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徐晃率领军队渡过汉水,王平苦苦劝谏他不听,于是渡过汉水扎下营寨。黄忠、赵云禀告刘备说:“我们各自率领本部兵马去迎战曹兵。”刘备答应了。二人领兵出发。黄忠对赵云说:“如今徐晃仗着勇猛前来,我们暂且不要和他交战;等到傍晚时分,敌军士兵疲惫了,你我分兵两路夹击他们就可以了。”赵云表示赞同,各自率领一支军队守住营寨。徐晃率领军队从辰时开始挑战,一直到申时,蜀兵都按兵不动。徐晃让所有的弓弩手向前,朝着蜀营射箭。黄忠对赵云说:“徐晃让弓弩手射箭,他的军队必定是要撤退了:我们可以趁机攻击他们。”话还没说完,忽然传来报告说曹兵的后队果然开始后退。于是蜀营中鼓声大震:黄忠领兵从左边杀出,赵云领兵从右边杀出。两下夹攻,徐晃大败,军士们被逼入汉水,死亡的人数不计其数。徐晃拼死奋战才得以逃脱,回到营寨后责备王平说:“你看到我军形势危急,为什么不来救援?”王平说:“我如果来救援,这个营寨也守不住。我曾经劝谏你不要去,你不听,才导致了这次失败。”徐晃大怒,想要杀掉王平。王平当夜率领本部军队在营中放起火来,曹兵大乱,徐晃弃营而逃。王平渡过汉水来投奔赵云,赵云带他去拜见刘备。王平详细地讲述了汉水一带的地理情况。刘备大喜说:“我得到王子均,夺取汉中就没有疑问了。”于是任命王平为偏将军,兼任向导使。
话说徐晃逃回见曹操,说:“王平反叛,去投降刘备了!”曹操大怒,亲自统领大军来夺取汉水的营寨。赵云担心孤军难以坚守,于是退到汉水的西边。两军隔着汉水对峙,刘备与诸葛亮前来观察形势。诸葛亮看到汉水上游有一带土山,可以埋伏一千多人;于是回到营中,叫来赵云吩咐说:“你可以率领五百人,都带上鼓角,埋伏在土山之下;或者在半夜,或者在黄昏,只要听到我营中炮响:炮响一次,就擂鼓一次。只是不要出战。”赵云领命而去。 诸葛亮则在高山上暗中观察。第二天,曹兵前来挑战,蜀营中一个人也不出来,弓弩也都不发射。曹兵自行返回。当夜深夜,诸葛亮看到曹营灯火刚刚熄灭,军士们都休息安定了,于是放号炮。赵云听到后,下令鼓角齐鸣。曹兵惊慌失措,只以为是来劫营的。等到出营查看,却不见一兵一卒。刚要回营休息,号炮又响,鼓角又鸣,呐喊声震动大地,山谷都传来回声。曹兵整夜不得安宁。一连三个晚上都是如此,让曹操心中胆怯,于是拔营后退三十里,在空旷开阔的地方扎营。 诸葛亮笑着说:“曹操虽然懂得兵法,却不了解诡计。”于是请刘备亲自渡过汉水,背对着汉水扎营。刘备询问计策,诸葛亮说:“可以如此这般行事。” 曹操看到刘备背水扎营,心中疑惑,派人送来战书。诸葛亮批复第二天决战。次日,两军在中路五界山前会合,摆开阵势。曹操骑马站在门旗下,两行排列着龙凤旌旗,擂鼓三通后,叫刘备出来答话。
刘备率领刘封、孟达以及川中各位将领出来。曹操扬鞭大骂说:“刘备忘恩负义,是反叛朝廷的逆贼!”刘备说:“我是大汉的宗亲,奉诏讨伐逆贼。你向上弑杀了太后,自立为王,冒用天子的车驾,这不是反叛又是什么?”曹操大怒,命令徐晃出马来交战,刘封出阵迎战。交战的时候,刘备先走进阵中。刘封抵挡不住徐晃,掉转马头就跑。曹操下令:“谁能捉住刘备,就封为西川之主。”大军齐声呐喊着杀过阵来。蜀兵朝着汉水逃跑,把营寨都丢弃了;马匹和军器,丢满了道路。曹军都争抢着去拿。曹操急忙鸣金收军。众将说:“我们正准备捉刘备,大王为什么要收军呢?”曹操说:“我看到蜀兵背靠着汉水安营,这是可疑的一点;又丢弃了很多马匹和军器,这是可疑的第二点。应该赶紧退兵,不要拾取那些衣物。”于是下令说:“谁要是敢妄取一件东西就立即斩首。火速退兵。”曹兵刚一回头,诸葛亮的号旗举起:刘备的中军领兵杀出,黄忠从左边杀来,赵云从右边杀来。曹兵大败而逃,诸葛亮连夜追赶。 