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到为止。
男女间的暧昧,更像是一场博弈,但并不需分出胜负。
因为胜了却是输了,输了却是胜了。
燕非时淡笑收回视线,居高临下地注视着下方行过的送葬队伍,满街白纷纷,三十二人抬棺,亲眷哭声哀恸,悲切可怜,两旁百姓默默低下了声,目送棺椁离开。
不知是不是被这氛围渲染,温知宜心脏酸涩,一颗泪珠砸到手背。
却不知有一道视线在她手背停留许久,漆黑眼眸笼了一抹雾色薄冰,敛住所有情绪和眼色,让人很难看出他在思量什么。
“顾尚书上了告老的折。”燕非时突然开口。
“嗯?”温知宜眼泪朦胧,没有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燕非时抬眼看她:“京都接下来会很乱,顾家已经选择急流勇退。”
“宫里准了?”
“快了。”
燕非时半边身体靠着窗框,他站姿十分随意,没有那些条条框框,带着一种闲适的散漫。
不止顾尚书告老,他儿子顾修远也辞了官,会随着儿子的灵柩一道回万安府。
按规矩,只有晚辈给长辈扶灵,是没有父送子这一风俗的,且若儿子先于父母过世,还得将灵柩寻一宝地暂存,等到父母过世才能葬于父母足下。
但顾家,或者说顾修远,他舍不得儿子不能入土为安。
所以,他不止辞官送儿子回乡,还凭一己之力争来儿子下葬的决定。
顾尚书与楚氏暂且留京,直到儿媳小楚氏平安诞下子嗣,随后再一道返回祖籍万安府。
若要等小楚氏腹中孩儿长大成人,至少得十几年时光,且说此时,还暂且不知是男是女,顾家不敢心存侥幸,在这场夺嫡之战中完好无损,有了未长成的血脉牵连,他们不敢去赌那一丝可能性。
顾家胆怯了。
温知宜吐出口气,夺嫡什么的,离她很远。
红姨娘死了,原主的仇报了,徐家败了,莫桑晚失踪,她眼下只剩两件事,一找到莫桑晚,二查清母亲的死。
想到这儿,她侧头看过去,“燕郎君与英国公熟吗?”
“见过,不熟。”燕非时简单道。
温知宜追问:“那在燕郎君看来,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身高上的差距,使得燕非时只要一垂眸,便能对上一双清莹的眼眸,精致的桃花眼,眼尾上翘,羽睫浓密卷翘,轻轻眨动的时候,像两排小羽毛,挠的人心生痒。
跳动的思绪只是短短一息,他开口道:“虚伪。”
虚伪么......
在她印象中,她生父英国公是威严的,他总是很少说话,即便有话要说,也是短短几个字,他的精力全在政事上,有时候,自己一个月都可能见不到他一面。
极少的相处,带来不可磨灭的生疏。
所以在面对他时,她总是心生畏惧,威严不可冒犯。
“你在查云氏的死?”燕非时低头看手,平淡冷静的语气,带着令人一如既往的淡漠。
温知宜肩膀紧绷一瞬,旋即又在下一刻放松,声音低低道:“对。”
“还没放弃针对英国公府的想法?”他问道。
她为什么要放弃。
明明已经猜到,母亲的早产,可能不是意外,她如何能放弃。
她什么都没说,但脸上冷硬的表情,已经表明她的态度。
燕非时离开窗前,去到房中圆桌前坐下,自顾自斟了一杯温茶,“你其实不必在英国公府这件事上太过浪费时间,你不想看到英国公府,只需再等三个月......唔,两个月吧,再等两个月就行。”
温知宜惊讶,问他为什么。
听他这意思,英国公府莫不是卷入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我说了,京都接下来会很热闹。”
他低首浅笑一声,平静无波的视线漫不经心地看过去,温知宜莫名打了一个寒颤。
......
接下来的京都,的确很热闹。
先是大皇子肃王领旨回京,一回来就受到宣德帝召见,父子二人一聊就是大半日,到了晚间,宣德帝不仅留了膳,还留了肃王在宫内睡了一晚。
之后,不止让他入朝听政,入兵部便宜行走,另还赐下一座肃王府。
因肃王尚未及冠便离京戍边,原本应该修建的肃王府,也因肃王一直在边疆而未提上行程。
宫里突然征召肃王回京,肃王府自是来不及修建,而后宣德帝亲自过目,定下他尚未封太子前居住的潜邸,作为肃王的肃王府。
皇帝居住过的潜邸,总是会带着这样那样的含义。
秦王看肃王的眼神冷的结冰。
肃王依旧笑脸以待,他待人接物温和有礼,看起来不像是戍边的大将,反而像是饱读诗书的儒士,与矜贵傲然的秦王站在一起,竟然也是不落下风。
在肃王回京这等盛事下,一位姓李的御史被弹劾的事,显得就有那么点无足轻重了。
温知宜端坐书案,提笔给阿宝写信。
她要告诉阿宝,李家被罢了官,灰溜溜的被赶出京都了。
要说李家被罢官的缘由,其实也很简单,根本原因就是婆媳不合,在有一次的争锋相对中,作为儿媳的贺氏没忍住推了作为婆母的李太夫人一把,李太夫人一屁股跌到地上,就再也没有起来。
儿媳害死婆母,这妥妥违反了儒家所秉承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规矩。
在律法中,儿媳谋害婆婆,是要处“五马分尸”之极刑的。
李文才倒也有急智,明白事情不利后,立马就要捂嘴,可他不知道,他家的热闹,早被人听了去,一传十十传百,金鱼胡同有儿媳害死婆母的事,没两日就在附近传开。
这种事情,不管是在律法之中,还是在情礼伦理道德上,都不为世人所能接受。
身为御史,治家不严,导致婆媳相恶,闹出儿媳残害婆母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耸人听闻之事,他还有什么脸再行御史之责。
于是,李文才就被弹劾了。
贺氏也被下了狱,最后一杯毒酒送了命。
立身不正,何谈家风延续?人品之贵,在真在诚。
写到最后,温知宜没忍住加了一句自己最近得来的感慨,随后把书信交给观棋,让她把信给阿宝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