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蔡瑁刚打算回城,赵云就带兵从城里追了出来。原来赵云正在喝酒,忽然看到外面人马骚动,急忙进去查看,发现宴席上不见了刘备。赵云大惊失色,赶忙跑到馆舍,听到有人说:“蔡瑁带兵往西追去了。”赵云急忙抄起长枪,翻身上马,带着原本带来的三百士兵,飞奔出西门,正好迎面碰上蔡瑁,赵云急切地问道:“我主公在哪里?”蔡瑁说:“刘使君中途离席走了,不知去了哪里。”赵云是个谨慎细心的人,不肯贸然行事,就策马向前。远远望见一条大溪,刘备似乎没有别的去路,于是又掉转马头,大声质问蔡瑁说:“你请我主公赴宴,为什么又带着军队追来?”蔡瑁说:“九郡四十二州县的官员都在这里,我身为上将,怎么能不负责护卫呢?”赵云说:“你把我主公逼到哪里去了?”蔡瑁说:“听说刘使君独自骑马出了西门,到这里却又不见了。”赵云心中惊疑不定,径直来到溪边查看,只见对岸有一溜水的痕迹。赵云暗自思忖:“难道连人带马跳过了这条溪?”他命令三百士兵分散开来四处寻找,却都不见踪迹。赵云再次掉转马头时,蔡瑁已经进城去了。赵云于是抓住守门的士兵追问,他们都说:“刘使君骑着马飞奔出西门离开了。”赵云想再进城,又担心有埋伏,于是急忙带兵返回新野。
再说刘备骑马跳过溪水后,仿佛醉了一般,痴痴地想:“这么宽阔的山涧竟然一跃而过,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他慢慢往南漳方向策马前行,太阳渐渐西沉。正走着,看到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嘴里吹着短笛迎面而来。刘备感叹道:“我还不如他悠闲自在啊!”于是停下马来观看。牧童也停下牛,不再吹笛,仔细打量刘备,说:“将军莫非是大破黄巾军的刘玄德?”刘备惊讶地问道:“你只是一个住在偏僻乡村的小孩,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牧童说:“我本来不知道,因为经常侍奉我师父,有客人来的时候,常常听他们说起有个刘玄德,身高七尺五寸,手臂下垂能超过膝盖,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耳朵,是当世的英雄,如今看将军这模样,想必就是了。”刘备问:“你师父是谁?”牧童说:“我师父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是颍川人。道号水镜先生。”刘备问:“你师父和谁是朋友?”小童说:“和襄阳的庞德公、庞统是朋友。”刘备问:“庞德公和庞统是什么关系?”童子说:“他们是叔侄。庞德公字山民,比我师父大十岁;庞统字士元,比我师父小五岁。有一天,我师父在树上采桑,正好庞统前来拜访,两人坐在树下,一起谈论,一整天都不知疲倦。我师父很欣赏庞统,称呼他为弟弟。”刘备问:“你师父现在住在哪里?”牧童远远地指着说:“前面树林里,就是他的庄院。”刘备说:“我正是刘玄德。你可以带我去拜见你师父吗?”
童子便带着刘备,走了二里多,来到庄前下马,进入中门,忽然听到一阵优美的琴声。刘备让童子先不要通报,侧耳倾听。琴声忽然停了,一个人笑着走出来说:“琴音清幽,中间却忽然出现高亢激昂的曲调。一定是有英雄在偷听。”童子指着那人对刘备说:“这就是我师父水镜先生。”刘备看这人,身形如松,骨骼似鹤,气质不凡。他急忙上前施礼,衣襟还带着刚才跃溪时的水渍。水镜先生说:“您今天幸好逃过了大难!”刘备惊讶不已。小童说:“这就是刘玄德。”水镜先生请刘备进入草堂,宾主分别坐下。刘备看到书架上堆满了书卷,窗外松竹繁茂,石床上横放着一把琴,一派清新雅致的气息。水镜先生问:“您从哪里来?”刘备说:“偶然路过此地,因为小童指引,得以拜见您,真是万分荣幸!”水镜先生笑着说:“您不必隐瞒。您现在一定是逃难到这里的。”
刘备于是把在襄阳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水镜先生说:“我看您的气色,就已经知道了。”接着问刘备:“我早就听闻您的大名,为什么到现在还如此落魄,没有机遇呢?”刘备说:“命运多舛,所以才到了这步田地。”水镜先生说:“不是这样。大概是因为您身边没有得力的人才。”刘备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文有孙乾、糜竺、简雍这些人,武有关羽、张飞、赵云这些猛将,他们都忠心耿耿地辅佐我,我也很依赖他们的力量。”水镜先生说:“关羽、张飞、赵云,都是能抵挡万人的猛将,可惜没有善于使用他们的人。至于孙乾、糜竺这些人,不过是白面书生,并不是能治理国家、拯救时世的人才。”刘备说:“我也曾经四处寻访隐居在山林中的贤才,无奈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啊!”水镜先生说:“难道没听说孔子说过,即使是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忠信的人,怎么能说没有人才呢?”刘备说:“我愚昧无知,希望您能赐教。”
