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虽然早在秦汉就有发现,但一般用来安神定魂、滋补身体之用,使用范围并不广。
后世人参普遍使用是经孙思邈系统整理后,但此时孙思邈明显还没整理,估计还在哪里做走方郎中呢。
李二急召了一名侍候在旁边的太医过来,把李恪的话说了一遍,问人参对此时生产的长孙可有作用?
这名太医姓曾,医术精湛,祖祖辈辈皆是从医,闻言想了半天,方才说道:“陛下,臣没听闻过人参的这种用法,但思来或许有用,至少不会有坏处,可以一试。”
李二听到这里,连忙让王福进内库找寻。
王福身形极快地消失在众人眼前,很快,王福便即回来,说道:“陛下,有一棵一千二百年的人参,还是太上皇时,高丽进贡的。”
李恪见王福手中人参粗大无比,宛如一个小婴儿般,根须俱红,千年人参估计此时才有,后世的人参是人工种植的,只是几年便砍下来卖。
“快快,交给太医切成片。”李二焦急地说道。
“这人参年份足够,估计只须一片含在嘴里即可恢复体力,另外可以再用些参须熬成汤,母后生产过程要是体力不足,可以喝下。
父皇,孕妇生产时有时不是生产不出来,只是体力跟不上,这才造成难产。”
“照他说的去做。”李二断然喝道。
一通忙乱后,只听殿内长孙的喊叫声又渐渐大了起来,看来千年人参的确有效啊。
只是长孙的声音又慢慢低了下去,李二、李恪众人均是直跺脚,但只是半晌,长孙又自叫喊起来,这次的喊声没有再低下去,一路高抗的很,看来此时体力充足。
随后一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响起,殿外众人顿时长长吁了口气。
一名稳婆冲出殿外,对着李二说道:“恭喜陛下,恭喜陛下,是位皇子。”
李二大喜,一声大喝:“赏,重赏。”
李恪对李二说道:“父皇,那棵人参是个宝贝,定要好好保管起来。”
李二此时完全放松了下来,拍了拍他的肩头,说道:“不错,恪儿,你的法子不错,以后应该在我大唐推广开来。”
“嗯。”李恪含糊应了一句,李二身为帝王,有什么好事动不动就要全大唐推广,也不想想老百姓家有没有人参,能不能买得起人参。
长乐公主李丽质此时却来到李恪身前,说道:“三哥,你猜的对,母后果然生了个小弟弟。”
“什么猜的对?”李二问道。
“父皇,你忘了吗,三哥此前看母后喜吃辣,说是有一个说法叫酸儿辣女,此前便说母后要产小弟弟了,如今果然应验了。”
李二得到提醒,顿时想了起来,便是哈哈大笑,众人顿时感觉一松,实在是刚才李二的神情太过可怕,要是长孙生产出了事故,都不知道李二会干出什么来。
此时已是申时未了,李恪肚子饿了,便辞别了众人回府。
======我是分割线
第二天,李恪便问甘草,
“甘草啊,府里可有发霉的食物,包子、馒头、面条、水果等等都行。”
甘草大惑不解,瞪着亮晶晶的眼睛,说道:“殿下,这些都是食物啊,哪里敢浪费,更别说发霉的了。”
“什么?府里的食物天天都吃光的?”
“也不是都吃光,但肯定会在发霉前吃光,绝不敢浪费,只要看看外面的流民,谁敢浪费粮食。”
“哦,酒楼里的客人呢,他们不会都吃光吧,有浪费的吗?”
“基本上不会有浪费的,就算是偶尔有些饭菜没吃完,钱管家也会送给前来乞讨的乞儿。”
李恪挠挠头,没想到大唐人都是光盘族,想想前世,一份饭菜吃了六七成,就倒入垃圾桶,还说自己没浪费食物的大有人在。
想了想,便站起身来,在府里绕了一圈,对着身边的甘草说道:
“把这间房子收拾干净,再浇上水,上面可以铺上洗干净的木板,再准备些食物,好的坏的都行。”
甘草问道:
“殿下这是制作什么吗?”
“嗯,甘草,少爷我要制作的一种用来治病的神奇药物,名叫青霉素,你先不用管那么多,先去把准备工作做好。”
“是”
李恪确实要把后世的青霉素制作出来,感觉在大唐太没有安全感了啊。
看看长孙,贵为皇后,只是一个生产,便是面临莫测的命运。
外面流民遍地,万一来个传染病,虽然自己在府里,但自己总不能不接触人啊,所以传染给自己也不是没有可能。
青霉素在后世被一度被称为“万能药”,其治疗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肺炎、咽炎、脑膜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还是猩红热、丹毒,以及一些外伤感染都有着显着疗效。
关键是青霉素的制作甚是简单,制作材料更是到处都是。
下午时分,甘草说准备好了,李恪带着甘草进入屋里,把馒头、包子、水果、面条这些全切小块,方便他们发霉,有了发霉的食物,才能收集青霉素。
次日,屋内的馒头、包子、水果、面条等温热的环境,上面便浮起了毛绒绒的青绿色。
甘草看着房间内这些发霉食物上面的绿毛,心中很是很怪,不知道殿下为何把食物弄得发霉长出绿毛。
以前偶尔也在发霉的馒头包子上见过这些绿毛,因为舍不得扔了食物,都会把有绿毛的部分用手摘了,再把剩下 的食物吃掉,绝不会浪费食物。
半晌,甘草问道:“殿下,这些绿毛,就是可以用来治病的?”
“对,一会儿过来收集。”
让甘草找来几个大些陶瓷缸,缸内加入米汁作为营养液,
把屋内收集来的青霉植入缸中,接下来就是培养了,这个需要些时间。
估计六七天后,缸中青霉才会有青霉素生产出来。
这几日,李承乾照例来李恪的书房,分享房间中的凉意,吃着冰块,再咕咕哝哝说些灾民的情况。
什么流民又增加了啊。
以工代赈开始后,从河里网出了多少鱼,挖出的淤泥都拿去农田了啊。
灾民区里,小孩子们不听话,不小心就地小便,会被魏大夫严厉呵斥,说是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要被赶出灾民区啊。
……
每当此时,李恪都静静听着,等府里饭食准备好了,兄弟俩再一起吃完了,李承乾才会回太子府。
这日,李恪听说以工代赈网上来不少鱼,鱼类不好保鲜,官府便让人拿出部分来售卖,价格五斤粮食一条大鱼,吩咐甘草也买上几个大的,准备炖个鱼汤。
毕竟李承乾是真辛苦了,要给他好好补补。
只是申时都过了,李承乾今日却是没过来,这鱼汤可是喝新鲜的啊,难道今日有什么任务?在加班?
诶,可怜的娃,不知道太子就不是人当的吗?李二996,你这个太子就要007了,也不知道前世老四为啥非要争着抢着当太子。
正自沉吟,是不是自己先喝上鱼汤时,钱管家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说道:“殿下,大事不好,太子殿下遇刺。”
“什么?太子现在在哪里?”
“在东宫。”
李恪一跃而起,跑出府门,接过府里护卫准备好的马匹,风驰电掣般赶往东宫。
到了长乐门,下了马,冲着东宫跑去。
心中暗暗叫苦,怎么李承乾会遇刺的?历史上好像没有这回事吧,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到来,扇动了蝴蝶的翅膀?
这要是李承乾挂了,以后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自己就会成为皇长子,虽然李二嫡亲还有的李泰、李治,但耐不住有心人各怀目的的推波助澜,可以想见,自己会沉陷政治泥淖。
要真是这样,就要从现在开始规划怎么保命了,实在不行,拉着杨妃和李愔跑到海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