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大哥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是燕王府的一种禁忌。
府里的老人不敢提,生怕让朱棣与徐妙云不高兴了,毕竟曾经的燕世子是何等的出彩?
特别是在昔日应天的老人,那更是清楚。
对于朱高煦而言,对自己的大哥印象其实也并不是太大,只知道小时候自己大哥带着他玩过一阵,而且对他们几个弟弟也颇为照顾。
长兄如父,完全展现。
“将军。”
“其实父王有四个儿子,我是老三,高燧是老四。”
“你口中的长子其实是老二。”朱高煦缓缓说道。
“那你大哥是谁?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朱正这一下是真的好奇了。
没想到与朱高煦谈心,竟然还听到了这种事情,着实是让朱正惊讶了。
这与历史的记载之中出入似乎有些大啊?
长子不是朱高炽,他只是老二。
那老大是谁?
现在朱正好奇的很。
“我大哥,曾经的燕世子已经薨逝了。”朱高煦带着几分神伤的说道。
“薨逝了?”
朱正表情略微一变,不过也是恍然的点了点头。
薨逝了!
如此也说得通了。
难怪自己从没有见过这所谓的燕世子,也没有听其他人说过,这样的话,也的确是说得通的。
“将军有没有听过皇长孙?”朱高煦忽然问道。
“这个自然是听说过。”
“皇长孙朱雄英,皇明正统,乃是嫡长孙。”
“如今在那皇位上的朱允炆不过是一个庶子出身,被洪武皇帝强行给扶正的,说到底也是违背了他自己定下的皇明祖训,这也是乱象由来。”朱正沉声说道。
皇长孙朱雄英!
熟悉明朝历史上的朱正又怎会不知道。
这可是真正的根正苗红,如果他不死,那就没有朱允炆什么事了,而且昔日那些善战的淮西战将也不会被清算了。
与朱标一样,朱雄英也是极为可惜的。
“我大哥与昔日皇长孙相差不过半个时辰的年龄。”
“皇长孙最大,我大哥次之。”
“不过。”
“论能力,能出众,我大哥更胜一筹,甚至于大哥当年出世的时候甚至还有霞光万丈,乃是真正的祥瑞之兆。”
“当然。”
“这些都是王府的老人说的,我也是有所耳闻。”朱高煦带着一种敬仰的说道。
不过听着什么祥瑞之兆,朱正则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在这时代,乃至于古时代,这些就是用了一个噱头造势罢了。
两世为人,
朱正可太清楚古时候的这些噱头操作了。
“等等。”
朱正敏锐发现了一个问题。
“你说你大哥是薨逝的?”
“那皇长孙朱雄英也是薨逝的,而且我听说皇长孙染上了天花而死的。”
“难道你大哥也是一样?”朱正好奇的问道。
“恩。”
朱高煦带着一种伤感的点了点头,随后道:“当初那一场天花来的太突然了,那天大哥和皇长孙一同出去,回来后两人就染上了天花,而皇祖母为了照顾他们,最终也染上了天花。”
“在那一年,我还记得是洪武十五年。”
“皇祖母去了,大哥去了,皇长孙也去了。”
“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我燕王府就没有了世子了,大明也没有了皇长孙。”
听着朱高煦的话。
朱正的心底也是在翻腾。
显然。
这些事情完全都没有在历史之中记载,当然并不是有关于马皇后与朱雄英的死,而是有关于这一个燕世子,在朱正了解的历史之中并没有这一个人的存在。
“难道是因为我重生到了这大明的蝴蝶效应,竟然让这世界还多出了一个燕世子了?”
“没理由吧。”
“我在北平出生长大,与那燕世子可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在朱棣造反之前就是一个小小的衙役,蝴蝶效应也根本影响不到他。”
“应该与我无关,我这蝴蝶效应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朱正暗暗想着。
而此刻。
朱高煦也已经完全敞开心扉,并没有停止。
“父王曾经说了。”
“如果大哥还活着的话,我们家根本不会落到造反这一个地步,在当年的应天,大哥被誉为大明第一神通,不到五岁,四书五经皆熟记于心,不到七岁,掌握骑射之道。”
“听父王说,昔日的太子大伯父对大哥也是极为看重,甚至还当众放言了,未来的皇储不仅仅是朱雄英,更有我大哥的机会,谁若是未来表现更为出彩,皇太孙之位便是谁的。”朱高煦缓缓说着,眼中带着对自己大哥十分浓烈的敬仰。
而朱正听到这。
也不由得愣住了。
“太子朱标竟然说皇储之位有你大哥的机会?”朱正惊讶道。
这,自然是颠覆了朱正心中所想了。
自从昔日夏朝建立之后,华夏文明可就不是公天下,而是家天下了。
虽说是伯侄关系,可朱标竟然能够说出这等话来,让侄儿也有皇位的继承权,可想而知当初的那个燕世子究竟表现的有多么出色才会让朱标这般看重,甚至不惜说出皇储也有燕世子的机会了。
“那当初的太子朱标说出这话后,岂不是让你大哥和皇长孙不快?”朱正好奇问道。
此刻他就好像是听故事一样,也算是知道了昔日的皇族秘辛了。
“将军多想了。”
“我大哥和皇长孙的关系极好,两人根本没打算为了那个位置去争什么。”
“而且我大哥说了,那个位置太累了,还是让皇长孙去吧,但皇长孙从小就和大哥一起长大,被大哥说了后,他也对那个位置并不看重,而且他们那时候年龄都很小,也更是不在乎了。”朱高煦笑着道。
“别的不说。”
“当初的太子朱标当真是豁达啊。”
“那个储君的位置竟然还能给你大哥留。”
“如果他还活着,燕王估计也根本不会造反,更不会有如此残酷的削藩,发生了逼死亲叔叔的事情。”朱正也是十分感慨的道。
“是啊。”
“如果大伯父还活着,哪里会出现这等事情?”
“如果他知道朱允炆的所作所为,肯定会打死他。”朱高煦而是义愤填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