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云京给宗辞和他娘留了点私人空间,她觉得宗辞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宗娘子说,便转身跑到远处去采野百合,这么新鲜的百合,加到甜品方子里可是太好了。
卖给福满楼炒菜也行,她目测了一下,至少可以采半个月呢,她采了快半筐的时候,宗辞拄着拐过来帮她一起采。
两个人顺着山里小溪的流向发现整整一个山坳全是野百合,而这边因为是介于两个村中间,没什么人过来,所以还没有村民过来采摘。
采了整整两大筐,多亏了上坟带的东西多,他俩一人背了一个大竹筐,此时已经满满当当的了。
正要下山,洛云京忽然喊,“宗辞,快过来!”
听到洛云京的叫声,宗辞还以为有野兽呢,急忙过来,结果姐看见,洛云京猫着腰,在......
“你渴了?”
洛云京回头看到宗辞用怪异的眼光看她,就知道他误会了。
“这是野桃树。”
宗辞往树上那小小的果子上扫了一眼,“我知道。”
“这是桃胶,俗称桃树泪,是很好的药材。”
宗辞知道桃胶,不过他不知道桃胶是桃树树干上流下来的脓?
“有点像琥珀!”洛云京很珍惜地拿碗接着。
她知道怎么用桃胶做甜品,亲自收集还是头一次,挺不容易的。
古代的宫女或者小富之家的女孩都会用桃胶养颜,这温河村里的村民很显然不知道收集这个去卖,她倒是可以将这个卖给福满楼。
不过现在她和宗辞都背了一竹筐的百合,她这次就是先试试先才回去一些,等她试验成功了,便可以大批量的采集。
回到家已经到中午了,澎秦现在也习惯了家里要吃三顿饭,在家已经做好了一锅出,乡下人家不会做什么炒菜,一般就讲豆角、土豆、玉米再将早晨洛云京就炖上的排骨放在一起,一锅出来,就是一大盆烩菜。
澎秦说以前家里穷的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这么一大盆烩菜,所以在西北这道菜还有个特殊的名字,叫做年夜大烩菜。
年三十包点饺子就着吃,初一初二的时候再加上一点白菜,擀点面条,继续吃。
今天澎秦还在烩菜里加了宽粉条和后院自家种的南瓜,香气扑鼻。
洛云京一看澎秦还蒸了一锅开花大馒头,马上能吃饭了,便迅速地洗了几颗百合,切了几根芹菜,又随手从大平层里抓了一把腰果,炒了一盘青菜。
全家人现在对吃饭都十分的热情,上桌之后就都默默的开吃。
主要都是吃大烩菜里的排骨和南瓜,排骨炖的软烂在融合了南瓜的甜腻,好吃的不行。
宗辞却夹了一筷子芹菜百合炒腰果,随后便是眼睛一亮。
那盘菜看上去颜色很漂亮,口感也是清脆爽口,宗辞本来口味就清淡,尤其是最近总吃肉,更是喜爱这道卖相上清爽的小炒。
智空见宗辞的样子,也连忙夹起一筷子百合和腰果放进嘴里。
昨天被洛云京威胁不给吃好吃的之后,智空也不敢在挑衅她,眯着眼睛说师侄女炒菜比御膳房做菜都好吃。
洛云京攥着拳头差点没揍他!
吃完饭,因为洛云京要去县里卖百合,先将桃胶泡在大碗里,然后又炒了一大锅的粗盐,装在上次的布口袋里,拿给宗辞,“脱了袜子,在家热敷,我去卖百合,你有什么要买的书写给我。”
最近洛云京没怎么去县里,宗辞早就写好了一张单子,放在洛云京手心里,洛云京看完便塞在荷包里。
“老金头已经来了。”洛云皓喊洛云京出来,他今日也跟着去县里找医馆的老大夫针灸。
洛云京还看着宗辞呢,闻言回过神来,跟宗辞挥了挥手,“下午回来给你买好吃的。”
说这跑去院子里帮着洛云皓将竹筐装在牛车上,老金头已经习惯洛家不跟这村里人一起搭车,只要洛家人去找,他就来洛家的院子外接他们,然后顺着山脚下的路去县里,来回一趟包车的钱,赚得双方都满意。
同洛老爹和澎秦打了招呼,兄妹俩就上了板车出发。
顺着山路走,大概能快半个时辰,就到了县里的市集,牛车只能停在市集的门口,洛云皓帮洛云京背了一个竹筐,一起送到了福满楼,洛云皓就去医馆了。
洛云京进来之后,伙计已经跟她很熟悉了,请她进了一楼的雅间,还送了一壶茉莉花茶,便去请掌柜的。
没一会儿,刘掌柜就走了进来,“洛娘子,今日带了什么好东西?”
洛云京直接将两个竹筐掀开,“早晨刚刚在山里采的野百合。”
西北生产百合,刘掌柜倒没觉得新鲜,点点头等着洛云京继续说。
洛云京刚刚在等刘掌柜的时候,已经写了几个奶茶房子,自然里面都有百合。
“百合乌龙冻奶茶,酸奶桃桃多,百合桃胶露,青稞芝酪汤,紫米酸奶饮。”洛云京将四个新品奶茶方子递给了刘掌柜。
西北这里距离北狄很近,一般的酒楼商家都会制作一些奶制品,上次她就看到过福满楼有固体的乳酪卖,是以她之前将现代的酸奶制法写出来给到刘掌柜,半固体的酸奶和芝士奶盖福满楼制作起来还是很得心应手。
之前答应的是每个月都提供几种奶茶新品,洛云京今天还附送了一桶豆浆和豆浆的制法。
西瓜快结果了,也不用太多黄豆水浇地,最后一批豆子也都用洛老爹前一阵子盘的石磨磨了豆浆,只是洛家人最近有点喝腻了,洛云京就将今早剩下的都给刘掌柜装来。
“这是大豆磨的?”
刘掌柜喝了一口,甜甜的确实是黄豆的味道,这个用来配早点的包子还真是不错。
翻阅着写着奶茶方子的几页纸张,如今是盛夏,即使在西北白桃也不是什么稀罕物,普普通通的食材,让这年轻的小女娘一搭配,就调制出了好喝的饮品,难怪东家看了菜谱都说要跟她长期合作。
“这是这一个半月洛娘子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