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话他自然不会对何雨柱明说。
最后,贾建设实在受不了何雨柱的不断道谢,便随口说请他喝炖酒即可。
何雨柱当即承诺准备一桌好菜后离开,贾建设这才松了一口气。
面对何雨柱的感谢,贾建设毫无办法。
原本他还打算把请客的费用一起承担,但现在看来,何雨柱恐怕不会同意。
看来这件事还得让何雨水亲自找何雨柱谈谈。
等何雨水碰壁后,他再另想办法。
接下来的工作时间里,贾建设没遇到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继续看书直到下班。
下班后,贾建设径直回了家。
今天他没去接陈雪茹,毕竟她每天坐三轮车上下班并不辛苦,他偶尔去接一两次表示关心就够了。
若接得太频繁,让她形成依赖,自己怕是得累垮。
要知道,养成习惯其实很简单,只要持之以恒,每天固定时间重复某件事,二十余天就能成为习惯。
这有多可怕?多少人因习惯而误入歧途。
言归正传,今晚贾建设家只有他们两人,徐会真等人未到。
他特意准备了烛光晚餐,炖菜香气四溢,让陈雪茹感动得眼眶湿润。
贾建设心想,若不是陈雪茹怀孕,今晚定又是一场甜蜜时光。
晚饭后,两人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陈雪茹仍在织毛袜,贾建设对她为何突然喜欢上编织颇感好奇。
在他记忆中,陈雪茹一向是个娇气的大 ** ,虽不至于衣来伸手,但也几乎没干过粗活。
陈雪茹长大后却变得 ** 坚强,15岁便开始协助父亲经营绸缎庄,18岁时接管了掌柜的职位,将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条。
贾建设认为她虽不算女权主义者,但绝不像会织毛衣的女人。
贾建设将疑惑向陈雪茹提出,她轻笑回答:“从前的我或许不会做这些,但自从嫁给你,你不觉得我改变了很多吗?”她继续说,“曾经重视的事业如今已不再重要,现在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你和肚里的孩子。”
贾建设听完,默默注视着陈雪茹许久,心中满是感动……
清晨,贾建设用过早餐后便前往工厂。
照例,他坐在办公室内品茶阅报,时光悄然滑向九时。
忽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寂静。
进来的人是殷建锋。
“建锋,李厂长找我是有什么事吗?”贾建设微笑着询问。
在他看来,作为李民富的秘书,殷建锋此时出现必然是关于厂长的事情。
如果是私事,殷建锋不该擅离职守,这对新人来说可不是小事。
“贾哥,不是李厂长找您。”殷建锋摇了摇头回答。
“我来是想告诉你一件事,李厂长的妻子怀孕了。”
这是殷建锋刚得到的消息,他认为贾建设可能会感兴趣,于是借故前来告知。
“徐姐怀孕了?”贾建设略显惊异。
他对徐玉荷并不陌生,因多次拜访李家,知道她大约三十岁,留着短发,身材不高但气质温婉,与北方人的形象迥异。
初见时他曾感慨,徐玉荷比刘岚更美。
他不明白李民富的选择,难道他也像自己以前那样,不懂欣赏妻子之美?
事实证明,贾建设确实错了。
他原以为这对夫妻多年未育,或许是因为徐玉荷身体原因,李民富才另寻他人。
然而,殷建锋带来的消息 ** 了他的猜测,令他大吃一惊。
殷建锋点头确认:“是的,今天李厂长特别开心,我好奇就问了下,他就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我觉得这个消息对您可能有用,就赶忙过来告诉您。”
“既然如此,这事应该没错。”贾建设微微颔首。
沉吟片刻,他对仍站着的殷建锋说道:“建锋,多谢你特意跑来告诉我这件事,我记下了。”
随后,他笑着补充道:“你现在还是先回去吧,免得李厂长找你有什么急事,反倒找不到人。”
殷建锋听闻贾建设的叮嘱,心中感激,但随后提及李厂长可能找他时,神色顿时严肃起来。
待贾建设说完,他连忙告辞,转身快步离去。
殷建锋走后,贾建设决定立即带上礼品,前往李民富家中拜访。
他之所以急着行动,一是因为徐玉荷好不容易怀孕,李民富必定十分看重,他早晚会送礼,而成为第一个登门祝贺的人会更显诚意;二是当前多数人上班不在家,这样他可以两手提满礼品而不被旁人看见。
李民富所在的楼里住的都是级别较高的领导,若他知道有人专程给他送礼却不顺带分给其他人,难免会引起议论。
因此,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麻烦,他选择在工作时间送礼。
关于送礼一事,大家无需担心会被举报。
