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书正在吃早饭,突然听见喜雪说了句,“小姐,老爷昨晚上去了常州。”
凝珠道:“不是说今天才走吗?怎么昨天晚上就走了?”
黎书执箸的手一顿,继续默默吃饭。
她这个父亲最擅长的就是逃避。
凝珠看了黎书一眼,对喜雪道:“食不言寝不语。”
昨天黎书从春满堂回来后,就变得沉默寡言,凝珠伺候她梳洗时,正好看见躺在床上的黎书泪光闪烁,她不知道黎书在春满堂发生了什么,不过,那是她第一次见到黎书露出这么脆弱的表情。
几人刚吃过,院里就突然多了个人,赵晴站在院中,看见黎书出来,道:
“找到了。”
黎书微微一笑。
她前几日让赵晴帮她打探消息,现下已经有了结果。
东三街,是一条长长的南北路,以前的这里铺子林立,各家各户,都经营着自家的小铺子,很热闹。
如今写着翠丝染坊大名的院墙从北往南,一直延续了二里远,都是染坊的天下。
两人一直往南走,终于到了一处院子的门前,赵晴道:
“姑娘,就是这。”
黎书轻轻敲门,过了一会儿,有声音传来,开门的是个年近五十的中年人。
他一看见黎书,先一惊,随后大喜,
“大小姐。”
黎书点头。
两人进了屋后,互相寒暄了一会儿,黎书问:
“王叔,你可知道蒋家名下的铺子现在都在谁的手里?”
蒋氏去世以后,黎书也生了病,张雪容不让她出府,她的新月阁被丫鬟婆子守的跟铁桶一般,虽然蒋氏在世时,她也跟黎书讲过蒋家铺子的情况,但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蒋家名下的铺子到底是什么情况,她还需要进一步了解。
王志远道:“大小姐,自从夫人去世以后,蒋家名下的铺子都换了新东家,大小姐的嫁妆里面,兴安酒楼,还有七里街的瑞安茶楼都给了晏府,不过,里面的掌柜还有伙计都换了。”
毕竟是蒋家名下的铺子,里面的人手也都是蒋家用了很多年的,对蒋家忠心耿耿,晏夫人肯定不相信他们,才来了个彻底大换血。
黎书问:“我母亲当初给晏府的嫁妆只有这些铺子吗?”
王志远道:“据我所知,当初夫人送给晏府的,只有这两家。”
铺子既然只有这两家,那其它的就是些金银珠宝,这个黎书知道。
“那其他铺子呢?”
“按理说,除了给晏府的,剩下的应该都还在姑娘名下,只不过,这铺子的事儿姑娘还得问常掌柜。”
常掌柜常年是蒋家的心腹,自然非比一般,他应该会知道蒋家的许多事。
黎书点头。
“王叔怎么又开了千丝坊?”
原先的千丝坊,位于东三街北边,王志远虽然是蒋家的管家,但蒋家并不限制自家下人做生意,反而非常鼓励,所以蒋家帮助王志远投资了一家染坊,名叫千丝坊。
而千丝坊是三里库重要的合作商。
因为三里库,千丝坊一跃而起,成为东三街最大的染坊。
只是后来,随着蒋家人都先后去世,三里库转让,千丝坊名下的三个掌柜,出现了意见分歧,其中一个自立门户,另外一个就是翠丝染坊的肖贵。
两人临走前还偷偷将银子转移,等王叔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
可王叔不愿放弃,又在南边开了家小铺子,取名也叫千丝坊。
王志远叹气,“千丝坊是我一辈子的心血,都怪我识人不清,那肖贵和严明都是宵小之徒,两人不止卷走了千丝坊的全部银子,那肖贵竟然还私自拿着染坊的地契跟晏府签了约,将它卖了。”
黎书想不到中间还有这事,可是她记得蒋氏说过,千丝坊要卖的话,必须有他们三人的印章才行,可见这肖贵定是偷了另外两人的印章盖了上去,可,这样也不对,
“既然是卖铺子,没有王叔的签字,这契约就不成立。”
王志远道:“这个我自然知道,可那肖贵模仿了我的字迹,且不说像不像的问题,人家晏家找了官府,已经将此事登记备案,一锤定音。”
黎书微微沉吟,又问:“那严明人在何处?”
王志远道:“他在七里街开了一家扇子铺,叫百日阁,现在是那里最大的扇子铺,不过此人阴险狡诈,还横行霸道,其他铺子都苦不堪言。”
又是一个跟朱吉一样的。
黎书问:“王叔没找过他吗?”
那严明做出这等事情,依王叔的性格,必不会就此罢休。
“自然找过,可官府不管。”
黎书疑惑,章大人是清官,怎么会不管?
王志远道:“那官府的梁大人,专横跋扈,表里为奸,每次我一去衙门,提起此事,他就叫差役把我轰走。”
如此一来二去,王志远渐渐失去耐心,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王叔可知道,翠丝染坊背后有几个老板?”
王志远想了想道:“应该只有晏家晏夫人一人。”
东三街又叫染坊一条街,当初千丝坊是那里的最大染坊,其他都是小染坊,晏夫人收走千丝坊之后,将附近的好些小染坊都收了,最后命名为翠丝染坊。
可是,晏家哪来这么多的钱?这东三街少说得有一二十家铺子,就靠她当初的嫁妆,也一下子买不了这么多吧?
“晏家收这些铺子花了多少钱?”
“哪里花的钱,好些一分钱没给,直接就将人家东家撵走了,铺子给砸的稀巴烂。”王志远语气愤然。
黎书惊讶,“难道没人去官府举报?”
“当然有人去,可去了就是死路一条。”
一开始有人去举报,可那人当晚就被发现死在了乱葬岗,人心惶惶之下,再也没人敢去官府了,这事最后又是不了了之。
那晏府不过顶着以前老将军的荣耀,什么时候有了这通天的本事?
黎书皱眉,随后突然想起陆征所说的,她一惊,难道是她?
平妃。
平妃是晏城的姑姑,晏府借着平妃的势力,做些伤天害理之事,也不足为奇。
只是,这平妃竟然势力这么大?连官府都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