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受累了。”刘清儒连忙道谢道:“我这儿也不常来,只能是麻烦您跟淮茹妹子,多辛苦一下了。
待会儿干完活先别走,就搁我这儿吃了饭再走,我今儿个带了点儿好东西,您跟淮茹都尝尝味儿的。”
“这不成。”秦二嫂连忙拒绝道:“就只是收拾一下屋子,哪能吃你一顿饭呀!我可没那么不要脸。
这光景粮食有多金贵,我们又不是不懂,再说了,给你干活的酬劳,你都已经给过我们家了。
如果我们再厚着脸皮吃你一顿饭的话,那还能算个人吗?万一要是被村里人给知道了,还不得戳我们家脊梁骨呀?”
紧随其后出来的秦淮茹,一直都默不作声的,站在她二嫂的身后。
瞪着一双大大的桃花眼,认真仔细地打量着刘清儒。
此时也接过她二嫂的话茬道:“二嫂说的对,我们可不能吃你家的饭,你从城里带点儿吃的过来,也不容易。
我跟二嫂,要是把你的口粮给吃没了,你不得饿着肚子呀?咱们这儿可不似你们城里人,有钱都没地儿买粮去。”
身高有一米六六左右的她,穿着一件花白相间的粗布上衣,下身是一条洗的,有些发白的灰色裤子。
穿在她那两条修长笔直的细腿上,有些许嫌短,一双不大的脚上,蹬着一双千层软底布鞋,看起来已经很旧了。
一张有些清瘦精致的面庞上,写满了青春靓丽美少女这句话,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左一右的随意搭在她的胸前。
胸口处一对鼓鼓囊囊的大宝贝,是最惹人眼球的地方,比起她二嫂的来大了近一倍,也不知道她是怎么长的。
谁都不是
“小事儿。”刘清儒摆了摆手道:“一顿两顿得,我还是能供的起的,我这次带来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你俩就放心大胆的敞开了吃。”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从自行车后座上,挂着的两个铁筐子里往外掏着东西。
一小布袋子,有个十斤左右重的棒子面,是他用来装样子用的。
半个布袋子的小米,才是他真正用来自己吃的。
他一手一个布袋子,拎着走向了他家的厨房。
他这个院子里有两间房屋,一间是用来住人的,一间被他用来当做厨房了。
既然选择了在这个地方落脚,那么吃饭就是个必须有的事情,柴米油盐粮,也就都得准备齐全了。
他可不想跑到村子里,厚着脸皮去谁家蹭饭吃,不说能不能蹭到吧。
单说这个年月蹭饭就等于是杀人,人家能给你好脸色看才怪了,他可不是个爱看人脸色行事的人。
农村里的情况想要好转起来,至少要等到夏收结束以后。
至于说,拎着自己的东西去谁家搭伙一起吃?这种事情他才不愿意去做呢。
无论去谁家搭伙吃饭,都没有他自个吃的自由自在,吃的还更好一些。
▁
等他再次从厨房里走出来的时候,门口的姑嫂俩已经反身回屋了。
她们俩的活计才干了一半,不得抓紧时间快点干完呀?
难道真要厚着脸皮磨蹭到吃饭?她俩可没有那么不要脸面。
刘清儒来到他的自行车旁,又掏出来一大一小两个布包袱来,大的里面装的都是白面馒头。
小的里面装的是凉拌猪头肉,还有一些咸菜丝之类的即食菜。
这些东西,都是他快要进入村子时,提前从空间里特意取出来的。
拎着两个包袱,他又一次进入了厨房,这次他没有再出来,而是在灶台前开始忙活了起来。
生火淘米煮起了小米粥,抽空他又把白面馒头咸菜丝等。
不用再次加工的东西,全都分别装进了几个盘子里。
秦家人的干活态度非常好,厨房里被打扫的很干净,锅碗瓢盆也被洗净后摆放的整整齐齐。
两个盛装米面的陶制坛子里,还有一些刘清儒上一次来,没有吃完的粮食,居然也一点也没有少。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这家人的人品也不赖。
刘清儒可以放心的,继续让他们家挣那五斤棒子面的酬劳了。
▁
刘清儒的小米粥快要煮好的时候,厨房门口传来秦二嫂的道别声。
只听她叫道:“刘兄弟,屋子已经收拾好了,我跟淮茹就先回了,等过两天我们再来。”
听到她的说话声,刘清儒连忙起身叫道:“二嫂,我这儿饭都做好了,你跟淮茹妹子吃了再走。”
站在门口的秦二嫂,微笑着拒绝道:“不了,不了,我们回家再吃,你忙你的。”
说完话她转身就要走,刘清儒连忙又道:“哎哎!别走啊,今儿我准备的可都是些好东西,保管你俩吃了这顿还想下顿。”
“我们知道你带来的,肯定都是好东西。”她头也不回的挥了挥手道:“但我们真的不能吃,你也别告儿我都有啥。
我怕我会馋的走不动道,回去吧!过两天我们再来。”
刘清儒一脸无奈的望着,叽叽喳喳走远了的,这对姑嫂的背影,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姑嫂俩居然这么固执。
明知道他准备的都是好东西,还愿意给她们吃,她们居然会毫不犹豫的就走了。
刘清儒带着一脸的欣赏之色,直到看不见她们的身影后,这才返回了厨房。
他嘴里不由的呢喃道:“真是两个没口福的女人,你们不吃我自个吃。”
▁
京都,宜城雅苑小区,三号楼一单元1101室。
刘清儒躺在卧室的床上,正在研究空间里,老王的那辆自行车,这是一辆三枪牌自行车。
三枪牌自行车
虽然它看起来很旧,上面的漆也掉的差不多了,但它的主体架子还是很结实的,也没有缺少什么零件。
就在刚才,他已经想好了这辆车的去处,他准备明天不去上班了,骑着它找个修理自行车的地方。
给它重新上一遍漆,坏了的地方该换就换,特别是座套和把套,必须都给它换掉。
这样一来,这辆自行车,就会变成另一番模样,任谁也看不出它原来的样子。
等一切整理好之后,就把它放到秦家村的小院子里,到时候可以借给,来给他家打扫卫生的秦家人先骑着。
等过上个几年,城里可以给自行车打钢印的时候,再把它骑进城里去打上个钢印。
到那时,他们家就有两辆自行车了。
想通了该怎么处理这辆自行车后,刘清儒看向了坐在梳妆台前,正在摘取银耳环和银手镯的王玉芹。
他送给了王玉芹金银各一副的首饰,但王玉芹却只戴银的不戴金的,用她的话来说:“金的太高调了。”
虽然这两副首饰的款式和样式,都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潮流了,但王玉芹还是非常喜欢它们。
毕竟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而且还是刘清儒亲手送给她的。
她不在乎物品的真实价值,但她却需要刘清儒的这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