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南枝玉指轻轻拨弄着手绢,声音软糯:“多谢皇上夸赞。”
见萧衡的表情,便知他对司徒南枝很是满意,太后放下心来。
“南枝这丫头很是懂事,知道皇上喜欢听曲,便练了好几日的古筝,就待今日弹给皇帝听了。”
“哦?”萧衡颇有兴趣的看着她。
“如此用心,朕定要好好听一听。”
司徒南枝盈盈起身,“那臣女献丑了。”
于是,她莲步轻移至古筝前坐下,优雅抬起玉手落于琴弦之上,潺潺流水的琴声从指尖泻出,行云流水地奏出一不知名的曲子。
柳月棠静静听着,那琴音时而清脆,如珍珠落玉盘。时而婉转低沉,时而又有着忧伤凄凉。
能够将情感如此细腻的融入琴音,必然得有精湛的琴艺才能做到。
一曲终了,萧衡率先鼓掌,眼中满是赞赏:“好一曲妙音!”
“司徒姑娘的琴艺如此精湛,只是本宫从未听过此曲,不知此曲出自何处?”
司徒南枝展颜一笑:“回皇后娘娘,这是臣女自己谱的曲子,名为燕双飞。”
柳月棠一听,轻轻念了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倒是个好曲名。”
她低低的一句话,未曾想落入了萧衡耳中。
萧衡转眸看着柳月棠:“熙婕妤同朕想到一起去了。”
柳月棠抬起眼帘。
二人目光交汇,无言却胜有言。
司徒南枝眸光往柳月棠望去,在落座后,她便注意到了这位明媚清婉的娘娘。
结果没想到,正是皇上盛宠的熙婕妤。
据太后娘娘所言,这位熙婕妤入宫后便圣宠不断,甚至能同青梅竹马的昭妃娘娘相较。
如今一看,又有容貌,还有才情,难怪皇上如此宠爱。
一旁的明嫔鼻间轻哼一声,连带着脸颊旁的步摇也倨傲地晃了晃。
她自言自语的说着:“一个未出阁的女子竟能取出这样的名字,真是不害臊,还得意地卖弄自己的文采。”
坐在首位的玉妃美眸轻扬,轻启红唇:“司徒妹妹古筝弹的这样好,皇上可得好好奖励一番。”
“是要好好奖赏。”萧衡微一沉思。
司徒南枝眸中盛满了期待和紧张,抿着红唇等着萧衡的回答。
萧衡余光看了一眼太后,复将眸光落在玉妃身上。
“玉妃这句妹妹叫的如此亲切,不如就留她在宫中做姐妹吧。”
“也给玉妃做个伴。”
司徒南枝松了口气,笑意盎然映在眼角。
这自然是玉妃心中所愿,她心中打的主意便是待南枝入宫后,两人互相扶持,将皇后从凤位上拉下来,称霸后宫。
可乍然听到萧衡的话,心中却也不是滋味。
直到前几个月,她依旧不甘心,没日没夜的喝坐胎药,可腹中却依旧没有动静。
若不是她不能怀孕,何苦同别人合谋。
不过,她还不想这么快被人知晓她和司徒家的关系,于是笑盈盈道:“满宫都是臣妾的姐妹,臣妾自无需再寻伴。”
玉妃嘴角扬起一抹明媚的弧度:“那,皇上给这位妹妹什么位份呢?”
“就……”萧衡话刚说出,目光在看到柳月棠之时,又停了下来。
司徒南枝父亲官居三品,御史台长官,封嫔位绰绰有余。
可他给了司徒南枝嫔位,那柳月棠在她面前必然得恭恭敬敬的行礼,还要看她的脸色,想必又会受很多委屈。
于是,萧衡便道:“就封为婕妤吧,赐封号燕。”
婕妤也不低了,再晋升便是九嫔之一。
比许多选秀进宫的妃嫔起点要高的多。
燕婕妤提裙跪下,喜不自胜道:“嫔妾多谢皇上恩典。”
燕婕妤纳入后宫,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众妃皆不意外。
太后见此事已成定局,便起身道:“这是你们年轻人的宴会,哀家在此也无趣,还是回宫吧。”
太后向来固执,皇后也不再劝,便跟着起身道:“臣妾送母后回宫吧。”
太后眉眼蕴了欣慰的笑意,和声道:“皇后的心意哀家领了,不过你是六宫之主,理应在此。”
说罢,她由嬷嬷扶着缓缓离去。
待走到明嫔身边时,太后看着满面愁容的明嫔道:“你陪哀家回宫。”
明嫔微微一愣,旋即浅笑起身:“是。”
她抬眸瞥了一眼上座的燕婕妤,飞起的眼角尽是骄矜得意。
任凭后宫妃嫔再得宠,也唯有自己在太后和皇上面前可称一句姑母和表哥。
就凭这句称呼,她们便永远不及自己。
一路上,明嫔黛眉轻蹙。
太后看穿了她的心思,淡淡道:“不过是封了位婕妤而已,这就沉不住气了。”
明嫔有些委屈,撅起了樱桃般的小嘴,娇声道:“嫔妾是不喜姑母如此疼爱她,还将她送到皇上跟前。”
“你啊,入宫好几年了,怎么一点长劲也没有。”太后白了她一眼。
对这个堂侄女,她可谓是恨铁不成钢。
“你瞧瞧皇后,做事沉稳大度。再瞧瞧熙婕妤,小小年纪便会拿捏皇帝的心思,处事小心谨慎。你呢?只会耍着小性子。”
“这性子可以耍,可是得耍到皇帝心尖上,让皇帝开心。而不是黑着个脸四处结怨。”
太后深知,倘若明嫔不是自己的侄女。
倘若不是怀过两个孩子,深得萧衡怜惜。
她早就被皇帝厌弃了。
明嫔心知太后说的有理,羞愧低着头,粉面含嗔:“姑母说的我都懂,可我就是看不惯她们那些矫揉做作的样子。”
太后沉沉摇头:“这宫中最不缺的便是女人,明年选秀只会进来更多的妃嫔。咱们得选些知根知底的在身边。”
明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太后接着说:“燕婕妤的母亲贤惠和善,想来她生的女儿也差不到哪里去。”
“皇后虽孝顺懂事,但涉及到皇帝,她还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皇帝向来与哀家疏离,哀家必须得留些称心之人在皇帝身侧。”
“与其将皇帝的宠爱给他人,还不如给咱们自己人身上。”
明嫔紧紧抿着红唇:“是,歌儿知道了。”
“是歌儿考虑的不够周全。”
见明嫔一脸怅然,太后感叹这个侄女是痴情种,语气不觉温和了几分:“沉住气,懂谋略,方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