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新科取士放榜,今日宫里面可是热闹得很,由吏部主持,新科状元们和皇亲国戚一同赶赴宫宴。
皇宫玄武门口车水马龙,可谓是热闹不已。新科进士和皇亲国戚都要在这里下马车,然后步行入宫。新科进士们满面春风,三两成群,说说笑笑,正可谓是人生最得意的时候。
祝卿好和元明辞下了马车,便并肩向着花芷宫走去,那里便是皇帝设宴的地方。
虽然说氛围热闹得不行,可是祝卿好内心总是安定不下来。对于宴会,祝卿好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因为之前几次宴会上,都有意外的事情发生,祝卿好这一次可谓是万分防备。
不仅身上携带了几种她特制的解药,而且这一次齐姮和方英埋伏在皇宫的暗处,每时每刻都是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她。
在宫门口祝卿好又遇见了几位金榜题名的进士,也是未来国之栋梁。几个人正是人生三大喜事之一,金榜题名的时刻,自然是春风得意。
可是看见祝卿好和元明辞并肩走来,几人收敛了笑意,恭恭敬敬地上前打招呼。
洛河热切地上前几步,开口说道:“郡主多日来别来无恙啊,今日好巧,又在这里遇见郡主了。”
李正茂对祝卿好。行了一个拱手礼,“郡主的大恩大德在下没齿难忘。今后定当有所作为,报答郡主的恩典。”
赵元贾更是拍着胸脯保证,“进入官场之后,我等必当遵守对郡主的诺言,绝不徇私舞弊,结党营私。”
还有一些考上的学子,早就听闻了祝卿好的大名,听闻此人在抗倭中有所建树,并且回宫之后拿下了铁矿的当家人位置,又在科举大典中散银做善事,可谓是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他们也纷纷过来想要露个脸,结识这位皇宫中的大红人。
祝卿好笑道:“先恭贺各位金榜题名。各位进士,不必对得起我,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心即可了,你们要效力的,也并不是我,而是大梁万千子民,还请各位定当竭力。”
元明辞看着在各位进士中自在游走的祝卿好,说话做事滴水不漏。突然发现这个原来遇事慌乱不已的小姑娘,在经历了这些之后竟成长了这么多,她再也不是在祝府那个任人搓扁揉圆的祝二小姐。
现在祝卿好已经是为了大梁殚精竭虑的长庆郡主。
元明辞是高兴的,他并不能保护祝卿好一辈子,祝卿好成长得越快,她保护自己的能力就越强。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之中,也能尽早占得一席之地。
寒暄过后,进士们纷纷离去,等待人群散去之后,祝卿好的余光,却瞥见站在不远处,一直注视着他们的两个人。
元明辞也感受到了不和善的目光,转头寻去,却看见元明澈和祝词音。
元明澈看到两个人已经发现了,他便换上一副他习惯的假笑走过去,开口便是亲热的样子,“没想到大哥和阿好也在这里,真是巧呀!”
祝词音眼见着人群散去,没有必要装下去,便阴沉着一张脸靠近,对着祝卿好说:“你可真是好手段,又当又立。一方面做出一副不计回报的样子,一方面又在这里笼络人心,虚伪至极。”
元明辞声音冷得像一块千年寒冰,加上锋利的眼神,祝词音立刻后悔刚才自己口不择言。
果然她听见元明辞说:“你若是再管不住那张嘴,就让他永远不要再开口说话了,免得让人生厌。”
祝词音瑟缩了一下,往元明澈身后躲了躲。
元明辞却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们,眼神在元明澈和祝词音之间来回流转,看得元明澈浑身不自在。
元明辞看着元明澈突然笑了一下,只是这笑意调侃中带着讽刺,“三弟弟向来以文人雅客自居,我还以为审美是高雅又有情趣,却没想到也是一介庸俗的人罢了。”
元明澈听出元明辞话里话外讽刺他能看上祝词音这种货色,脸色不由得一僵,他背后的祝词音更是难堪到了极致。
虽然祝词音在京城中名声大不如从前,可是从没有人当面揭她的短。元明辞不光敢,还敢把元明澈一起说了。
元明辞接着说,“我以为以你文人雅客的身份,会去找一个江南才女,再不济也是在京城中有才德有贤明的大小姐中挑一户人家,却没想到三弟的眼光独到,还真是让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啊。”
调笑的语气极大刺痛了元明澈的耳朵,元明澈咬了咬牙,勉强维持着面上的假笑,“大哥,不要再拿我开玩笑了,我和祝大小姐是......是知音。”
原名词简然要被他的说法逗笑了,又突然想起祝卿好第一次见元明澈的时候,给他的评价,“能和祝词音玩到一块去的,能是什么好人呀?什么锅配什么盖!”
元明辞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知音?真是一个有趣的说法,你们二人如果说是知音的话,那还真是再合适不过。”
元明辞说完过了两秒,又补了一句,“确实,你们两个的心是一模一样的黑。”
祝卿好在元明辞身后简直听呆了,她一直知道元明辞嘴巴很毒,平日里对她有一句没一句的都是讽刺和调侃。祝卿好平日里被元明辞那一张嘴气得跳脚,却又碍于武力值差距太大而无可奈何。
今日元明辞对着元明澈和祝词音“火力全开”,祝卿好才知道原来元明辞平日里对她还算是“嘴下留情”。祝卿好内心对着元明辞有所改观。
说完这一句,元明辞不再看他们,伸手拉着在后面憋笑的祝卿好,两人转头就走。
祝词音看着他们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去,离开眼睛红得似乎要滴下血来,她自小到大,没有受过这样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