曹操传令军队撤回南郑,只见五路火起,原来魏延、张飞得知严颜代替他们镇守阆中,分兵杀来,先占领了南郑。曹操心中惊慌,朝着阳平关逃去。刘备的大军追到南郑褒州。安抚百姓完毕后,刘备问诸葛亮说:“曹操这次来,为什么失败得这么快呢?”诸葛亮说:“曹操平生为人多疑,虽然会用兵,但一有疑虑就容易失败。我用疑兵之计战胜了他。”刘备说:“如今曹操退守阳平关,他的势力已经孤立,先生将用什么计策来击退他呢?”诸葛亮说:“我已经谋划好了。”于是派张飞、魏延分兵两路去截断曹操的粮道,命令黄忠、赵云分兵两路去放火烧山。四路军将,各自带领向导官军出发了。
话说曹操退守阳平关,命令军士进行哨探。回报说:“如今蜀兵把远近的小路都堵塞断绝了;砍柴的地方,都放火烧光了。不知道他们的军队在哪里。”曹操正疑惑的时候,又报告说张飞、魏延分兵来劫夺粮草。曹操问:“谁敢抵挡张飞?”许褚说:“我愿意去!”曹操命令许褚带领一千精兵,去阳平关路上护送接应粮草。解粮官遇到后,高兴地说:“如果不是将军您来,粮草就运不到阳平关了。”于是把车上的酒肉,献给许褚。许褚痛饮一番,不知不觉大醉,就趁着酒兴,催促粮车前进。解粮官说:“天色已经晚了,前面褒州的地方,山势险恶,不能过去。”许褚说:“我有万夫不当之勇,难道还惧怕别人吗!今夜趁着月色,正好让粮车赶路。”许褚走在前面,横刀纵马,带领军队前进。 二更过后,朝着褒州的路上行进。走到半路,忽然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支军队拦住了去路。为首的大将,是张飞,挺矛纵马,直接来攻击许褚。许褚舞动大刀来迎战,却因为喝醉了酒,敌不过张飞;战了没几个回合,被张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们急忙把他救起,向后退去。张飞把粮草和车辆全部夺取后返回。
话说众将保护着许褚,回去见曹操。曹操命令医士治疗他的箭伤,一面亲自领兵来与蜀兵决战。刘备率领军队出来迎战。两阵相对摆好阵势,刘备命令刘封出马。曹操骂道:“卖草鞋的小子,总是让干儿子来抵挡我!我要是把黄须儿叫来,你的干儿子就会变成肉泥!”刘封大怒,挺枪催马,径直冲向曹操。曹操命令徐晃出来迎战,刘封假装战败逃跑。曹操领兵追赶。蜀兵营中,四下炮响,鼓角齐鸣。曹操担心有伏兵,急忙下令退兵。曹兵自相践踏,死了很多人,逃回阳平关,才安定下来。 蜀兵追到城下:东门放火,西门呐喊;南门放火,北门擂鼓。曹操非常恐惧,弃关而逃。蜀兵在后面追击。曹操正在逃跑的时候,前面张飞率领一支军队拦住,赵云率领一支军队从背后杀来,黄忠又率领军队从褒州杀来。曹操大败。各位将领保护着曹操,夺路而逃。刚逃到斜谷界口,前面尘土飞扬,一支军队到来。曹操说:“这支军队要是伏兵,我就完了!”等军队靠近,原来是曹操的次子曹彰。
曹彰字子文,年少时擅长骑马射箭;体力过人,能够徒手与猛兽搏斗。曹操曾经告诫他说:“你不读书却喜好骑马射箭,这只是匹夫之勇,有什么值得看重的呢?”曹彰说:“大丈夫应当学习卫青、霍去病,在沙漠中建立功勋,率领几十万大军长驱直入,纵横天下;怎么能去做个博士呢?”曹操曾经问几个儿子的志向。曹彰说:“我喜欢做将军。”曹操问:“做将军怎么样呢?”曹彰说:“披上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遇到危难不退缩,身先士卒;该奖赏的一定奖赏,该惩罚的一定惩罚,言出必行。”曹操大笑。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叛,曹操命令曹彰率领五万大军去讨伐;临行前告诫他说:“在家是父子关系,接受任务后就是君臣关系。法律不会徇私情,你应该深深记住。”曹彰到了代北,身先士卒,一直杀到桑干,北方都被平定了;因为听说曹操在阳平关战败,所以前来助战。 曹操看到曹彰到来,大喜说:“我的黄须儿来了,打败刘备是一定的了!”于是整顿军队再次返回,在斜谷界口安营扎寨。
