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宝是在隔日早上醒来的。
她伤得比温知宜重,左腿掉进陷阱时,磕到一块石头上,导致小腿骨折,只能卧床休养。
这里是白西村,一座位于静心庵西边的村落。
站在白西村,向北面眺望,九座连绵山脉,如一蜿蜒青龙,威武睥睨,其中,在龙爪的位置,有一座独立的山脉,这便是修建了静心庵的龙爪山。
而白西村,正是位于龙爪山西边的山脚。
也是庵里众女尼,着重搜查的地方。
好在魏阿婆发现两人时,对两人身份就有了猜测,把两人弄回家时更是做好了掩护,这才让两人没在庵里师太们来来回回地询问中暴露。
直到昨日,下山找人的女尼,明显出现减少。
到今儿个,眼看太阳爬上高空,白西村里却一直安安静静,不知道这是放弃了,还是到其他地方去找了。
不过,为以防万一,两人还是老老实实在屋子里又待了两日。
这期间,温知宜也在思考,她现在没有验传,要怎么顺利进入京都。
听魏阿婆说,京都这两月里,进出城门十分严格,据说是为要立太子的大事,城里的小毛贼都因此少了很多,就怕让巡城的官差抓了去。
温知宜有些烦躁。
好不容易逃出静心庵,可现在却进不了城。
她本打算回宣宁伯府,她需要伯府小娘子的身份,不然,她连徐家的门都摸不到。
“阿宜姐姐,阿宝姐姐,我给你们送饭来啦。”
四岁的小石头,穿着开裆裤,梳着小揪揪,端着碗艰难翻过门槛,噔噔噔跑向床边。
“谢谢石头。”温知宜摸摸他的头,接过他手里的糙米饭。
李石头咧嘴一笑,又蹦蹦跶跶地跑出去,如此来来回回四五回,终于把三人的午饭都端了进来——三碗糙米饭,外加两碟腌菘菜,一碟韭菜鸡蛋。
这是早晨就准备好的。
魏阿婆在前面的庄子里当差,白日不能出来,李家大哥在码头接活,等到晚上才会回来,王嫂子则在城外的小市上卖小菜,也要到晚上才会收摊。
平日里,小石头都是跟着魏阿婆的。
但因温知宜两人不好出门,魏阿婆特地留小石头在家,交代他照顾好两位阿姐。
小石头也的确做到了,才四岁的年纪,端饭端水不在话下,还会拿扇子给她们打风,累了就倚在她们身边睡觉,小肚子一鼓一鼓的,十分可爱。
温知宜看得有些出神。
“阿宜,你快闻闻,这是什么呀,怎么这么香?”
透过窗户缝盯着外面看的阿宝,突然转过头向温知宜招手。
这是她醒来后,最喜欢做的事,院外两只野狗打架,她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咕噜。”温知宜摸了摸肚子,小声说道:“谁家在炒肉吧,豆橛子炒肉,至少放了三瓣大蒜,那肉肯定不是现割的,都放味儿了。”
阿宝咂吧了下嘴,“有味儿吗?香味吧。”
她口水泛滥,“这肉好香啊,上次的炒鸡,也超级好吃,阿弥陀佛,看来我是注定侍奉不了菩萨的。”
温知宜道:“修珠都能还俗,我们为何不能?”
再说,要她们落发为尼时,谁问过她们意见了?
“对。”阿宝重重点头,小肉肉,她的小肉肉,想着,她透过窗户缝,朝外面深深一吸,怪道庵里的师父们偷吃呢,原来是这等好东西。
温知宜安慰她:“等以后,咱们大口地吃。”
“哎哟,我的个天爷啊,水生,水生家的,你们这是怎么了?”
魏阿婆家院子外,响起一道充满震惊的声音,那声音又尖又利,半个村子都能听见,“你们这是让谁给打了,还有水生这胳膊,不会是断了吧?”
王氏艰难扶着丈夫,一张脸青青紫紫,鼻子下两管鼻血。
她抿了抿唇,忽视一脸看热闹的刘婶子,对一旁的何家婶子道:“劳婶子往前头庄子跑一趟,找我家阿娘说一声,家里出了事,请她回来一趟。”
何婶子看着凄惨的两人,对她们道:“你们别着急,我这就去,有什么事,等魏家妹子回来再说。”
王氏想道声谢,可实在笑不出来,扶着丈夫回了院子。
“要我说,这指定是得罪人了。”
刘氏一手端着饭碗,碗里盖着两片油汪汪的大肥肉,一边操着个大嗓门在人群里大肆发表看法,“瞧水生那模样,话都不会说了,啧啧。”
“可不是,等魏婆子回来,还不得心疼死。”
“听说水生在码头上,一日能挣三四十文呢。”
刘氏撇嘴,筷子夹起碗里肥肉,“三四十文算什么,我家文哥儿随便抄抄书就能赚回来。”
旁边的人翻白眼。
这刘氏,每回她家吃肉,必定要端到外面晃悠一圈,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吃肉了一般,呸!卖女儿的银子,也就她吃着不亏心。
“阿婆,阿婆,肉,肉肉,我要吃肉!”
旁边有小孩嘴馋,盯着刘氏碗里的肉闹了起来。
刘氏慢悠悠咬了一口,吧唧着嘴一脸享受,“好吃,真好吃,香!”
“哇!”小孩委屈大哭。
小孩阿婆狠狠瞪刘氏一眼,拉起小孩往家去。
刘氏一点不觉得逗哭小孩有问题,理直气壮地说道:“这么一块大肥肉,少说值两个铜子呢。”
“吃你的去吧!”
众人无语散开,懒得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