水镜先生说:“您听说过荆襄各郡小孩子传唱的谣言吗?那谣言说:‘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这谣言从建安初年就开始流传了:建安八年,刘景升(刘表)死了前妻,就开始发生家庭内乱,这就是所谓的‘始欲衰’;‘无孑遗’,就是说不久之后刘景升将会去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会零落殆尽;‘天命有归,龙向天飞’,大概说的就是将军您啊。”刘备听了,惊讶地表示感谢说:“我怎么敢当啊!”水镜先生说:“当今天下的奇才,都在这里,您应该去寻访他们。”刘备急忙问:“奇才在哪里?到底是谁?”水镜先生说:“伏龙、凤雏,得到其中一个,就可以安定天下。”刘备问:“伏龙、凤雏是什么人?”水镜先生拍手大笑说:“好!好!”刘备再问时,水镜先生说:“天色已晚,将军可以在这里暂且住一晚,明天再告诉你。”
随即命令小童准备饮食来招待刘备,把马牵到后院喂养。刘备吃完饭,就住在草堂旁边。刘备因为想着水镜先生的话,睡不着觉。大约到了深夜,忽然听到有人敲门进来,水镜先生问:“元直,你怎么来了?”刘备起床,悄悄偷听,听到那个人回答说:“早就听说刘景升能分辨善恶,所以特地去拜见他。等到见面,才发现他徒有虚名,因为他虽然知道谁是好人,却不能任用,知道谁是坏人,却不能除掉。所以我留下书信和他告别,来到了这里。”水镜先生说:“你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应该选择合适的人去辅佐,为什么轻易地去见刘景升呢?况且英雄豪杰,就在眼前,只是你自己没有认出来罢了。”那个人说:“先生说得对。”刘备听了非常高兴,暗自思忖这个人一定是伏龙或者凤雏,就想出去相见,又担心太鲁莽。
等到天亮,刘备去见水镜先生,问:“昨晚来的是谁?”水镜先生说:“是我的朋友。”刘备请求和他见面。水镜先生说:“这个人想去投奔明主,已经到别的地方去了。”刘备问他的姓名。水镜先生只是笑着说:“好!好!”刘备又问:“伏龙、凤雏,到底是谁?”水镜先生还是只笑着说:“好!好!”刘备拜请水镜先生出山相助,一起扶持汉室。水镜先生说:“我是个闲散在山野的人,不适合在世间做事。自然会有比我强十倍的人来帮助您,您应该去寻访他。”正说着,忽然听到庄外人喊马叫,小童进来报告说:“有一位将军,带着几百人来到庄上了。”刘备大惊,急忙出去查看,原来是赵云。刘备非常高兴。赵云下马进来拜见说:“我昨晚回县,找不到主公,就连夜一路打听来到这里。主公应该赶快回县。只怕有人到县里去厮杀。”刘备辞别水镜先生,和赵云上马,往新野赶去。没走几里路,一队人马迎面而来,一看,原来是关羽和张飞。大家相见,都十分高兴。刘备讲述了跃马檀溪的事情,众人都惊叹不已。
回到县里,刘备和孙乾等人商议。孙乾说:“可以先给刘景升写封信,把这件事告诉他。”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刻让孙乾带着信到荆州去。刘表把孙乾叫进来,问道:“我请玄德到襄阳赴会,他为什么中途离席走了?”孙乾呈上书信,详细说明了蔡瑁设下阴谋要害刘备,幸亏刘备跃马檀溪才得以脱身。刘表大怒,立刻把蔡瑁叫来责骂道:“你怎么敢害我弟弟!”下令把蔡瑁推出去斩首。蔡夫人出来,哭着求情,请求免蔡瑁一死,刘表的怒气还没有平息。孙乾劝说道:“如果杀了蔡瑁,恐怕皇叔在这里就不能安稳地居住了。”刘表这才斥责了蔡瑁一番后把他放了,让长子刘琦和孙乾一起到刘备那里去请罪。刘琦奉命来到新野,刘备迎接他,设宴款待。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刘琦忽然流下泪来。刘备问他原因。刘琦说:“继母蔡氏,一直有谋害我的心思;侄儿我没有办法免除灾祸,希望叔父能指点我。”刘备劝他小心尽孝,这样自然就不会有灾祸。第二天,刘琦哭着告别。刘备骑马送刘琦出城,指着马对刘琦说:“如果不是这匹马,我已经是黄泉之下的人了。”刘琦说:“这不是马的功劳,是叔父您的洪福啊。”说完,两人告别。刘琦流着泪离开了。
