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翔要成亲,姜家肯定是要通知肖家的,请柬送去京城,卫子潇的母亲当年就是再埋怨自己的妹妹,如今人都已经不在了,也早就原谅了妹妹,当然也听从了肖老爷子的安排,让卫子潇来了。
也不是不让肖家嫡系来人,实在是肖家唯一的嫡子在闽地,来一趟不方便,两个孙子也都外放在任上,便只有肖家长女的二子卫子潇是个闲散的六品官,上不上值都没人关注。
他便游山玩水的来了,路上走了两个多月,直到听属下清河说姜玉翔传信说要全国范围开什么奶茶铺子,他才被肖老爷子的急信催促来。
肖家本就有茶园和茶庄,姜玉翔要开的什么‘大小姐的茶’是什么,肖老爷子没弄明白,正好让他过来看看。
他在府城的福满楼喝到了桃桃芝芝多多,还有红糖珍珠奶茶之后,卫子潇觉得别说全国开奶茶铺子,就是开到南蜀和北齐去,都是可以的。
除了摸透了姜玉翔的这个合作伙伴和奶茶铺子的思路之外,让他惊喜的还有那个温室大棚技术,只是当他顺道调查了姜玉翔的定亲对象之后,他决定得帮一帮他这个表弟。
不然外祖家姨母的嫁妆可就保不住了。
且,姜玉翔的头顶,那都不是绿帽,估计是一片青青草原!
董夫人真是太阴损了。
姜玉翔其实也不是不知道他这个继母为人卑劣,只是他一个未婚公子对后宅这些肮脏事儿,属实没有经验,如今表哥来了,他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踏实多了。
他父亲耳根子软,一味听他那个继母的枕边风,根本不考虑他这个儿子的想法,还说那高家的小姐是天真烂漫,为人真诚。
他表哥一定会帮他的,姜玉翔点点头,“我信表哥一定能救我于危难。”
这洛云京每个月能给福满楼的利润增长了一倍多,好日子刚来,他怎么能在妇人手里吃亏呢!
正好表哥来了,就让他们哥俩联手干一番大事业。
——
董家和高家的这些消息在洛云京去茶楼喝茶时也谈听得差不多了,而且她还听到了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
西北科考不出彩,是不是就是因为他们。
洛云京奇怪董知府和高家能在翟州这样只手遮天,难道真的不怕京城来人查他们吗?
宗辞说,冯员外家是靠着冯夫人做了董知府的侧夫人,那董家的靠山是谁呢?
这些倒也不是茶楼这些地方的人都知道的了......
洛云京歇够了,去了首饰铺子,给自己买了一对银耳环,给澎秦买了一只银镯子,让她换着戴。
给宗辞买了那么多次书,下个月还要给他交束修,花了家里那么多的钱,可都是她转的,女人得对自己好一些,这样男人才能重视你。
供他读书是情分,他得知道感恩。
给自己花钱哄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洛云京将耳环戴在耳朵上,两边耳垂上多了一道银亮的光。
她往宁安县东城门的方向走,在快到城门口的时候,看见了低头垂脸宗辞。
宗辞在书斋买了几本书之后,听到了天香书院几个学生的谈话。
“听说了吗?宁安镇天香书院的邱院长被人举报私德有亏,暂时由蓝荫书院院长的弟弟高裘任代理院长。”
天香书院本来原先时邱院长创办的,但是这些年办的起了声色,便有了县里的银两支持,属于半民办半官方的书院,县里有监管的权利。
可要说邱院长私德有亏,那是不可能的,想当初天香书院开创初始,没几个学生时,学生交的束修根本不能维持书院的基本开销,都是邱院长自己往里添补的,如今学生多了,邱院长这时候怎么可能犯这种错误,而且邱院长的人品是极好的。
天香书院的学生都有目共睹,这是碍着一些人的利益了......
宗辞的心冷到了骨子里。
洛云京能理解宗辞,虽然宗辞说过,考举人之前不去书院自学也是可以的,但是他自己想不想去读书,和因为别人的原因能不能去读书是不一样的。
和宗辞汇合之后,两个人都默契地低着头出了城门,老金头大概正好是刚从镇上稍脚回来,还没停稳牛车,就看见了他俩。
“事办完了?”
老金头不是多话的人,只是往常洛云京来县里都会买满满一筐的东西,而今天筐里好像挺空的,就随便闲聊了一句。
洛云京含笑点了点头,没什么情绪说话,默默的上了车。
牛车行的挺慢,走到宁安镇时下起了雨,往村里走的路本来就没有县里到镇上的路好走,一下雨,泥土的路就坑坑洼洼的,老黄牛走的崴了脚,老金头只好让老黄牛忍着疼进了宁安镇里。
约莫今晚是回不去了,老金头给洛云京和宗辞找了一家客栈,一楼还有个小店,可以吃面和云吞。
老金头则带着老黄牛去看兽医了。
这是他们全家唯一能赚钱的牲口,心疼得不得了,洛云京觉得时因为拉着她来县里老黄牛才受伤的,跟老金头挣抢了一番,给了老金头一两银子用来给老黄牛治伤。
日日都坐着牛车,洛云京也对老黄牛有些感情了,不忍心看它一瘸一拐的。
洛云京说完,忽然意识到什么,看了一眼宗辞,问:“你还好吗?”
宗辞正在吃云吞,一颗一颗的香菜帮洛云京挑出来,“老黄牛比我强,他还能赚银子,不像我......”
洛云京眼皮一跳。
“咱们不是说好了,考完府试就去找个私塾念书,现在就是提前了。”
开玩笑,私塾每月二两银子算什么,她可是要有二十五家奶茶铺子的人了,虽然股份只有一成,可若是这二十五家赚钱,还担心姜玉翔和卫公子不继续投资吗?
私塾算啥,现在就是自费读国子监,洛云京也能供得起宗辞读,万一供出来个状元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