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晨雾还未散尽,朱雀大街上已响起车马喧嚣。李逸风蜷缩在街角馄饨摊前,捧着粗瓷碗的手仍在微微发抖。碗里的热汤蒸腾起白雾,模糊了对面布庄的招牌,却掩不住他眼底的警惕——自昨夜从清风观逃脱,他能感觉到暗处至少有三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客官,再来碗汤?\"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说话时不经意地往街对面瞥了一眼。李逸风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三个戴着毡帽的汉子正在茶楼门口徘徊,腰间微微鼓起的轮廓显然藏着兵刃。
他掏出几枚铜钱拍在桌上,起身混入人流。怀中的《推背图》硌得胸口发疼,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拐进一条巷子时,突然有人从背后揪住他的衣领。李逸风反手就是一记肘击,却被对方轻松化解。
\"是我!\"低沉的声音带着熟悉的沙哑。李逸风转身,看见钦天监同僚周明远。这个平日总爱眯着眼笑的中年人,此刻神色凝重如铁。
\"太子的人已经封锁了所有城门。\"周明远压低声音,\"你师父的事...是个圈套。\"
李逸风瞳孔骤缩:\"什么意思?\"
\"玄真道长三年前就被太子收买。\"周明远从袖中掏出半块玉佩,正是玄真道长常年佩戴之物,\"他故意引你解读《推背图》,就是要坐实你私通乱党的罪名。\"
巷口突然传来脚步声,周明远将玉佩塞进他手中:\"城西破庙等我,带上书。\"说完闪身消失在拐角。
李逸风攥着玉佩,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强压下心头翻涌的震惊,继续在街巷中穿行,不知不觉走到了城隍庙。推开斑驳的庙门,供桌上的烛火忽明忽暗,照得墙上的壁画阴森可怖。
他在神像后找到一处隐蔽角落,小心翼翼地取出《推背图》。昨夜玄真道长说过的话在耳边回响:\"每象都有'象眼',找到它,才能破解真正的天机。\"目光落在第三十七象,图中画着一个小孩踩着梯子,伸手去够天上的星辰。谶语写道:\"汉水茫茫,不统继统;南北不分,和衷与共。\"
\"汉水茫茫...\"李逸风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周明远方才说的\"城西破庙\"。城西正是汉水支流经过之处!他猛地合上书卷,正要起身,庙外突然传来杂乱的脚步声。
\"李大人,别来无恙。\"王承业的声音带着得意,十余名侍卫举着火把涌入,将他团团围住。李逸风后背紧贴墙壁,手已经摸到腰间的匕首。
\"把《推背图》交出来,或许能留个全尸。\"王承业一步步逼近,脸上的笑容让人不寒而栗。
千钧一发之际,庙顶突然传来瓦片碎裂声。一道黑影凌空而下,剑光如电,瞬间放倒两名侍卫。李逸风定睛一看,竟是周明远。
\"走!\"周明远一剑逼退王承业,拉着李逸风从后窗跃出。两人在屋顶飞檐走壁,身后追兵紧追不舍。
终于甩开追兵时,天色已近黄昏。破庙的断壁残垣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周明远警惕地观察四周,确认无人跟踪后,才示意李逸风进入。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这里?\"李逸风喘息着问。
周明远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与《推背图》第三十七象几乎一模一样的图案:\"三年前,我在钦天监旧档里发现了这个。当时以为只是普通的星象图,现在看来...\"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沉:\"太子他们解读错了。'不统继统'说的不是皇位继承,而是...\"
话音未落,庙外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周明远脸色大变:\"他们来得比我预想的快!\"
李逸风迅速翻开《推背图》,目光扫过后面的卦象。第三十八象的图画让他心头一震——图中尸横遍野,城池燃烧,谶语写着:\"门外一鹿,群雄争逐;劫及鸢鱼,水深火热。\"
\"这是...战争?\"他抬头看向周明远,却发现对方正盯着庙墙上的刻字出神。那是不知何年何人留下的\"共和\"二字,在暮色中泛着诡异的光。
\"原来如此!\"周明远突然大笑,\"所谓'南北不分,和衷与共',说的根本不是朝代更迭,而是...\"
爆炸声突然响起,庙顶的梁柱轰然倒塌。李逸风本能地扑倒周明远,碎石擦着头皮落下。烟雾中,王承业带着太子的精锐侍卫步步逼近。
\"李逸风,你逃不掉的。\"王承业的剑尖滴着血,\"太子说了,活要见人,死...\"
他的话被一声凄厉的号角打断。所有人都愣住了,这分明是城防军的紧急集合号!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却不是太子的私军,而是禁军的制式装备碰撞声。
\"是陛下!\"周明远突然抓住李逸风的胳膊,\"快走!趁乱出城!\"
两人再次狂奔起来,身后传来激烈的厮杀声。李逸风边跑边想,第三十七象的\"象眼\"难道就是此刻?皇帝突然回宫,打乱了太子的全部计划,这不正是\"不统继统\"的真正含义?
跑出城门时,夕阳正好落在地平线。李逸风回头望去,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血色余晖中,仿佛《推背图》里那些预示灾祸的图画正在现实中徐徐展开。而他手中的书卷,此刻不再是简单的预言,而是解开这个乱世迷局的关键。
周明远指着远处的商队:\"混进去,我们去汉阳。那里或许有你要的答案。\"
李逸风握紧《推背图》,跟着商队踏入暮色。他知道,这不过是开始。那些看似神秘莫测的卦象,正在一个个应验,而他,注定要在这乱世中,寻找改变命运的\"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