在当下,这并非异常行为。
只有到了后来的大探索时期,送礼和收礼的行为才会面临风险,那时才需要格外小心。
贾建设想起昨日李民富给予何雨水的重要职位,正好借此机会回报恩情。
他此次准备的礼品在当前时期显得颇为珍贵。
他打开大号帆布包,从中取出在鸽子市购买的九斤腊肉、一公斤奶粉、十个五百克的午餐肉罐头以及两斤水果。
这些物品的价值自不必多言,单是那罐奶粉的价格便令人惊叹。
即便以李民富的地位,想要获取这样一罐奶粉也绝非易事,非因缺钱,而是缺乏购买凭证。
所以,在这个时代,“钱不是万能的”这句话绝非戏言。
贾建设瞥了一眼手表,已过十点,他不愿再拖延,背起鼓胀的帆布包便往外走。
贾建设站在李民富家楼下,这栋五层高的家属楼由轧钢厂与其他几家单位共建,专供领导居住,共有十几单元,住着上百户干部家庭。
在那个年代,楼房可不是普通人能住得起的。
就像四合院,在未来可能是价值连城的存在,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但那是未来的价值。
如今,这样的院子不过是普通职工的寻常住所罢了。
比如,某个四合院里上百号人共用一个厕所,你能想象那种拥挤杂乱的画面吗?至于洗澡,这种院子里根本谈不上什么浴室。
夏天,男人们穿着短裤直接用院里的水龙头冲凉;冬天则嫌麻烦,大多只是简单擦拭,偶尔才全身清洗一次。
而女性呢,无论冬夏,都是在屋内打水自行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露天厨房,以及因墙壁薄而常被邻居听见谈话的尴尬。
总之,这样的院子不过是普通工人的居所。
稍微好一些的是那种属于普通小领导的 ** 小院,外面有个几平方米的小院子,房屋呈长条形直通到底,厨房是露天的,厕所由十几户人家共同使用,但至少能做到独门独户,隐私性稍强些。
最后说说楼房,那就完全不同了。
在这个时代,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人才能享受住楼房的待遇。
常见的户型包括:
- 独单:一室一厅,带单独卫生间,但厨房需公用。
- 偏单:两室一厅,有单独厨房和卫生间。
- 特房:三室一厅,有 ** 厨房、卫生间及阳台。
(以上仅列举部分,具体层级可自行查询,不宜过多赘述。
)
因此,能住进楼房不仅是生活便利的体现,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别人只要知道你家住楼房,便会立刻明白你家背景不凡。
李民富家住在三楼,贾建设气喘吁吁地来到他家门口。
放下肩上的包,调整了呼吸后,贾建设用力敲了几下门。
过了一会儿,李民富的妻子徐玉荷打开门,见到是贾建设,立刻热情地将他迎入家中。
徐玉荷对贾建设如此热情,不仅因为丈夫常夸他,更因每次来访,他表现都十分出色,让她对他印象极好。
但仅凭表现好还不足以让她如此热忱,关键在于每次贾建设都会带来各种零食。
自幼喜爱零食的徐玉荷,在嫁给李民富后,因条件限制,已许久未尝这般滋味。
起初,面对贾建设送来的零食,她虽觉不安,但在他的坚持和自己强烈的食欲驱使下,还是收下了。
自此之后,贾建设每次到访,总会带上新零食,渐渐地,她也不再抗拒,对他的好感愈发深厚。
贾建设被请至客厅坐下,待徐玉荷端茶离去,他从帆布包中取出礼物,摆满半张茶几。
片刻后,徐玉荷端茶返回,一眼看见桌上之物,不禁惊讶出声:
“建设,你带这么多东西来干吗?”
那一堆物品让她颇感震撼——水果、肉罐头、腊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铁皮罐,看起来像是奶粉,这在当前情况下堪称重礼。
她正为孩子的口粮发愁,若丈夫买不到奶粉票,她只能厚着脸皮向父母求助。
而贾建设若真送来的是奶粉,无疑解决了她的难题。
想到这里,她心中充满感激。
徐玉荷顾不上客套,几步来到贾建设面前,急切地指着那罐奶粉问:“建设,这是奶粉吗?”她心里默念着,一定要是。
贾建设笑着回答:“徐姐,是奶粉。
听说你怀孕后,我觉得你可能会需要。
我之前采购食堂物资时,刚好收到一罐,就顺手带来了。”他故意这样说,毕竟只有一罐奶粉,这种稀缺品还是少提为妙,否则难以解释来源。
此时的奶粉实属珍贵,普通家庭生孩子若无母乳,大多喂米汤。
稍富裕些的家庭会给孩子喝“麦乳精”,虽然对婴儿肠胃不利,但总比米汤强。
而奶粉只有极少数人能拿到手,且不容易获取。
贾建设决定不再拿出第二罐,直接用无意中得到的说法堵住后续可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