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破,暖阳缓缓驱散了长安城的薄雾,给南城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色光晕。朱雀大街旁的粥棚里,浓郁的米香四溢飘散,吸引着众多饥肠辘辘的百姓。唐笑天身着深灰色蜀锦常服,腰间束着一条黑色犀角带,身形挺拔,举手投足间尽显沉稳与威严。身旁的唐文昊一袭宝蓝色云纹长衫,眉头紧蹙,满脸的不耐烦,时不时还跺脚宣泄着内心的不满。
“父亲,三弟实在太胡闹了!” 唐文昊抱怨道,声音尖锐且充满不满,“又是搞什么连锁绸缎庄,又是开粥棚的。这粥棚每日耗费大量钱财,能给唐家带来什么好处?不过是白白浪费资源罢了!” 他烦躁地甩了甩衣袖,目光在粥棚里四处扫视,仿佛要找出亦晨 “胡闹” 的证据。
唐笑天并未立刻回应,而是目光柔和地看着粥棚里忙碌的伙计,以及排队领粥的百姓。粥棚里,伙计们有条不紊地盛粥、递碗,脸上洋溢着热情与耐心。排队的百姓们眼中满是期待,彼此交谈着唐家的善举。
“文昊,你仔细看看。” 唐笑天语气温和,抬手示意眼前的场景,“自从亦晨接手三房事务,唐家的生意愈发红火,流水逐月攀升,还能有余力开粥棚救济百姓,这是好事。民心所向,便是唐家的根基所在。”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端着碗粥,脚步蹒跚地走到唐笑天面前,双手颤抖着作揖:“唐老爷,多亏了你们唐家的粥,我这把老骨头才能熬过这难关。前几日,我已经饿了两天,差点就撑不下去了,是唐家的粥救了我的命啊!”
唐笑天赶忙扶起老人,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老人家,这都是小儿应该做的。唐家能有今日,离不开长安城百姓的支持,如今为大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分内之事。”
唐文昊撇了撇嘴,满脸的不以为然,小声嘀咕道:“不过是些小恩小惠,能有什么用。”
唐笑天摇了摇头,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亦晨现在行事向来谨慎,我相信他心里有数。他不仅懂得经商之道,更明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
与此同时,在唐记绸缎庄内,亦晨身着月白色交领锦袍,腰间束着一条深紫色丝绦,丝绦上镶嵌着一枚精美的翡翠佩饰,迈着稳健的步伐踏入店铺。
刚一进门,便瞧见一位身着绯色圆领官袍的中年男子在店内踱步。男子头戴乌纱帽,帽上镶着一颗圆润的东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腰间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举手投足间尽显不凡气质。
“这位客官,有什么我可以帮您的吗?” 亦晨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拱手问道。
中年男子转过身,目光如炬,上下打量了亦晨一番,轻笑一声:“你就是唐家三房的少爷?听闻你不仅推出了神奇的逐月冰纨,还在城南施粥救济百姓,当真是年轻有为啊!不过,商场如战场,光有善举可不够,还得有真本事。”
“过奖了。” 亦晨谦逊地回礼,不卑不亢地回应:“在商言商,我始终相信,唯有真心对待客户,拿出过硬的货品,才能在这长安城的商海里站稳脚跟。不知客官对哪种布料感兴趣?”
中年男子踱步至逐月冰纨前,手指轻轻摩挲着布料表面,冰纨细腻光滑的触感让他微微点头。“这冰纨手感倒是独特。但我此次采买,事关重大,对工艺和设计要求极高,不知你这小小的绸缎庄,能否承接?”
“客官请讲。” 亦晨目光专注,眼神中透露出十足的自信,“我们唐记绸缎庄虽不算大,但论起技艺和诚意,绝不输任何老字号。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一定尽力满足。”
中年男子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试探道:“我是为王府采购布料。王爷想要一批带有独特图案的冰纨,用来制作夏日服饰。你能不能在冰纨上绘制王府的标志?而且,这图案不仅要精美,还得能与冰纨的特性相得益彰,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独特的效果。”
亦晨心中猛地一动,这可是一个与王府合作的绝佳机会。若是能拿下这笔订单,唐家在长安城的地位必将更上一层楼。他略作思索,语气坚定地说道:“当然可以,客官。我们不仅能在冰纨上精准绘制王府标志,还会采用特殊工艺,让标志与冰纨完美融合。利用光学原理,在日光下,标志会若隐若现,散发神秘光泽;在月光下,则会清晰呈现,与冰纨的清凉特质相互呼应。此外,我们还能为王府提供配套的香囊、配饰设计,打造独一无二的夏日服饰套装。”
中年男子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看来你确实有备而来。好,我先订两百匹。若王爷满意,后续还会有更多的订单。但丑话说在前头,若质量不过关,耽误了王爷的大事,你唐家可担待不起。”
亦晨恭敬地应道:“客官放心,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送走中年男子后,他立刻回到店内,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伙计准备布料和设计图案。他召集了唐家最顶尖的绣娘和工匠,详细讲解了王府的要求,与他们一起商讨设计方案。
阿林兴奋得满脸通红,声音都有些颤抖:“少爷,和王府合作,咱们唐家可就要飞黄腾达了!”
