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和魏征率先走出评奖办公室,杨震问道:“玄成,你说这‘天外飞仙’是哪位大贤的笔名啊?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
“以前你听说过《西游记》吗?没有听说过,不代表没有。”魏征反问道,“你知道杨绚华吧?”
“杨绚华是谁?”好半天他才反应过来,“他不是我的后代吗?不可能是他吧。”
魏征:“不是他,难道是你吗?你写得出来?”
杨震愣在原地,张大嘴巴:“他,杨绚华,写得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
杨绚华很快得到了《西游记》的获奖通知。这次是校长孙忠武亲自接见他。孙忠武是军委委员,一般是不在学校。
杨绚华走进校长办公室,只见桌上已摆好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孙忠武校长起身相迎,微笑着邀请杨绚华坐在西边的沙发上,随后自己也在南边的沙发坐下。这样的座位安排,避免了直接面对的拘谨,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氛围。
孙忠武凝视着杨绚华,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温和地说道:“绚华,真没想到你竟是我们学校的杰出人才,你为学校赢得了无尽的荣耀啊!”
杨绚华平静地看着孙忠武的肩章说道,说道:“校长,您过奖了。他们把这个奖给我,实在名不副实!”
这不是杨绚华谦虚,他确实写不出这么优秀的文学巨着。
孙忠武以为他是谦虚,继续说道:“一百年才出现的文学特等奖啊,我只能说,你真厉害。还有,这些军装,我们试验过,非常实用。国家打算在军中推广。你看,这设计知识产权如何办,我们尽量满足你的要求。”
杨绚华说道:“校长,我可以把设计知识产权交给国家。只是有个请求,在平等原则下,服装生产可否交给香之服装厂。但她不能把军装打上‘香之’的品牌。”
孙忠武笑道:“这好办,我们军装大部分都是由香之服装厂生产的,那是我们国家的老品牌,信誉好,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老品牌,那20%的股份可赚大了,刘姨真是大手笔啊。
杨绚华拿了获奖通知,来到学生会办公室。最近《新潮》已经传遍了其他各校,纷纷来电订阅。杨绚华把这件事交给学生会宣传部部长黄郁兰处理,收入作为学生会的日常工作经费。
杨绚华来到操场,看学友们锻炼。华佩佩和墨冠梅状态不佳,蹲在操场上,用树枝画圈圈。嘴里轻轻地念着:“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糟了,这女孩子中情毒了。
“你们俩怎么了?”杨绚华问道。
华佩佩抬起头来:“表哥,谁叫你写那样的句子……”
杨绚华摸摸鼻子,这可不是我写的,原着就是这样啊。
“我的体质,是水灵根,要喝天山冰魄雪莲及它上面的露水才能突破。”华佩佩站起身来,说道。
杨绚华真诚地说道:“表妹,我可以帮你吗?”
“嗯,表哥,到时候需要你和同学们的帮助。”华佩佩抛掉了刚才的哀怨,展开笑脸说道。
“我一定去。”杨绚华说道,“要笑口常开才对嘛。”
“要你管。”
杨绚华看向墨冠梅:“冠梅也是水灵根?”
“我是木灵根,需要建木的果实才能助我突破。”墨冠梅说道,“我现在最麻烦的是家事。家里出了点问题,我都不知道怎么办。”
“摘建木果,我可以帮你。可是家事,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忙。”杨绚华说道。
墨冠梅说道:“再说吧。”
“那好,你们要开心点。”
华佩佩说道:“只要你每天和我们说上一句话,我们就开心。”
“……”杨绚华翻了一个白眼,“我不是天天和你们在一起吗?”
“可是,今天,你没有和我们说上话。”两个女孩答道。
……
看她们的样子,就是害了单相思的病。唉,不知道是不是《红楼梦》的错。
作为结过一次婚的人,杨绚华怎么会看不出来。但这怎么行呢?我是来学武功的,不是要建三宫六院的。
杨绚华陪他们练了一下武功,回教室写获奖感言。
写好后,接到母亲的电话:“绚华,你回家一趟,老祖宗要见你。”
杨绚华按照地址,施展逍遥神功,五分钟就来到瑶池边的一座庄园门口。来到后父家,他心里有点忐忑。不是担心他位高权重,而是担心他对自己的态度。订婚那次是在酒店,俩人没有交谈什么。这次,可是在家中。原本说好的三年才回家,这才三个月呢。
母亲和杨丽华早站在了门口,迎接他。
杨绚华再一次深深的感动,这就是母爱,伟大的母爱!
“哦,哥哥会飞啰,将来,我也要飞。”杨丽华张开双臂,扑到哥哥怀中。
进了堂屋,杨震坐在主位上,依然面色慈祥。杨隆国坐在左边,也是充满笑意,没有了政坛上的威严。
杨绚华分别行礼道:
“老祖。”
“爹。”
“坐吧。”杨隆国指着下手的凳子,微笑着示意道。
杨绚华放松了心情,坐了下来。杨丽华从哥哥的怀中下来,坐在他身边,乖巧得如一只小猫。
“一个月前,在酒桌上即兴创作的诗句,我便已看出你不同凡响。”杨震欣慰地谈道,“真没想到,你还写出了更加优秀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子孙后代中,有如此卓越的文采。”
杨绚华被夸得满脸羞红,是真正的羞愧啊。
仨人谈了一个多小时,两位长辈表示了对杨绚华的认可和称赞。
母亲华仙妮做好饭菜,过来对杨绚华说道:“绚华,你来炒两个菜。”
杨绚华来到厨房,母亲已经准备好了鹿肉、灵菜。他炒好后,端上桌。五口人围坐在一起,有趣的是杨震坐了主位,母亲华仙妮坐左,杨隆国坐右。母亲在家中的地位,比父亲还高。
杨震吃了一口炒鹿肉,又夹了一片,连吃了两口,才停下来,赞道:“绚华,你怕要掀起国家的文化大变革哦。你写的小说,我们准备以此为范例,推广白话文。我看了你编的校刊,也很优秀。凡是有利于推动华夏文明传播的体例,我们都要推行。还有你这厨艺,能不能写几个方子,我们也传播一下,发扬华夏的饮食文化。”
杨绚华答道:“老祖宗,我懂的菜谱也不多。”
“不用懂多少,只要你写出来,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杨震说道,“各行有各行的人才,只要开个头,自然会涌现出不少大厨,饮食文化也就会蓬勃发展。饮食文化发展起来后,就会带动养殖、农业、餐饮等各行各业的发展。能够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的,只有第三产业。工业、高科技产品只是让国家或商人积累财富。财富在国家手中,会用之于民;但在商人手中,他们只会玩滚雪球的游戏,财富越滚越多,而农民得不到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