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平升的命令像是一道无形的鞭子,抽散了弥漫在空气中的恐慌。换成了一种更为实用的警惕。
伤员的呼吸声依旧是这里的主旋律,粗重,却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这或许是今晚唯一的好消息。“许哥,我……我听着呢。”
赵乐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他整个人几乎都趴在了冰冷的砖墙上,耳朵紧紧贴着,那姿态有些滑稽,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心酸。
许平升没有理他,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外界。
夜,深得像一潭化不开的浓墨。车间外,除了风声,死一般寂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寂静之下,潜藏着怎样的恶意。
那伙人就像是耐心等待猎物松懈的鬣狗,他们或许正在黑暗中抽着烟,用淬毒的眼神打量着这间不起眼的维修车间,讨论着该从哪里撕开第一道口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在砂纸上打磨着众人的神经。
“嘶……”赵乐突然倒吸一口凉气,猛地从墙上弹开,像是被蝎子蜇了一下。
阴影里,几个假寐的人瞬间睁开了眼睛,紧张地望向他。
“怎么了?”许平升的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力。
“有……有声音!”赵乐的脸色比墙壁还白,他指着墙,嘴唇哆嗦着,“我听到了!就像……就像指甲在挠墙!一下,一下的……”
他的话让车间里的温度仿佛又降了几度。指甲挠墙?这画面光是想象,就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许平升眉头微蹙,他快步走到墙边,没有像赵乐那样把耳朵贴上去,而是半蹲下来,用指关节轻轻叩了叩墙面,侧耳倾听着回音。
“咚,咚咚。”
他的动作很轻,但在这死寂的环境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他闭上眼睛,像是在分辨着什么。几秒后,他睁开眼,眼神里那份冰冷的平静没有丝毫变化。他瞥了一眼紧张到快要窒息的赵乐,淡淡地开口。
“是老鼠。”
“老……老鼠?”赵乐愣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墙体是中空的,里面有管道和线路,老鼠在里面磨牙。”许平升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你要是害怕,可以跟它聊聊天。”
许平升没再看他,重新走回了阴影之中。他当然知道那不是老鼠。老鼠磨牙的声音是细碎而急促的,而刚才那一下,虽然轻微,却带着一种刻意的、试探性的节奏。
墙那边的人,开始了。他们在用某种工具,逐寸逐寸地敲击墙壁,寻找最薄弱的环节。
他没有拆穿真相,只是为了稳住人心。
赵乐的惊慌失措,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临时团队的脆弱。在黎明到来之前,任何一点不必要的恐慌,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需要的是一群能执行命令的士兵,而不是一群被恐惧驱使的绵羊。
“换班。”
不知过了多久,许平升的声音响起。一个身材高大,看起来颇为壮硕、面容精悍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叫王鹏,外号“小胖”。
“许哥,有动静吗?”王鹏瓮声瓮气地问。
“有只耗子不太安分。”许平升的目光扫过那面墙,“你们听到的任何声音,都当成是耗子就行。但是,要记住这只耗子在什么地方打洞,打了多久。”
王鹏是聪明人,立刻明白了许平升话里的意思。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
许平升没有去休息,他绕着车间,不紧不慢地走了一圈。他检查了那扇唯一的卷帘门,确认了门后的路障足够坚固。他又看了一眼那个重伤的男人。
墙那边的蝎子在赌,赌他们这边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但他许平升,从来不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如果对方真敢把爪子伸过来,他不介意让那些亡命徒尝尝,什么叫引火烧身。
墙壁那边的声音停了很久,久到让守夜的王鹏都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过紧张,产生了错觉。
车间里陷入一种更加磨人的死寂。之前至少还有个明确的威胁让他们警惕,而现在,这种未知的静默,反倒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慢慢收紧,让人喘不过气。
王鹏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体型大,消耗也大,这几个小时的高度紧张让他有些脱力。他回头看了一眼靠在工具箱上仿佛睡熟了的许平升,心里稍微安定了一些。只要这个男人还在,天就塌不下来。
就在这时,一种极其轻微,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突兀地响起。
“滋……滋滋……”
那不是敲击,不是摩擦,更像是某种电钻在用极低的转速,小心翼翼地钻探着什么。声音是从墙壁中段,一个不起眼的电线接线盒位置传来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靠在工具箱上的许平升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在昏暗中,亮得惊人。他根本就没睡。
“来了。”
他站起身,动作轻缓,没有惊动其他人。他先是朝熟睡的人群那边看了一眼,确认大部分人都还在沉睡,然后对王鹏和赵乐招了招手。
三人迅速汇集到车间中央,那片被大型机械遮挡出的阴影里。
“他们找到地方了。”赵乐压低声音,语气急促,“那个接线盒,应该是老式的预埋设计,周围的砖墙最薄。”
“想从这里掏个洞出来,看看我们的虚实,甚至……直接动手。”王鹏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握紧了手里一根半米长的实心铁撬棍。
恐惧在蔓延,但许平升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万年不变的冷漠。
“怕吗?”他忽然问了一句。
王鹏和赵乐都愣了一下。
“怕。”王鹏很诚实地回答,他的声音有些干涩,“但更怕窝窝囊囊地死。”
赵乐没说话,只是把手里的扳手换了个手,更利于发力。
“很好。”许平升点了点头,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既然怕,那就让他们比我们更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