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该起床了。”
春日温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纸照了进来,黎书翻了个身,还是不肯起。
“小姐,今天是百宝斋的出扇日,您还这般赖床,万掌柜急的都要亲自上门来了。”喜雪掀开被子,将黎书拉了起来。
黎书闭着眼睛,“我昨天半夜才回来,再睡一会吧。”
“小姐是心系叶县百姓,帮他们申冤,可这案子自有官府处理,姑娘该担心咱们的吃喝了。”
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连着吃了三天的糙饼稀饭,小姐不急她都急了,她看着黎书的脸直叹气,本来辛辛苦苦养好的气色,这几日折腾的又差了些。
清和笑着将热水端了进来,湿了毛巾,贴在黎书脸上,道:“喜雪姐姐,你可反了天了,竟然敢拉扯小姐起床。”
喜雪拿出新做的衣服,帮黎书一一穿好,“小姐是天下最好的主子,才不会骂我。”
黎书听的她们一言一语,嘴角微微勾起。
万行站在百宝斋门口,看着热闹围观的人群,心中大喜,流光扇作为今天的重头戏已经被摆到了店铺正中间,供众人观赏,扇骨用的是檀香木,扇面薄如蝉翼,巧夺天工,随着阳光移动,扇面上的颜色交错,光彩交织,在阳光下散发着迷人的光晕,各种赞赏溢美之词不绝于耳,听的万行喜不自胜。
眼见桃花会很快就到,黎书将愿意来百宝斋的扇娘都集中在了后院,继续制作桃花扇,而庄子,则由那些蚕农继续打理,所出的蚕丝都供给百宝斋。
流光扇面向的客人多是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走的是高端路线,所以黎书采取的是预售的方式,由客人先付钱订货,然后再出扇子。
桃花会在即,桃花扇依然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一大早开始,买扇子的队伍就从百宝斋的门口一直排到了扇子街的入口处。
黎书在二楼边喝着茶,边看着楼下忙忙碌碌,今天是她跟薛程君约好的时间,她目光看向远处,前面人头攒动。
过了会儿从远处过果然来了一群衣着华丽之人,其中一人,正是礼部侍郎柳成明的夫人乔锦,黎书微微一笑,悠悠呷了口茶,她今天等的就是她。
“让一让。”
一个身宽体胖的嬷嬷冲了进来,为后面的一位夫人开了道,夫人进来后,后面跟着的还有几个同样衣着华丽的夫人和小姐。
前面的夫人长脸尖下巴,一双眼睛斜斜上挑,多了一丝凌厉之色,正是乔锦,她仰头挺胸,环顾一圈,对嬷嬷道:“去喊掌柜的来。”
嬷嬷应声道:“是。”
眼下百宝斋正是人多的时候,那嬷嬷也不怕是否会扰了其他人,直接气势汹汹的走到柳三娘的面前,问:“你们掌柜呢?”
声音尖细,引的旁人都观望过来,柳三娘也是见惯了场面的人,便上前询问怎么回事。
乔锦扭着腰走了过去,问:“你是这儿的掌柜?”语气大有一股挑衅的味道。
万行正在后院准备出扇的事儿,柳三娘见她穿着打扮不俗,也不敢轻易得罪,问:“这位夫人可有什么事?”
“你家的扇子都是蚕丝扇?”夫人声音拔高,排队买扇子的人一听原来是为扇子而来,都竖耳听着她们的谈话。
“货真价实,绝不欺客。”这是百宝斋当初跟黎书定的规矩。
乔锦朝嬷嬷看了一眼,嬷嬷立刻将手里的扇子扔到了柳三娘的身上,“看看。”
柳三娘上下看了下,这才发现,这扇子虽然做工也很精致,花色配的也好,但不是百宝斋的,百宝斋的蚕丝扇,不管是品质,染色还是缠丝效果,在整个叶县都是屈指可数,于是道:
“这把扇子不是我家的。”
乔锦闻言,哼了一声,道:“我这扇子是从忠阳侯府夫人那买的,可别人说这是假的。”
忠阳侯府夫人上次确实从百宝斋拿了许多扇子过去,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侯府夫人并没有将扇子卖出去,而是全都赠送了出去。
乔锦虽然是礼部侍郎夫人,但生性孤僻,又爱占便宜,她不敢直接质问薛程君,只有来店里质问,又说是从侯府夫人手里买来的,就是想借机敲打一笔。
站在乔锦身后的一个穿深紫色袄裙的夫人是秘书省监齐大人家的得宠妾室孙落,她娘家正是叶县孙家,仗着孙家是叶县首富,这位姨娘也是不好招惹的主儿,
“既是假的,赔偿便是,有什么不敢承认的。”
又有一个夫人插嘴道:“就是,柳夫人可是礼部侍郎柳大人的夫人,什么世面没见过,会冤枉了你?”
“百宝斋有名气了,就不把客人放在眼里了。”
几位跟着乔锦来的夫人自然是为乔锦撑腰的,说话也是沆瀣一气。
柳三娘再看了一眼扇子,确实不是百宝斋的扇子,可此时几位夫人一致认为是百宝斋的,说话也越来越难听,于是便道,
“各位夫人,我百宝斋绝不会欺骗顾客,这扇子的确不是我家的。”
乔锦道:“你的意思是,侯府夫人给了我一把假扇子?”
柳三娘一愣,这样的话却是不敢说的,人家毕竟是侯府夫人,这样没有根据的污蔑可是要吃官司的。
“无论真假,总得论个理来,柳夫人这般为难人家一个妇人,岂不是失了体面?”
柳夫人抬头一看,说话的正是侯爷夫人薛程君。
当今太后七十大寿在即,上次薛程君拿过去的桃花扇被太后相中,大加赞赏,所以她一早便来了这,等着百宝斋的新扇子,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和黎书的约定。
“原来夫人在此。”
礼部侍郎虽然是从三品官员,但柳成明是今年刚升官,跟树大根深的侯府比起来还是差些距离,所以乍一看到贵客在此,柳夫人立刻收了刚才的气势,俯低了眉眼。
可薛程君并没有拆穿她的小把戏,当今太后爱收藏扇子,所以很多夫人都喜欢投其所好,乔锦有一个女儿,已经及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她看中了伯爵府家的公子,薛程君将假的扇子给了乔锦,再加上三言两语挑拨,说若是能求的太后的恩准,这婚事便大有可能,乔锦果然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