓靠近的轮船问。
萧宁夏点头,“应该是的。”
张才栋眯着眼睛仔细看了会,也给出肯定答案,“还是年轻人眼神好,这就是阿诚说的那班船。”
终于,一艘巨大的轮船稳稳地停泊在码头。
人群顿时涌动起来。
搬运工、卖货郎等、还有像萧宁夏他们这样来接人的,都朝着轮船汇聚。
萧宁夏也朝那个方向张望着。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那是张锐诚,他旁边还跟着一个年轻男人。
两人穿着相似的西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
萧宁夏心里一咯噔,因为随着他们的靠近,系统说,和张锐诚并肩走的那个人是倭国人!
萧若兰已经迫不及待地拉着萧宁夏朝张锐诚跑去,张才栋无奈地跟在后面。
“阿诚,你可算回来了!”萧若兰抓住儿子的手,激动地看着他,“以后就别出去了,妈每天都在想你。”
张锐诚抱了母亲一下,眼眶也微微泛红,“放心,我以后就待澜城。”
“好好好。”萧若兰仔细端详着儿子,“阿诚长高,也长结实了一些。”她拍拍儿子的胳膊,正准备让他和萧宁夏也打个招呼,就听见旁边传来一个声音。
“张桑,这就是你的家人吗?不给我介绍介绍?”这声音带着明显的倭国口音。
萧若兰顿时呆住了,还是张才栋拉了拉她,走到前面挡住她的脸。
他面色不改地看向儿子。
“爸、妈,夏夏,这是我的同学和好友,高桥浩二。”张锐诚脸上带着笑容,又给高桥浩二介绍了他的家人。
“伯父、伯母,你们好,我是高桥浩二。”他朝着两人微微鞠躬,又对萧宁夏颔首道:“萧小姐好。”
张才栋和已经收拾好表情的萧若兰都避开他的鞠躬,只有张才栋说了一句,“你好。”
从码头到停车的位置,张才栋和萧若兰明显沉默了不少,只有高桥浩二提到他们时,他们才简短地回答两句,这也是怕给儿子惹麻烦。
此刻,他们喜悦的心情不复存在,满脑子都在怀疑这还是他们的儿子吗?为什么要和倭国人交朋友?
“张桑,我父亲派人来接我了,改天再去你家拜访。”高桥浩二看见了来接他的车子,和张锐诚告辞,朝其余几人点点头后转身离去。
张家的汽车内一片安静,因为还有司机在,他们不方便吐露心中的疑惑,张才栋和萧若兰都沉着脸。
萧宁夏本来也是吓了一跳,以为自己少不了要大义灭亲。
还好系统及时阻止了她的脑洞,“夏夏,放心,张锐诚没有叛国,他早已秘密加入地下党。高桥浩二是他特意搭上的线,准备借此机会潜入特务机关总部。”
原来张锐诚在国外留学期间,先是秘密加入了地下党,后又在组织的安排下接触高桥浩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救了高桥浩二一命。
自此高桥浩二就将他当作人生挚友。
得知他老家在澜城后,高桥浩二更是激动地表示他们有缘,因为他父亲就在澜城倭军司令部任职。
当谈起前程时,张锐诚适时地透露了一些烦恼,高桥浩二便主动提起可以让他父亲写推荐信,给他找个好工作。
张锐诚就更加细心地经营这段“友情”。
萧宁夏也才明白为什么倭国间谍要潜伏到张锐诚身边,明摆着是那个高桥浩二的父亲不信任他。
车子开到张公馆。
张才栋和萧若兰一言不发地下车,看都不看张锐诚一眼就板着脸进屋。
萧宁夏朝张锐诚眨眨眼,提醒他,“快想想怎么解释哦。”她快步跟上姑姑,这时候他们应该统一战线。
客厅里只有张才栋和萧若兰在,其他佣人已经被叫到后院。
张锐诚一到客厅,萧若兰就憋不住问他:“阿诚,怎么回事?你怎么和倭国人成了朋友?”
张才栋也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他是不相信自己儿子会叛国,但和倭国人来往,怎么说都是一桩危险的事情。
张锐诚直视自己的父母,认真道:“爸妈,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们,但你们相信我,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再多的他就不能说了。
张才栋心里有些猜测,只是不确定儿子的身份是红还是蓝,但他现在既然已经去做了,也招惹了倭国人,如果不做到底恐怕也难以全身而退。
他挺直的脊背有一瞬间塌下来。
萧若兰不是什么无知的人,她的眼泪顿时也下来了,“不能好好过日子吗?那么危险!”
“哪里有好日子过?妈,你相信我,这也是一种活法。”
……
没过几天,高桥浩二来张公馆拜访过后,张锐诚第二天就去特务机关报到,他成为了行动处二组的组长。
秦芳闻着风再次来找萧宁夏,她在张公馆与张锐诚碰了个正着。
萧宁夏不得不给他们双方做了介绍。
张锐诚和她们打过招呼后,挽着衣袖就上了楼。
秦芳则一脸春心萌动地样子,追问萧宁夏,“夏夏,你哥在哪里上班?感觉好有气势!”
萧宁夏心里翻白眼,面上则假装没看出来她的想法,“噢,他在丰和路435号工作,具体干些什么就不清楚了,我哥他不在家里谈这些。”
丰和路435号就是澜城特务机关总部所在的位置,对时事稍微有点关注的人都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