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祥觉得胡丞相今日怪怪的,但他也没往心里去。
换成是他去疏通河道,跟那些只顾私利不顾大局的商绅打交道,最后还自掏腰包出钱出力,三天三夜不睡觉把事情办妥。
他今早一定直接向陛下请假不来了。
“百官觐见!”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手指轻击着扶手,等待下方的口水战开场。
几乎是百官列队,呼喊完“陛下万岁万万岁”,他刚让众爱卿平身。
队列里的陈宁一个箭步窜了出来。
“陛下,臣要弹劾工部尚书薛祥消极怠工!”
这就开始了?
朱元璋连忙端正坐好,看向一脸茫然的薛祥。
为了避免走漏消息,他没告诉薛祥,今早会面对胡党的群殴,同时,给他递话的人,也没说弹劾的具体内容,全靠临时发挥。
“陈御史,咱弹劾不能光凭一张嘴,你得有理有据。”
朱元璋和往常一样,语气轻松,看不出喜怒,一副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的表现,让胡党们心中大喜。
只怕陛下以为,这是陈宁没事找事,想着小打小闹,就算真有这种情况,训斥薛祥几句就算了事了。
可惜陛下低估了他们的野心。
他们的目标是——拿下工部尚书一职!
“老先生,陈御史要弹劾薛尚书的事,你知道吗?”
刘基摇了摇头,深深地看了一眼,最近经常刻意讨好他的陈宁。
还以为陈宁假装投诚,能够坚持一段时日,没想到只是被拒了几次,就调转了目标。
朱元璋知道刘基不知情,但总得问一问,先把刘基给摘出来,再把胡党引进陷阱里面去。
“既然老先生不知道,只有陈御史你一个人弹劾,咱先把这事放一放,先议其他的事,爱卿们认为如何?”
难得陛下今天会询问百官的意见。
胡党们趁机一个个跳了出来。
“陛下,臣也要弹劾工部薛尚书!”
“臣也一样!”
朱元璋看着十几个文官言官,像丰收时节在稻田里上窜下跳的田鼠一样蹦出来,故作惊讶的问薛祥。
“薛尚书,你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他们要这么弹劾你?”
“臣……不知。”
薛祥还真不是谦虚,他是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得罪的胡党。
好在。
胡党刀下也不斩糊涂鬼,依旧是陈宁率先发声。
“陛下让丞相大人去京郊河道清淤,并让相关衙司配合,河道治理本是工部的责任,薛尚书却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从第一天露了个面,剩下的时候就找不到人了,到最后竣工时,像臣等官员都去帮忙,唯独薛尚书请假在家休息,臣不明白,有事的时候薛尚书休息,无事的时候他干什么?”
面对陈宁阴阳怪气的嘲讽,薛祥只当这些帮忙清理河道的官员心里有怨,不知道他们的真正目的,苦笑着朝对方拱手一拜。
“陈御史误会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下官哪敢误会薛尚书,下官只是按照自己看到的,如实禀报给陛下,下官乃御史,工部有工部的职责,御史有御史言官弹劾的权力!”
陈宁摆出一副对事不对人的姿态,完全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与此同时,他还拿出了近期薛祥一直呆在工部的出行记录。
“陛下!薛尚书请假的原因,是说事务繁忙过于劳累,可他这两个月,除了只去了一趟河堤以外,其余时间都在工部呆着,甚至连建造凤阳别宫的事都推迟了,可臣去向工部官员打听过,工部近日来并没有什么大事,需要薛尚书时刻监督,敢问薛尚书,你这难道不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吗?”
“本官……”
没等与人吵架时容易嘴拙的薛尚书反驳。
另外跳出来的胡党,就差指着他鼻子尖骂了。
“有事的时候薛尚书请假,无事的时候就呆在工部混日子!”
“人人都在为陛下做事,怎么就你躲清闲?”
“要是你也能出些力,河道清淤的时候我们能少花不少冤枉钱!”
胡党们除了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以外,想到他们自身的付出,那是越说越来气。
假如薛祥能够听胡丞相的话,用什么工部给什么,没有工部批陈条去找户部要银子,他们也不至于每人掏上千两银子。
薛祥望着这群好像自己杀了他们亲娘老子,对着自己指手画脚的官员们,终于回过味来。
这些人不是对事不对人,他们就是冲着自己来的啊!
“陛下,河道清淤的事全权交给胡丞相去办,臣只是配合,但凡胡丞相的合理要求,臣都让属下办成了,最后收尾时臣请假了,可胡丞相也没跟臣打过招呼,要是臣知道……”
“薛尚书,事已至此,狡辩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胡惟庸站出来,又踩了薛祥一脚,并且开始上纲上线。
“陛下,从河道清淤这件事,就能看出薛尚书难以担当工部尚书的重任,臣听闻廖将军即将回京述职,陛下要将上次郭桓贪污案所得银两,拿来重启造船厂,打造新一批水军去抗击倭寇?”
话题猛地转到了军务上来,薛祥谨言慎行,当然不便接话。
一直看戏的朱元璋,十分配合地点了点头。
“对,咱是这么打算的。”
“薛尚书连配合清淤都无法胜任,造船抗倭这么大的事,臣恳请陛下另谋他人来负责!”
言尽于此,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胡党这次的目标。
抨击薛祥把人拉下马,换自己人顶上去,接手造船的事,既要权又要钱。
陛下在其他方面精打细算,军费开支上可从不含糊,何况工部靠着燕王卖的牙刷,已经从以前经常去户部打秋风的破落户,变成了暴发户。
这个时候接手了工部,比起郭桓在户部当侍郎能刮的油水,少不到哪里去。
薛祥快被气笑了:这群张牙舞爪的文官,只知道动笔杆子,知道战船怎么造,炮弹怎么装吗?就敢摆出一副“你薛尚不行,我们都行”的嚣张面孔?
身为臣子也不能赌气,真的当甩手掌柜,薛祥想辩解,这群人都不给他开口的机会,干脆直勾勾地盯着陛下,等着陛下拨乱反正,还他清白。
“咳!薛爱卿你先别着急,咱看陈御史他们也确实是想为抗倭出一份力,既然他们不放心你办这件事,造船的事,咱就交给他们去办。”
薛祥愕然,不知道陛下这是打的什么算盘。
酿酒赚钱的事再重要,也没有造战船重要。
哪头轻哪头重,陛下不可能犯糊涂。
胡党则是惊喜不已,没想到事情居然发展得如此顺利。
唯有朱元璋,看着胡惟庸的嘴角快咧到耳后根了,他心下暗笑。
这群人想给廖永忠陪葬?
那当然是人越多,黄泉路上越热闹!
“举贤不避亲,你们谁有举荐的人选,尽管跟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