刘备骑马回城,忽然看到集市上有一个人,头戴葛巾,身穿布袍,系着黑色的丝带,脚蹬黑色的鞋子,一边走一边唱着歌走来。歌中唱道:“天地颠倒啊,火焰将熄;大厦即将崩塌啊,一根木头难以支撑。山谷中有贤才啊,想要投奔明主;明主渴求贤才啊,却不知道我。” 刘备听到歌声,暗自思忖:“这个人莫非就是水镜先生所说的伏龙或者凤雏?”于是下马和他相见,邀请他到县衙。问他姓名,那人回答说:“我是颍川人,姓单,名福。早就听说您招纳贤才,想来投奔,又不敢贸然前来;所以在集市上唱歌,希望能引起您的注意。”刘备非常高兴,把他当作上宾对待。单福说:“刚才您骑的那匹马,能不能再让我看一下。” 刘备让人把马卸下马鞍牵到堂下。单福说:“这不是的卢马吗?虽然是千里马,但它会妨主,不能骑啊。”刘备说:“已经应验过了。”于是详细讲述了跃马檀溪的事情。单福说:“这是救主,不是妨主;但最终还是会妨一位主人。我有一个办法可以破解。”刘备说:“愿意听听破解的方法。”单福说:“您心里如果有仇怨的人,可以把这匹马送给他;等妨过了这个人,然后您再骑,自然就没事了。”
刘备听了脸色一变,说:“您刚到这里,不教我走正道,却让我做利己害人的事,我不敢接受这样的教导。”单福笑着道歉说:“之前听说您仁德,不敢轻易相信,所以用这话来试探您。” 刘备也改变脸色,起身道歉说:“我哪能做到仁德到惠及他人呢,还请先生教导我。”单福说:“我从颍川来到这里,听到新野的百姓唱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您的仁德已经惠及百姓了。”刘备于是拜单福为军师,让他训练本部的人马。
话说曹操从冀州回到许都,一直有夺取荆州的想法,特地派遣曹仁、李典以及降将吕旷、吕翔等人率领三万士兵,驻扎在樊城,对荆襄地区虎视眈眈,同时探听虚实。当时吕旷、吕翔向曹仁禀报说:“如今刘备在新野屯兵,招兵买马,囤积粮草,他的志向不小,不能不早点图谋对付他。我们二人自从投降丞相之后,还没有立下一点功劳,希望能带领五千精兵,取下刘备的首级,献给丞相。”曹仁非常高兴,给了吕旷、吕翔五千士兵,让他们前往新野厮杀。探子飞马向刘备报告。刘备请来单福商议。单福说:“既然有敌军来犯,不能让他们进入境内。可以让关羽带一支军队从左边出击,抵挡敌军的中路;张飞带一支军队从右边出击,截断敌军的后路;您自己带领赵云出兵在前路迎敌:这样敌军就可以被打败了。”刘备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刻派关羽、张飞二人出发;然后和单福、赵云等人,一共率领两千人马出城关迎敌。
没走几里路,只见山后尘土飞扬,吕旷、吕翔带兵来到。两边各自稳住阵脚。刘备骑马出现在军旗之下,大声喊道:“来的是什么人,竟敢侵犯我的领地?”吕旷骑马出来说:“我是大将吕旷。奉丞相之命,特地来捉拿你!”刘备大怒,让赵云出马。两位将领交战,没几个回合,赵云一枪就把吕旷刺落马下。刘备指挥军队掩杀过去,吕翔抵挡不住,带兵就跑。正跑着,路旁突然杀出一支军队,为首的大将是关羽;一阵冲杀,吕翔的士兵折损了大半,他好不容易夺路逃脱。没跑十里,又有一支军队拦住去路,为首的大将,挺着长矛大声喊道:“张翼德在此!”径直冲向吕翔。吕翔措手不及,被张飞一矛刺中,翻身落马而死。剩下的士兵四处逃散。刘备合兵追赶,敌军大半都被擒获。刘备收兵回到县里,优厚地对待单福,犒赏三军。
话说战败的士兵回去见曹仁,报告说:“吕旷、吕翔两位将军被杀,很多士兵被活捉。”曹仁大惊失色,和李典商议。李典说:“两位将军轻敌才导致身亡,现在只应该按兵不动,向丞相报告,调派大军来征剿,这才是上策。”曹仁说:“不行。如今两位将军阵亡,损失了这么多兵马,这个仇不能不尽快报。新野不过是个弹丸之地,何必劳烦丞相的大军?”李典说:“刘备是人中豪杰,不可轻视。”曹仁说:“你怎么这么胆小?”李典说:“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不是害怕作战,只是担心不一定能取胜。”曹仁生气地说:“你是不是有二心?我一定要生擒刘备!”李典说:“将军如果要去,我就镇守樊城。”曹仁说:“你如果不一起去,那就真的是有二心了!”李典不得已,只好和曹仁点起二万五千兵马,渡过河向新野进发。
正所谓:副将已经遭受兵败之辱,主将又兴起雪耻之兵。不知道胜负如何,且听下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