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无需再频繁往返派出所,只需静候范金友等人的判决即可。
事情进展如此迅速出乎意料。
原以为今日前来不过试探口风或获取些许消息,却没想到短短数日,派出所便给出了结论。
这令他既欢喜又困惑。
在他看来,正常案件至少需十余日乃至半月才会有结果。
从前他也常看法律类节目,其中案件取证少则一两个月,多则数年甚至更久。
因此对这般快速结案感到迷茫,难道是自己的认知偏差?
抑或这个时代的工作效率远胜未来?
又‘岚天’4563?48?7:70或许是因为他的案件过于简单?思索片刻依旧未能理解,但他决定不再纠结,毕竟于他而言这是好事。
两天后,杨政民忽然造访贾建设家,以任务为由将他带上一辆吉普车。
贾建设一见驾驶座上的宋强国,便猜到此行目的地是大领导家。
起初,他以为大领导又要设宴,任务便是让他负责掌勺。
然而途中,他察觉气氛异常,但杨政民始终面无表情未发一言,他也因此按捺住心中的疑问。
五十分钟后,吉普车抵达大领导家门前,陈秘书今日的表现与前两次截然不同,此刻正立于门口等候。
贾建设下车后虽对陈秘书较为熟稔,但仍知分寸未多问一句,直至杨政民入内。
接着,陈秘书领着他往厨房走去,一路上默默无语。
进厨房后,她仅简短叮嘱几句便转身离去。
面对如此气氛,尽管贾建设满腹疑窦,却懒得深究。
身为轧钢厂万人食堂主任,在旁人眼中已属高位,但相较杨政民与陈秘书手中的权力,他的职位实则微不足道。
因此,对于能令二人神色凝重之事,他选择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插手。
贾建设走到长桌旁,将帆布包里的零食悉数摆上桌面。
他知道即将拜访领导家,事先已有所准备,但上次带来的泡菜想必大领导尚未吃完,所以他并未重复。
毕竟无论礼品多么罕见珍贵,若频繁赠送,收礼者难免习以为常。
于是,无论是献给夫人的小食,还是呈给领导的物品,他都严格控制数量。
这种方式既突显礼物的独特性,又能让人在享用完后第一时间联想到他。
摆放妥当后,他坐于灶台边等待开饭指令。
夫人很快来到厨房,今日言语依旧稀少。
除了简单感谢贾建设带来的零食,她通知可以开始做饭后便带着零食离开了。
既然早已决定不过问的贾建设也未多言,待夫人离去,他立刻挽起袖子准备动手。
桌上摆满了准备好的食材,贾建设判断今日用餐人数不少。
排骨约有两三斤,那一整块五花肉怕是不低于五斤,再加上其他如鱼之类的配菜,足以看出这一餐颇为丰盛。
如此讲究的饭菜,显然今天的大领导宴请之人身份非同一般。
当下,外界多数人饮食简陋,粮食短缺严重。
两个月前,轧钢厂的几位高层在食堂用餐时便已开始发放粮票,仅这一点便可窥见外部形势之严峻。
若非近期供应大幅削减,情况或许不至于如此恶劣。
如今,即便是最低配给也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老少皆感饥饿难耐。
在此情形下,不得不另寻他法,但以粮换粮的成本实在高昂。
没有粮票,即便想要购买粮食也是天方夜谭。
普通人家连基本口粮都难以维系,更别说肉食了。
桌上这些肉类若拿至街市,虽不会有人贸然抢夺,但难免招致无数羡慕的目光。
叹息之余,贾建设收起杂念,迅速处理起这批珍贵食材。
一个多小时后,当最后一道菜被端走,他擦了把汗坐下休息。
正值炎夏,汗水浸湿全身,加之之前忧虑粮荒的心绪,他打算中午烤些红薯充饥。
毕竟平日生活无忧,偶尔尝鲜亦是一种享受,相较那些连粗粮都难填饱肚子的人,自己已是幸运。
吃完烤红薯,大约过了一小时,贾建设并未接到大领导召唤,而是由杨政民带领离开了大领导家。
杨政民的表情凝重,显然事情并不寻常。
尽管如此,贾建设依旧选择沉默,未对眼前的局面多加追问。
杨政民没有将他送回,而是直接带至轧钢厂。
步入厂区,贾建设随杨政民走向会议室,随后见到杨政民吩咐鲁国华通知主任级以上的人员前来开会……
*
贾建设坐在会议室角落,时间已过半小时,这期间众人陆续到场,仅剩少数几人未来。
“建设,跟我来一下。”李民富的声音传来,贾建设起身循声望去,见李民富已在门口招手示意。
两人离开会议室,在门外寻得无人之地,李民富随即发问:“建设,听说杨厂长召 ** 议前,你是和他一同从厂外回来的?”