有人报告刘备,说曹彰到了。刘备问:“谁敢去迎战曹彰?”刘封说:“我愿意去。”孟达又说他要去。刘备说:“你们二人一起去,看谁能成功。”各自率领五千兵马去迎战:刘封在前,孟达在后,曹彰出马与刘封交战,只三个回合,刘封大败而回。孟达率领军队前进,刚要交锋,只见曹兵大乱。原来马超、吴兰两军杀来,曹兵受到惊动。孟达率领军队夹攻。马超的士卒,长时间养精蓄锐,到这里耀武扬威,势不可挡。曹兵战败逃跑。曹彰正好遇到吴兰,两人交锋,没几个回合,曹彰一戟把吴兰刺死在马下。三军混战。曹操收兵在斜谷界口扎营驻守。曹操屯兵的时间久了,想要进兵,又被马超阻挡坚守;想要收兵回去,又担心被蜀兵嘲笑,心中犹豫不决。正好厨师送进鸡汤。曹操看到碗中有鸡肋,因而心中有所感触。正在沉吟的时候,夏侯惇进入帐中,禀告请示夜间的口号。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夏侯惇传令众官,都称口号为“鸡肋”。行军主簿杨修,听到传的口号是“鸡肋”二字,就叫跟随的军士们,各自收拾行装,准备返程。有人报告给夏侯惇。夏侯惇大惊,于是请杨修到帐中问道:“您为什么收拾行装呢?”杨修说:“从今夜的号令,就知道魏王不久将要退兵回去了:鸡肋这东西,吃起来没有肉,扔掉又觉得可惜。如今进兵不能取胜,退兵又怕被人嘲笑,在这里没有什么好处,不如早点回去:明天魏王必定会班师回朝。所以我先收拾行装,免得临到出发时慌乱。”夏侯惇说:“您真是深知魏王的心思啊!”于是也收拾行装。于是营寨中的各位将领,没有不准备回去的计划的。 当夜曹操心烦意乱,不能安稳入睡,于是手提钢斧,绕着营寨私下巡视。只见夏侯惇营寨内的军士,都在准备行装。曹操大惊,急忙回到帐中召来夏侯惇询问原因。夏侯惇说:“主簿杨德祖事先知道大王想要回去的心意。”曹操叫来杨修询问,杨修把鸡肋的意思告诉了他。曹操大怒说:“你怎么敢胡言乱语扰乱我的军心!”喝令刀斧手把他推出去斩首,将首级在辕门外示众。
原来杨修为人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多次触犯曹操的忌讳:曹操曾经建造了一所花园;建成后,曹操前去观看,不做任何赞扬或批评,只是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离开了。人们都不明白他的意思。杨修说:“门内添个活字,就是‘阔’字。丞相是嫌园门太宽了。”于是再次修筑围墙,改造妥当后,又请曹操去观看。曹操非常高兴,问:“谁知道我的意思?”左右的人说:“是杨修。”曹操虽然称赞,心里却很忌讳他。 又有一天,塞北送来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杨修进去看到后,竟然拿过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原因,杨修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笑着,但心里却厌恶他。 曹操担心有人暗中谋害自己,常常吩咐左右的人:“我梦中喜欢杀人;凡是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靠近。”一天,曹操在帐中白天睡觉,被子掉在地上,一个近侍急忙去拿被子给他盖上。曹操跳起来拔剑把他斩杀了,又上床睡觉;过了一会儿起床,假装惊讶地问:“什么人杀了我的近侍?”众人把实情告诉了他。曹操痛哭,命令厚葬他。人们都认为曹操果然是梦中杀人;只有杨修知道他的心意,在埋葬近侍时指着尸体叹息说:“丞相不是在梦中,您才是在梦中啊!”曹操听说后更加厌恶他。