亦晨笑着拍了拍阿林的肩膀,眼神中透着自信与憧憬:“这只是个开始。我们要不断创新,推出更多优质的产品,让唐家成为长安城乃至整个大夏最有名的家族。未来的路还很长,咱们可不能有丝毫懈怠。”
说罢,亦晨走到案前,铺开纸张,开始仔细构思王府冰纨的设计细节。他借鉴前世的设计理念,融入大夏的文化元素,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草图。
半个月后,王府
骄阳高悬,金色的光辉洒在王府朱红色的大门上,映照出王府的威严与庄重。经过半个月的日夜赶工,精心筹备,亦晨身着一袭藏青色锦袍,衣摆随风飘动,带着两百匹绘制有王府标志的逐月冰纨,稳步踏入王府。阿林和几个伙计小心翼翼地抬着货物跟在后面,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王府管家身着深灰色长衫,神色沉稳,仔细验收着布料。他轻轻抚摸着布料,目光在精美的王府标志上停留许久,标志在日光下若隐若现,散发着神秘的光泽,与冰纨的特质完美融合。“唐少爷,这布料的质量、设计都无可挑剔,王爷定会满意。” 管家微笑着说道,“当即决定再追加三百匹的订单。”
听到管家的认可,亦晨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恭敬地回应道:“承蒙管家夸赞,能得到王府的认可,是我们唐记绸缎庄的荣幸。后续订单,我们定当按时按质完成。”
从王府出来,阳光洒在亦晨身上,暖融融的。他望着长安城繁华的街道,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店铺林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阿林,老周,我们去看看粥棚。” 亦晨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愉悦。
来到城南粥棚,眼前是一幅热火朝天又温馨的画面。粥棚前人声鼎沸,炊烟袅袅,热气裹挟着粥香弥漫在空气中。瞧见亦晨的身影,原本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紧接着,如潮水般的欢呼和问候声扑面而来。
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者,手中紧紧攥着一只缺了口的粗瓷碗,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快步走到亦晨面前,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布满皱纹的双手颤抖着想要触碰亦晨的衣角,老泪纵横道:“唐少爷,您就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啊!要不是唐家施粥,我这把老骨头早就饿死街头了,更别说照顾年幼的孙儿。前几日,孙儿饿得直哭,是唐家的粥让他填饱了肚子。”
这时,一位年轻的妇人抱着孩子,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匆忙挤到近前。她微微屈膝行了个礼,说道:“少爷,您看这孩子,之前饿得面黄肌瘦,如今在唐家的救济下,小脸都圆润起来了。这份恩情,我们一家永生难忘!” 怀中的孩子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谢谢唐哥哥!”
一位青年男子挤到亦晨身边,双手抱拳,语气坚定地说道:“唐少爷,您的善举我们都看在眼里。要是往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吩咐,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形成一个紧密的圆圈。他们有的高举双手,大声呼喊着唐家的善举;有的眼中含泪,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唐家平安顺遂;还有的激动得身体微微颤抖,不断重复着感谢的话语。整个粥棚前充满了对唐家的赞美与感激,这份真挚的情感如同温暖的春风,吹拂着亦晨的心田。
回到别院,夕阳的余晖将院子染成一片金黄。亦晨坐在书房里,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户洒在书桌上。他手托下巴,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要想让唐家长久繁荣,不能仅仅依靠绸缎庄和施粥的善举,还需要拓展更多的生意领域。
“少爷,老夫人的忌日快到了。” 老周走进书房,轻声说道,打破了屋内的寂静。
亦晨点点头,心中泛起一丝思念。母亲的音容笑貌仿佛浮现在眼前,“老周,准备一下,到时候我们去祭拜母亲。告诉她,唐家在我们的努力下,正在一步步走向辉煌。” 亦晨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