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款收音机的外观设计,杨山有了一些想法,他准备节前就把样品弄出来。
1379厂的木工车间是几天前才成立的,里边的4个工人全都是从木材厂借调过来,可想而知4人手艺八成是一般般了,不过肯定比杨山自己上手强百倍,而且杨山也不准备请什么大师傅来坐镇,他还打算把那套产线生产的模式弄到木工车间里来,有大师傅反而不好办。
杨山来木工车间,就是想找个师傅帮他制作新款收音机的外壳。
一进门,就看见一位师傅在拉大锯,还有个人在推刨子,其他两位没见到。
“刘师傅,齐师傅,忙啥呢!”
“呵呵,是杨技术啊,怎么有空来这里?俺们正按厂长的吩咐,用厂里的这些木材做些桌椅板凳。”
“走,出来抽根烟,歇会儿!”
两人本来也不是劳动积极分子,一听说有烟抽,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乐呵呵的跟着出来。
聊天中的烟和饭桌上的酒一样,都是拉关系的好媒介,等杨山递上烟之后,和两人就聊得热络起来。
这次杨山来主要是想问问木工车间都有些啥工具,还有些啥材料。
得到的结果没有什么意外之喜,都是些锛凿斧锯刨锉尺之类的,材料嘛,就是常见的杨木和柳木。杨山对木工是一窍不通,又讨教了半天,决定用榆木做个外壳试试。
杨山从兜里掏出一张图纸,连带着那包烟一起递过去,“二位师傅,能帮我做的小玩意么,我也不太懂这个,就画了个示意图出来,麻烦二位了。”
两人看着递过来的东西,互相看了看,谁也没说话。
咦?不给面儿?杨山有点郁闷。
看到杨山脸色不太对,刘师傅立刻把话接上,“杨技术,啥帮不帮的,我们就是吃这个饭的,能做我们肯定做。不过......,我们看不懂图。”
额?怎么把这事儿忘了,木工还属于传统手艺活儿,都是师傅口传心授,和轧钢厂里的工人不是一个路子出身。
“要不这样,杨技术,你给我们说一下,我们记下来如何?”齐师傅从兜里掏出个袖珍小本,顺手把别在耳后的铅笔拿了下来。
一时之间杨山还真不好用语言描述出来,于是招呼二人进了车间,拿起一块木头,比比划划的说了起来。
“......,尺寸一定要准,千万别弄错了。还有就是这个东西外观看起来要简约大方,不要做成花里胡哨的,但是尽量精致,知道我说的精致是什么意思么,不是要有多少多少精美的雕刻,是要求面平、线直、角度准。”
既然是描述,那杨山就天马行空不厌其烦的开始白活儿,想到哪儿说到哪,齐师傅记得是满头大汗。
“最后一定要刷漆,就按我说的颜色来,如果咱们厂子里没有,那就去别的地方帮我找找,反正量不大。”说完,杨山又递上两包烟。
看着杨山悠然的离开车间,齐师傅翻了翻他记下的一大堆文字,“师哥,不就是做个木盒子么?怎么到杨技术嘴里,说的一套一套的,差点给我说蒙了。”
“文化人嘛,道道就是多。不过这事儿咱得给人家办妥了,杨技术说的话连王厂长都听,咱可不能得罪。”
“放心吧,这玩意就是尺寸上要求严格,样式不复杂,那种颜色的漆料我知道谁能配出来,一包烟肯定能搞定。”齐师傅信心满满。
搞定了外壳,杨山溜溜达达的回到办公室,闫解放还在那里组装收音机。
“我说解放啊,这都几天了,你还没搞定?多简单的一件事儿啊。”
闫解放哭丧着脸,“三蛋哥,简单吗?这么多密密麻麻元件挤在一起,我根本焊不准啊。”
“那是你的结构设计或者工序设计有问题,动动你的脑子,想想微型收音机的元件安装顺序是啥?人家那可是用的双层电路板,还不是照样能装好?”
杨山就是打算挫一挫闫解放的傲气,来一次挫折式教育。他发现闫解放和厂子里其他人说话的时候总有点儿京城来的优越感,这要能合群才见了鬼了。
打击完闫解放,杨山又扭身去了厂长那里,“王哥,和你借个人呗!”
“杨山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厂现在为了那200台的合格品忙的都火上房了,哪儿还有闲人给你啊?”王厂长看到杨山也是无奈,这家伙现在是厂里最悠闲的人,虽说不指望他上产线,可是看着他晃来晃去总觉得有点堵得慌。
“我知道啊,市里派来好几个技术好手来帮忙把关产品合格率了。这些天咱们每天都能产出15台左右的合格品,比董处长来检测的时候强不少呢。这么算下来两个礼拜就能完成200台的任务,运气好的话,年前部里就能审核通过。”
王厂长挠挠头,别看这小子不干活,厂里的事情他门儿清,“说吧,你要谁,李冬生肯定是不行。”
“王长顺,车间里负责发放配件的辅工。”
这个人还行,他的工作并非没人可以替代。王厂长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报告!”王长顺很规矩的进了厂长办公室,“厂长,您找我有事儿?”
王厂长没好气的对着王长顺说,“是杨技术员找你有事儿。”
这个王长顺只是小学毕业,不过非常聪明,杨山早就发现他理解能力非常强,动手能力也不弱,之所以当初没让他上产线,主要是因为没经验。他之前是干后勤的,后来因为人手不足才转到车间当辅工。杨山就打算用他来给闫解放打个样儿。
杨山拿出几张图纸,也没和他客气,“前段时间培训的时候你表现不错,这次给你个活儿,你按图纸上的电路结构和组装步骤,把这台收音机的内部组件做出来,所需要的材料去孟组长那里拿,我已经提前和他打招呼了。你就用李冬生的工位和工具,给你三天时间,能做到吗?”
王长顺认认真真的拿过图纸看起来,他上过杨山的课,上边标注的内容他都能看明白。过了许久才犹犹豫豫的说,“杨技术,我尽力。”
“什么叫尽力,杨技术员把任务交给你,就是知道你能做出来,赶紧回去干活吧,做不完别睡觉。”王厂长不知道这台收音机的组装难度,认为杨山给新手的东西应该比较简单,三天时间加加班怎么也能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