曹操的第三子曹植,喜爱杨修的才华,常常邀请杨修谈论,整夜不停。曹操与众商议,想要立曹植为世子,曹丕知道了这件事,秘密请朝歌长吴质进入内府商议;因为担心有人察觉,于是用大竹筐把吴质藏在里面,只说是里面装着绢匹,运进府中。杨修知道了这件事,直接来告诉曹操。曹操派人在曹丕府门口侦察。曹丕惊慌地告诉吴质,吴质说:“不用担心:明天用大竹筐装绢再次运进去迷惑他们。”曹丕照他说的做了,用大竹筐装着绢运进府中。使者搜查竹筐里面,果然是绢,回去报告曹操。曹操因此怀疑杨修诬陷曹丕,更加厌恶他。曹操想要试探曹丕、曹植的才干。一天,命令他们各自出邺城门;却暗中派人吩咐守门官吏,让他们不要放行。曹丕先到,守门官吏阻拦他,曹丕只得退回。曹植听说后,问杨修怎么办。杨修说:“您奉了王命出城,如果有阻拦的人,直接斩杀了就行了。”曹植认为他说得对。等到了城门,守门官吏阻拦他。曹植呵斥说:“我奉了王命,谁敢阻拦!”立刻把守门官吏斩杀了。于是曹操认为曹植有才能。后来有人告诉曹操说:“这是杨修教他的。”曹操大怒,因此也不喜欢曹植了。 杨修又曾经为曹植写了十多条回答的条文,只要曹操有问题,曹植就依照条文回答。曹操每次拿军国大事问曹植,曹植都对答如流。曹操心中很怀疑。后来曹丕暗中收买曹植身边的人,偷来那些回答的条文报告给曹操。曹操看到后大怒说:“匹夫怎么敢欺骗我!”此时已经有了杀杨修的心思;如今就借着他扰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杨修死的时候三十四岁。
后人写诗评说道:“聪明的杨修,出身于世代为官的显贵家族。他笔下写出的文字,如同龙蛇在纸上游走般灵动飞扬,才华横溢;他的胸中蕴藏着如锦绣般华美的才思与学问。每当他开口高谈阔论,便能让在座的所有人为之惊叹;应对敏捷之时,在众多英才中也堪称翘楚。然而,他最终丢掉性命是因为自己过于展露才华而遭人忌恨,并非是因为他提前预知曹操要退兵而有所举动。”
曹操杀了杨修之后,假装对夏侯惇发怒,也想要斩杀他。众官求情才免了。曹操于是叱退夏侯惇,下令第二天进兵。第二天,军队出了斜谷界口,前面有一支军队迎战,为首的大将是魏延。曹操招降魏延,魏延大骂。曹操命令庞德出战。二将正在打斗的时候,曹营内起火了。有人报告说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曹操拔剑在手说:“各位将领后退的斩首!”众将努力向前,魏延假装战败逃跑。曹操才指挥军队回战马超,自己骑马站在高地上,观看两军交战。 忽然一支军队冲到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了曹操。曹操翻身落马。魏延丢下弓拿起刀,催马上山坡来杀曹操。斜刺里闪出一员将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一看,是庞德。庞德奋力向前,打退了魏延,保护曹操向前行进。马超已经退走。曹操带伤回到营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了人中,磕掉了两个门牙,急忙命令医士调治。这时才想起杨修的话,于是把杨修的尸体收回厚葬,随即下令班师回朝;却让庞德断后。曹操躺在毡车之中,左右有虎贲军护卫着行进。忽然报告说斜谷山上两边起火,伏兵赶来。曹兵人人惊恐。
正是:仿佛就像从前在潼关遭遇的险境,又好像当年在赤壁时面临的危急状况。不知道曹操这次的性命究竟会怎样,且听下回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