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京城。
江南传来的消息,早已在朝堂内外,掀起了阵阵波澜。
苏州知府孙传庭及其党羽,尽数落网。
盘踞江南的江湖巨寇“天机阁”,其苏州分舵,被连根拔起。
“考成法”的试点,再无任何阻碍,得以顺利推行。
这一连串的胜利,都指向了同一个名字。
陈平安。
当陈平安乘坐的官船,抵达京城码天时。
前来迎接的,是内阁大学士李默,与吏部尚书王阳明。
两位朝廷重臣,亲自出城相迎。
这等殊荣,在本朝,实属罕见。
“平安,此行辛苦了。”
李默看着眼前这个,依旧从容淡然的少年,眼中,满是欣慰。
“下官份内之事。”陈平安拱手回礼。
王阳明也上前一步,仔细打量着陈平安。
“江南一行,你的身上,多了几分沙场之气。好,很好。”
寒暄过后,李默正色道:“陛下已在宫中等候,你先随我等,入宫面圣吧。”
御书房内。
景泰帝早已免冠便服,等候多时。
他的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臣,陈平安,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赐座。”
景泰帝的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亲切。
他亲自走下御阶,扶起陈平安。
“江南之事,朕,都已知道了。”
他看着陈平安,眼神中,充满了赞赏。
“你,不仅给朕,带回了一个,清朗的苏州。”
“更是,给朕,带回了一份,天大的惊喜。”
他说着,从御案上,拿起了一份,由周培公呈上的,关于清剿寒山寺的详细奏报。
奏报的末尾,附上了一份,由那名银面舵主,亲笔画押的供状。
“天机阁,东宫詹事府。”
景泰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
“平安,此事,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国本之争。
陈平安站起身,躬身回答。
“陛下,臣以为,此事,尚有蹊跷。”
“哦?”
“其一,银面人虽已招供,但,他终究只是天机阁江南分舵之主。其所言,是否为天机阁总部的离间之计,尚未可知。”
“其二,东宫詹事府少詹事一职,虽属太子近臣,但,并无调动兵马,或干预地方政务之实权。他,是否有能力,与天机阁,进行如此深度的合作,臣,存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陈平安抬起头,直视着景泰帝。
“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其品性,仁厚恭顺,天下皆知。臣不相信,太子殿下,会与此等江湖草莽,有所勾连。”
他这番话,听起来,像是在为太子,开脱。
但实际上,却是在,提醒皇帝。
此事,牵扯太大,证据链,尚不完整。
在没有拿到,一击致命的铁证之前,绝不可,轻易对东宫,动手。
否则,只会引起朝局的剧烈动荡,让真正的幕后黑手,坐收渔利。
景泰帝,是何等精明之人。
他自然,听懂了陈平安的,弦外之音。
他心中的那股怒火,渐渐平息。
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深沉的,冷静。
“你说的,有道理。”
景泰帝点了点头。
“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他看向陈平安。
“那依你之见,下一步,该当如何?”
“很简单。”陈平安回答道,“四个字。”
“引蛇出洞。”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蛇,可能藏在哪个洞里。”
“那我们,便不必急着,去捅这个洞。”
“我们只需要,在洞口,放上一块,它最喜欢吃的,肉。”
“蛇,闻到了肉香,自然,会自己,爬出来。”
“到那时,我们再,一棍子,打死它。”
景泰帝的眼中,再次,亮起了光芒。
“好一个引蛇出洞。”
“此事,朕,便交给你,全权处置。”
景泰帝说道。
“朕的锦衣卫,朕的内廷卫,包括冯保在内,皆可,由你调遣。”
“朕,只要一个结果。”
“臣,遵旨。”
……
从皇宫出来,已是傍晚。
陈平安没有直接回府。
而是,去了另一个地方。
天牢。
在最深处的一间牢房里。
他再次,见到了徐阶。
相比于上次,徐阶,显得更加苍老。
但他的眼神,却不再疯狂,而是,一种,死水般的平静。
“你来了。”
徐阶看着陈平安,声音沙哑。
“我让你写的东-西,写好了吗?”陈平安问道。
徐阶点了点头。
他从怀中,取出了一本,用油纸包裹好的,厚厚的册子。
“这里面,是我所知道的,关于严党,在江南,所有的人脉、关系网、以及,他们与天机阁,合作的一些,细节。”
他将册子,从牢门的缝隙中,递了出去。
“我只有一个要求。”
他看着陈平安。
“保我儿女,一世平安。”
“可以。”陈平安收起册子,点了点头。
他转身,准备离去。
“陈平安。”
徐阶突然,叫住了他。
“什么事。”
“你,要小心。”徐阶的声音,很低。
“小心,太子身边的人。”
“也更要,小心,雍王身边的人。”
“严阁老,曾私下里说过一句话。”
“他说,这天下,最可怕的,不是敌人。”
“而是,那些,笑着递给你刀子,帮你杀敌的,朋友。”
陈平安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没有回头。
只是,留下了一句话。
“多谢提醒。”
……
回到家中,已是月上中天。
王进和林景瑞,早已在府中等候多时。
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酒菜。
“陈老弟,你可算回来了。”
王进一见到他,便立刻,迎了上来。
“这次江南之行,可真是,惊心动魄。若不是你,我这条小命,怕是,早就交代在寒山寺了。”
林景瑞也端起酒杯。
“陈兄,我敬你一杯。”
他的脸上,再无初见时的傲慢,只剩下,发自内心的,钦佩。
“以前,我以为,读书人,都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软脚虾。”
“现在我才知道,真正的读书人,杀人,是不用刀的。”
陈平安笑了笑,与他们,一饮而尽。
“事情,还未结束。”他放下酒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将,今日在御书房,与皇帝的对话,以及,从徐阶那里,得到的情报,简要地,说了一遍。
王进和林景瑞,听完之后,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东宫……此事,竟然,牵扯到了东宫。”王进喃喃自语。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林景瑞也皱起了眉头。
“我母亲,也曾提醒过我。京城里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
“太子仁厚,不像是会做这种事的人。”
“但太子身边,那位少詹事,李林甫,我却有所耳闻。”
“此人,心机深沉,极善钻营,在朝中,素有‘口蜜腹剑’之名。”
“若是他,在背后搞鬼,倒也,并非不可能。”
陈平安点了点头。
他将那份,从徐阶那里得到的,名册,推到了两人面前。
“这是,严党在江南的,残余势力。”
“我需要你们,帮我,将这些人,一个个地,控制起来。”
“但,不要声张。”
“我要让他们,成为我手中的,一张牌。”
他又看向王进。
“王兄,你负责的《大夏简报》,下一期,可以,换个方向了。”
“什么方向?”
“多写一些,关于,储君之德,太子之仁的故事。”
王进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明白了。
陈平安,这是要,捧杀。
他要将太子,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的,仁德储君。
让所有人都相信,太子,是无辜的。
如此一来,当那把火,真正烧到东宫时。
被引出来的,那条毒蛇,才会,显得,更加面目可憎。
也才会,死得,更加,毫无悬念。
一环扣一环。
一计连一计。
王进和林景瑞,看着眼前这个,从容布局的少年。
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与此人为敌,当真是,一件,想一想,都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