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弩除了要有设计图纸外,另一个难题在于需要炼制钢。
普通弓箭用的是木头制作,虽然选取的都是上好木头,但材料还是相对容易,这也是此时大唐府兵们普遍的装备。
钢在此时产量甚少,李恪也只是知道,大唐也只是钢用来打造陌刀,这是给战场陌刀手这个特殊兵种用的,数量极少。
但对于李恪来说,炼钢最大的难题温度根本不是问题。
高炉加上鼓风机,便可以解决炼钢需要的1200度高温。
李恪此时在炼钢厂问道:“积本啊,按我们现在的人手,现在一天可以生产出多少手弩出来?”
“殿下,一天大概五十把,目前已生产出了二百把,所以要装配全体护卫,还需要四五天左右。”工匠头子戴积本笑呵呵地回道。
作为工匠中的老人,心情是高兴的。
有了高炉、鼓风机解决了炼钢的温度问题,以往需要运气般才能出的钢材便是源源不断了。
“嗯,手弩制作完了,弩车的制作也要 加快啊,有一些嚣张的海盗还在岭南无所顾忌啊。”
“什么,殿下,可是要有战事了?”
“嗯,或许啊,所以你们要加紧啊。”
“是”
岭南的事情,无论自己是否焦急,还是需要时间的。
李恪今日便在和李愔、马周、骆方等人商谈组建自己的商队问题。
毕竟以前天然居是酒楼,不需要什么物流,而仙人醉只是借助朝廷水师的运力在长安、洛阳、杭州和蜀地酒楼售卖。
数量少,根本不易引起人的注意。
但现在益州的生意产业越来越多,从仙人醉、碱、盐,尤其是茶叶,需要一个运输队伍啊。
马周点点头,府里这些生意要做到全国各地,蜀地陆路不便运输,自然要组建水路运输队伍。
骆方却是急忙点头,现在府里的茶叶不少,但只是在蜀地销售却是不够的,蜀地三大世家已经多次询问自己蜀王府是否组建水路运输了。
李愔也是说道:
“哥,按我说啊。
我们还是需要有自己的水路运输的,而且益州本地的造船发达,我们买就行了。
而且益州自从你搬走那三块石头后,水运更加兴盛了啊,如此水运,我们为何不用?”
“可是有何问题?”李恪从李愔语气中听出不确定的成份。
李愔挑了挑眉,示意马周来说。
“殿下,现在依靠岷江水运这条线生活的人太多啊,要是我们贸然插手,这些人的生活恐怕会受影响啊。”
“嗯,有多少人,有分成派系了?”
“估计五千人了,加上这些人家属等人,直接影响的人数便是三万人。
他们分成二个派系,一个是岷江帮,都是蜀地本地百姓组织的,另一个却是安然帮,有本地的百姓,但组织者却是一些世家商家。
殿下,你看,应该如何处理?”
“什么,还有世家商家组织的派系?可是蜀地三大世家?”
“蜀地三大世家没有直接参与,组织的是小世家,分别叫江、河家,他们家世不显,但生意也做到二三个州。”
“哦,平时他们的利益是如何划分的?”
“这个,不太清楚。”马周无奈回复。
毕竟蜀王府入主益州的时间还不长,如此隐秘的事,必然是不清楚的。
李恪摸了摸下巴,说道:“你们觉得应该如何应对?”
马周便是说道:“不可强自介入,毕竟这条水路关系着数万人的生路呢,要是这么做了,权长史便是要第一个反对的了。”
骆方也是点点头,觉得这里面矛盾颇大,不太好处理。
“哥啊,虽然你清除了那三个大石块,他们视你为再生父母,但你要是夺走他们的饭碗,这却是不行的。”李愔说道。
众人皆是有些愁容,但李恪听了哈哈笑道,“没问题,让他们两家前来府来议事,总归会他们满意为止。”
次日,樊、离两家主事人便来了蜀王府里。
让李恪有些意外的是,这两人是一男一女。
男的叫“江伯”。
此人年约五旬,面容黝黑、身形魁梧,肌肉在宽松的衣衫下隐约可见,估计是多年操持船只、与水搏击所练就的健壮。一头短发甚是凌乱。
女的叫“河姑”。
却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
李恪估计她年约三十有余,但面容清秀中带着几分刚毅,眉眼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与温婉并存的气质。
河姑的皮肤同样因日晒而略显黝黑,但更添一份健康的光泽。
河姑身着一袭素雅的蓝色衣裙,腰间系着一条宽边腰带,上面挂着各式小工具和一枚象征其主事地位的精致玉佩。
看得出来,这两位皆是有些长年长位者的气质。
李恪在客厅见的二人。
双方见过礼后,江、河二人却是半跪在地上,说道:“蜀王清河道,说是我等再生父母也不为过,只是不知要如何安排我等。”
李恪一听便是明白,对方这是给自己下套呢,说是捧杀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