李民富对此毫无预兆,消息的突兀令他心生疑惑。
在会议室询问两位副厂长后仍无头绪,他的情绪由最初的不解转为不安。
在不安驱使下,他又连续询问数位主任,却依旧无人知情,这更加剧了他的忧虑。
正当他打算放弃时,三车间主任提及曾目睹贾建设与杨政民同车而来的细节。
此信息让李民富喜出望外,立即召来贾建设询问。
“没错,我和杨厂长刚从外面回来。”贾建设点头回应,尽管不明李民富为何问及此事,但他觉得无需隐瞒。
“你知道杨厂长召 ** 议的原因吗?”李民富急切追问。
“不清楚。”贾建设摇头回答后,便详细解释起来。
“李厂长,我只是陪杨厂长去一位领导家做饭,一直都在厨房帮忙。”
“途中他没和我说什么,所以我不知道具体原因。”
目前情况就是这样,除却隐瞒与高层的关系外,其余皆为事实。
“这样啊,没事儿了,咱们进去吧。”李民富略显失落,他认为贾建设不会在这种事上撒谎。
眼看开会时间临近,他只好暂时搁置疑问。
两人前后步入会议室,贾建设归位后刚与几位熟识的主任寒暄几句,杨政民便入内。
众人见老大发声,先前窃窃私语的立刻安静下来。
原本嘈杂的会议室瞬间寂静无声。
杨政民满意地点头,随即宣布会议开始。
这场会议持续近两小时才结束,期间多由杨政民独自阐述,其他人或倾听或记录要点。
直到最后15分钟,他才询问大家意见,但是否采纳并未明确表态。
散会后,贾建设大致整理了会议要点。
此次轧钢厂接到一项重要任务:紧急生产一种特殊钢材,并将成品送往旧疆某地。
至于是否仅有轧钢厂承担此任务,杨政民未予说明;目的地仅提及旧疆省内某处,具 ** 置保密;需求量亦未透露。
唯一公开的信息是运送途中会有不明数量的士兵随行指引,且所有人需服从指挥。
鉴于保密等级、时间紧迫及目的地为旧疆,贾建设推测此任务极可能涉及某种关键武器。
但这也仅是推测,或许另有隐情。
会议结束,杨政民带着李民富回办公室商议。
杨政民将所有任务细节告知李民富。
他深知,尽管自己是轧钢厂班长,平日里言出必行,但在厂内仍受多方势力牵制。
其中,他最忌惮李民富,不仅因其能力出众,更因李背后的岳父。
轧钢厂突然接到重要任务,杨政民决定与李民富联手,确保任务完成。
若隐瞒不报,以李民富的背景,消息难免泄露。
既如此,不如让李民富参与,共享成果。
“老李,情况你也清楚,这次运送的正副队长人选,你有合适的人选吗?”杨政民问。
“三十辆大卡车的队伍,人选可不能马虎。”李民富对杨政 ** 动提及此事颇为满意。
他已心中有人选,但需等杨政民先提人选再作回应。
他知道,杨政民名义上让推荐两人,实则只认可一人,正副之分取决于双方讨论结果。
“是啊,这么大的车队,这么关键的任务,随意不得。”杨政民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否则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
“确实。”李民富点头,“杨厂长,您也不能只让我推荐,您那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人选……”杨政民托腮思索片刻,笑道,“老李,你觉得贾建设如何?”
“贾建设?”李民富微皱眉头,不解杨政民为何舍近求远,特意推荐自己的亲信贾建设。
这老狐狸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老李,你有何看法?\" 杨政民笑容满面地问道。
\"我认为贾建设也十分合适。” 李民富虽被杨政民打断沉思却未动怒,思索后他认可了这一提议。
既然你也觉得可行,那么此次运输任务的队长便由贾建设担当。” 杨政民果断拍板定案。
两位老者又闲谈几句,李民富借故有事先行离开。
独留杨政民时,他凝视着李民富方才所坐之处陷入沉思。
起初得知此任务,他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贾建设。
作为食堂主任,他处事冷静,应对各类事务游刃有余,无疑是带队的最佳人选。
尽管贾建设名义上属于李民富一派,但因高层关系密切,也可视为自己阵营之人。
对于任命贾建设为队长一事,他本有所顾虑。
但在征询上级意见后,便决心让贾建设担此重任。
唯独贾建设年纪稍轻令他忧心,看来需为他寻一位得力副手协助。
贾建设刚在食堂办公室稍作停留,殷建锋便告知李民富有事相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