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回府后,向李愔提及将前往剑南道封地时,这小子极为兴奋,不住说道:“哥,哥,你可是答应过我,要带我一起去封地的。”
李恪不太明白李愔的想法,去剑南值得这么高兴么?
摇摇头,让甘草等府里丫头慢慢地把府里的物品打包,准备前往就封。
平日里还是如常地教授那二十名少年男女算学,毕竟算学后世叫数学,乃是科学之母,这二十名少年男女李恪打算自己从小培养,数学教完了,还要教他们恪物学。
孙思邈回来府里时,李恪去他住的小院拜访他:“孙道长在府里可还习惯?可还有什么恪能做的?”
孙思邈眼眨了眨,说道:“蜀王神色若有所思,可是有何心事?”
啥,自己这点心事在脸上表现的这么明显么?被人家一眼便看出来。
“哈哈,道长果然心细,恪这里有些小事,不碍事的。”
“贫道在府里住得甚好,你还找小丫头伺候老道,老道有什么不习惯的。这段时间一直在整理贫道平生所学《千金方》,有时也去太医院与同行交流。”
“嗯,道长若是住得好,只管住下去,恪过段时间要前往封地,这府里还会留有人手,你有什么要求尽可以钱管家提。”
“啊,你是亲王,终是要去封地的,罢了,老道先整理医书,或许到时再去找你,老道还想看看你说的显微镜,想看看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子。”
“当然,恪去了封地后估计会很快制作出显微镜出来,另外,恪的封地在剑南道,当地有一草药叫三七,对于止血有奇效,若恪找到了,也需要道长来看看怎么加工最合适。”
三七,李恪早些时候就向李二说了,但李二向剑南岭南传令后,却是没有消息回来,正好自己就要前去剑南了,可以实地找寻一番。
“哦,三七?止血?可真?”
“当然,若是找到这味草药,研制出来,配合酒精羊肠线等的使用,我有把握大唐军队伤亡不到平日三成。”
孙思邈听了眼中神光一闪,说道:“好好好,你且先去,等老道医书写的差不多了,便去找你,定要看看这味草药。”
让甘草准备了一些上好茶叶、扑克牌和麻将,进宫给太长皇、长孙、杨妃、李承乾、李泰、长乐等人送了送,毕竟要远离长安了,再回来也不知何时了。
李渊在大安宫见了他甚是高兴,李恪还没怎么开口,就被他拉着和裴寂、窦轨等人噼里啪啦先搓上几局。
李恪算着李渊手里的牌,不断发合适的牌给他,再加上裴寂、窦轨也在旁协助,几个牌局下来,李渊身边的筹码越来越多,李渊直乐得哈哈大笑。
瞅了个机会,李恪道:“皇爷爷,孙儿要去剑南道就藩,估计要年底才回来,到时孙儿再来看你哈。”
李渊一愣,放下麻将,面容中带着些许惆怅说道:
“好啊好啊,我大唐自开国以来,披荆斩棘,锐意进取,宗室子孙始终奋勇当先,于战场内外立下无数功劳。
时至今日,第三代子孙也已挺身而出了,好好干,皇爷爷看好你。
还有,我会让元轨前往寻你,你带上他,他是二代,不能这么纨绔一生,你把他教导成材,要是不听话,就拿着皇爷爷给你的教鞭狠狠抽他。”
窝草,自己还以为李渊快要忘了让自己带李元轨的事情,可没想到李渊却是记得清楚着呢,无奈答应下来。
来到凝香殿,杨妃在宫里有些红着眼看着李恪:“恪儿,此去剑南,山长水远,蛮俚遍地,且是边境兵凶战危之地,你可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啊。”
李恪却是一笑,安慰杨妃道:
“娘亲,剑南虽有不足,却遍地是宝,天府之国不是白叫的,只是众多好处当地人没有发现,不管汉民还是蛮俚,等孩儿去了后带着他们一起发财,衣食足自会知荣辱,至于边境,松州都督李大亮可不是吃素的。”
杨妃听到发财的话语,心想,这倒确是恪儿擅长的,这么想着,心中担忧去了大半,开始说及李二正在给李恪挑选王府长史,估计定下长史人选后,李恪就要出发了。
很快,李二又找李恪商议,谈及王府长史人选时,李二说道:
“我选定权万纪给你当王府长史,此人刚直谨慎,有过担任刺史的经历,想必可以很好地配合你。你可要好好待他。”
李恪知道自己年龄小,首次就藩,李二必然会在自己身边放一个能让他放心的人的。
而且权万纪此人正如李二所说,是个不错的长史人选,史上被老五李佑造反时杀害,殊为可惜,这一世他跟了自己,想必命运也能改变过来,自是答应下来。
次日,圣旨下来,王福亲自前来宣的旨,身边还跟着一名年约四十岁的官员,作长史打扮,心下便知道这是李二给自己钦定的王府长史。
李恪焚香接旨,只听王福打开圣旨:
门下,制曰:
朕闻王者之治,在于分封诸子,以固王室,而安百姓。昔周室分封,八百诸侯,各守其土,共卫王室,其德昭昭,垂范万世。今朕承天命,统御万邦,亦欲效法先王,以固我大唐之基业。
三皇子李恪,朕之骨肉至亲,才德兼备,文武双全。自幼聪颖过人,好学不倦,既承先祖之遗风,又具王者之气象。朕心甚慰,欲委以重任,使其辅佐朝廷,镇守一方。
兹以益州大都督之职,授予三皇子李恪。督益州、蜀州、彭州、汉州、绵州、梓州、遂州、利州、巴州等十二州军事,授田二千亩,实封二千户。
益州之地,山川秀美,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然亦需贤能之士以治之。李恪宜恪尽职守,抚民安邦,广纳贤才,兴修水利,发展农耕,使益州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之福。
朕亦知治理一方非易事,然李恪素有智勇,必能胜任。望其不负朕之厚望,勤政爱民,以保我大唐江山永固。
此诏既出,如朕亲临。李恪宜速赴益州,接掌大都督之印,履行其职责。诸臣亦当辅佐之,共谋国事,以成朕之大业。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宣完旨了,王福笑咪咪地看着李恪,对着李恪说道:“蜀王请上进接旨。”
李恪连忙接过圣旨、大都督绶印,请王福、权万纪在客厅坐下,和二人聊了聊,未了,李恪奉上五斤茶叶,二罐仙人醉,王福笑咪咪地称谢接过回宫了。
李恪看圣旨上只说让自己宜速赴任,问了一下权万纪,权万纪说道:“殿下,这个最晚是一个月,但还是要快些好,一般来说五日内为宜。”
李恪称谢,表示明白,接着安排权万纪先在府里住下来。
又去拜访了萧皇后、杨政道,自李二找到传国玉玺后,二人的生活便是平静,李恪去拜访时,萧皇后沉声说道:“恪儿,可要走稳了”。
李格点点头,拜别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