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于岐王城一些百姓并不信任朱高爔,并没有种植朱高爔发放的良种。
如今见识到新良种的好,明年以岐王城为中心,辽东都司很多地方,想必都会种上良种。
最多明年,想必整个辽东都司都不会缺粮了,甚至这里可能会成为整个大明的又一大粮仓。
但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朱高爔在辽东拥有足够的话语权。
但如今掌控辽东的,乃是镇守太监王彦,其乃是朱棣的绝对心腹。
朱高爔能够掌控的地方,只有岐王城及周边地区。
所以如何提高自己在辽东的话语权,成为了首要的目标。
朱高爔决定给老大朱胖胖写封信,将辽东的良种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他。
想必以朱胖胖的格局和看在这些良种的面子上,会提升自己在辽东的话语权。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写信给朱棣,以朱棣的疑心,他怕朱棣怀疑他准备造反。
应天,汉王府。
由于朱棣卸磨杀驴的做法,朱高煦完全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回到汉王府的朱高煦,把气都发在了自己手下护卫的身上。
正好这时,老三朱高燧来看望他,朱高煦开始敞开心扉跟他说起了以前的事。
遥想当年攻打济南的时候,守将铁铉把朱元璋的巨大画像挂在了济南城头,坚守不出,燕军一度被逼到绝境。
要不是朱高煦及时赶来,朱棣当时估计就被建文后续部队围困死了,又哪来的永乐大帝。
当时朱棣可是经常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可如今老爷子却翻脸不认人了。
朱高燧听完笑着说道:“老爷子说话不算数又不是第一次了,你生的什么气、着的什么急、上的什么火呀!”
朱高煦生无可恋的躺在地上说道:“不一样,这次不一样啊!”
“哪里不一样?”朱高燧有些疑惑。
“老爷子这次是死了心的要逼我去云南就藩,我要是真去了云南,山高皇帝远。朝廷内阁又都是老大的人,一但老爷子有个三长两短,老大就可以直接灵前继位,到时候我们就什么都没了!”朱高煦对这个三弟的智商也是有点着急,只能耐心给他解释。
见自己二哥这么着急,老三也动摇了。
朱高煦心里一发狠,直接就开始拉老三下水,准备起兵造反。
并向老三许下承诺,事成之后愿意跟他平分天下,为了坚定老三的内心,还以唐太宗李世民来举例。
两人当即就开始谋划造反的事宜。
为了不去云南就藩,朱高煦直接装起了病,以生病为由,不肯交出兵符。
朱棣打发了朱瞻基来看望他二叔的病情,在糊弄走了自家大侄子后。
朱高煦兄弟俩便带着兵符,以生病需要出城疗养为由出了应天。
两人来到汤山,为了以合法的程序将汤山朱高煦直属的部队带入应天,还提前给内阁上了折子。
汤山军营,赵王朱高燧总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他们这一路行来,有些太顺利了。
这让朱高燧不免打起了退堂鼓,自家老爷子本就是靠着造反上位的,他不太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
但朱高煦可不愿意放弃这次的大好机会,只要他带兵进了京城,拿下皇宫,这个天下就是他的了。
眼见朱高燧要走,朱高煦又给三弟画起了大饼:“老三,做大事可不能惜身,记住,只要我做了皇帝,天下就是我们哥俩的!”
为什么朱高煦一定要拉着老三一起造反,因为老三手里掌握着禁卫军和锦衣卫。
到时候他朱高煦带兵进城,老三安排人打开皇宫大门,事情就能成一大半。
老三朱高燧最终还是被自己二哥说动了,决定加入二哥的造反队伍。
两人决定先让老三炸了整个军火库制造混乱,然后朱高煦乘机进城,再由朱高燧打开宫门,二人便可掌控皇宫,杀了太子,逼朱棣退位,由老二朱高煦继位新帝。
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两人都是第一步就被朱棣派人拦住了,简直就是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老三朱高燧带领着一帮锦衣卫,打着火把来到军火库佯装检查。
在门口,却被一个小官给拦住了。
“例行查验,把库门打开!”
小官回道:“王爷想进去可以,但绝不可以有明火,那里面可是有着几百万斤的火药,一个不小心,半个应天府就没了!”
“你一个芝麻官哪来的那么多废话,滚开!”朱高燧有些不屑与不满。
小官回道:“不是末将拦着您,进出火药库全看腰牌,兵部直接发的,没有腰牌不让进啊!”
“你给我闪开!”朱高燧愤怒的呵斥。
小官有些颤巍巍的回道:“没有腰牌就进,您是要小人的脑袋啊!”
“我今天就要了你的脑袋!”朱高燧已经出离了愤怒,见他说话不顶用,当即就准备动手。
结果小官身后的守卫全部拔出了佩刀。
“狂妄!!!”
就在朱高燧准备动手的时候,小官低声说道:“有旨意!”
朱高燧的眼神当即变的清澈起来,说话声音也没那么大了。
当朱高燧看着写着一个“滚”字的圣旨时,双手忍不住打起哆嗦。
“今晚上我没来过。”朱高爔这下支愣不起来了,连忙带人退走。
另一边,朱高煦按照原计划,带兵来到城门,却迟迟听不到火药库的爆炸声。
觉得不能再等的他只能先把兵带进城,但在城门口,却碰到了带着老爷子旨意的大侄子朱瞻基。
朱瞻基拦住了二叔朱高煦,说奉了老爷子的旨意,要带他单独回城。
还当众宣读了兵部的旨意,要给今晚来的士兵封赏。
朱瞻基说完后,身后出现了不少于汉王带领人数的御林军,朱高煦也不慌。
让朱瞻基拿出圣旨他就让人回去,朱瞻基只能将事情告诉他,原来是朱棣嫌这事丢人,不想下旨,才让大孙子来演这出戏。
好让双方都体面的下台,要是朱高煦再执迷不悟,城墙上还有大几千的御林军,就汉王带的这点人,都不够砍的。
朱高煦闻言才明白,他们兄弟俩的这点伎俩,早就被家里的老爷子给看穿了。
于是朱高煦也不反抗,让带的人先自行回去,他自己则是跟着朱瞻基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