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许大茂心中一震,莫非秦京茹是贾建设的女人?
可又不像,若真是,为何还要帮自己晋升?
\"你不必多想,我和她并无男女关系,只是受人之托罢了,就问你答不答应吧。”贾建设不愿让许大茂多虑,直截了当地说道。
一边是官职,一边是女人,还需考虑?
\"好,贾主任,我保证今后不再找秦京茹,副科长的事,还请您多多费心。”
许大茂显然瞄准的是官职,秦京茹不过是他的目标而已,两人并无感情。
再说,只要当上副科长,他还愁找不到漂亮的女人?
“这几日留意厂里的公告栏吧,今天喝得不少,我先告辞了。”
事情办完,贾建设也无意久留,何雨水还在等他。
“贾主任慢走。”
许大茂一直将贾建设送到后院,才返回酒桌。
阎埠贵从贾建设提到副科长时起,就开始深思。
看来他对贾建设的实力还是有所轻视。
不行,他得想办法修补二人的关系,贾建设是如此重要的人物,若就此失去实在可惜。
接下来几天,贾建设过着单位和家两点一线的生活。
许大茂的事昨日已办妥,李民富答应了,但要等到下周一在厂内公告。
前天找李民富时,他还听到了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
当下正值青黄不接之时,物资愈发紧缺,粮票即将再次细化。
细化后,粗粮分为粗粮票和粗细粮票。
比如玉米面这类加工粗粮归入粗细粮,而土豆、红薯这类未加工农产品仍属粗粮。
这变化非同小可,供应粮本就不够吃,细分后各家各户的粮食供应无疑更加紧张。
要知道,这些未加工的作物含水量很高。
分配后,每人每月供应量不变,只是比例调整。
一斤红薯与一斤红薯粉的差距,即便不是傻子也能算明白。
当时人本来就食不饱腹,如今粗粮细分,红薯这类未加工粗粮比例必然最高。
其他粮食比例自然减少,无疑更难吃饱。
李民富告知贾建设并非让他趁着新政策未实施前换粮。
贾建设能力出众,即便分配后,也绝不会缺粮。
他这样做,实则是为收买人心。
他本人虽不缺粮,但手下未必如此。
不可轻视小恩小惠,给予足够多时,手下自会拥护。
贾建设自然明白李民富的意图,昨日便当面致谢。
此事刻不容缓,昨晚已告知徐会真和秦淮茹,催促铺子里的人尽快行动。
食堂也不能忽视,次日一到岗便将何雨柱召至办公室,嘱咐其通知众人。
他特意叮嘱,获知消息者不得外传,且需迅速行动,将家中粗粮票换成玉米面等干粮,以免政策实施后措手不及。
具体能换多少,他也不确定。
毕竟谁家的月供粮不早早兑换完毕,哪还有多余?依他判断,此事知晓者必多,消息一两天内便会传开。
午后,贾建设即刻归家,准备换粮。
虽有倚仗,但他深知此事重要,仍需表现得如常。
何雨柱同样午休后赶回,家中虽稍显宽裕,但生活依旧不易,多些粮食总是好的。
更何况,旁人可换可不换,聋老太太与一大爷却必须帮助。
回家后,他急切翻找粮本及剩余粮票,随即前往聋老太太家,说明来意后,她也焦急万分。
原来她悄悄囤了不少粮票,本欲应急换钱,现只得托付何雨柱代为兑换。
此时,易中海匆匆赶来,正巧见到聋老太太交出粮本,顿时明白原委。”一大爷,你也听说了?”何雨柱惊讶于易中海的知情。”嗯,别多说,赶紧去兑换吧,恐怕时间不多了。”
易中海没多解释,眼下要紧的是趁着消息传开前赶紧去换粮食。
“老太太,出大事了。”刘海中进来时看到易中海和何雨柱在场,顿时愣住。
他上午才听说消息,本想借此机会讨好聋老太太,谁知竟被人抢先一步。
“你们也知道了?”刘海中不甘心地问。
“嗯,刚知道。”何雨柱点头,怎么这么多人知道?是不是已经通知了?
“还愣着干什么?走!”易中海说完便走。
何雨柱和刘海中对视一眼,急忙追上。
管他人知不知,此刻先顾自己要紧。
此时知道的人不多,易中海因今年要升八级工,这是轧钢厂的宝贝,被通知也在情理之中。
刘海中是六级钳工兼小组长,也被车间主任叫来。
何雨柱有贾建设撑腰,自然知情。
三人赶往最近的供销社,不少知情者已行动。
若今天不去换,明日肯定来不及。
明天供销社的人就会提前把每日定量换完,谁没有亲戚朋友?
贾建设找蔡全无换粮,他是粮店主任的妹夫,这事轻而易举。
蔡全无带贾建设到粮店见媳妇,她现在是小领导,正维持秩序。
蔡全无媳妇见到丈夫,示意他。
蔡全无明白,直奔后院仓库,给门卫半包烟后顺利进入。
门卫怎会不认识蔡全无?这是主任的妹夫,帮个小忙无妨。
再说蔡全无媳妇一直对他客气,从不指手画脚,他也愿意帮忙。
二人等一会儿,媳妇出来拿走贾建设的粮本和粮票离开。
很快,粗粮换好,全是上好的玉米面。
贾建设向蔡全无打过招呼后便直接返回。
并非他不懂礼数,而是对于蔡全无,他只需心中铭记即可,若言辞道谢反倒显得疏远。
事实上,贾建设确实深知蔡全无的性格。
见到对方不拘小节,他满心欢喜地站在妻子身旁。
贾建设曾对蔡全无有大恩,如今他能够升任经理、娶妻生子,全靠贾建设的提携。
能够回报贾建设,令他倍感欣慰。
待贾建设推着装满麻袋的自行车出门时,发现粮店门口已排起长队。
远处更多人带着袋子赶来,显然消息已广泛传播。
此时人潮拥挤,粮店入口几乎被堵死,恐怕他们今日无 ** 常营业,否则可能引发混乱。
不过粮店情况尚好,粮食储备充足。
相比之下,其他供销社就麻烦多了,仓库里的存粮恐怕很快会被抢购一空,之后再来的人势必空手而归。
这样的情况不仅限于少数几个售货点,整个燕京都如此。
贾建设顾不上这些,能通过蔡全无的关系买到粮食就算幸运。
他必须尽快回家,否则许多人将买不到粮食,这可能造成混乱。
安全至上,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
聋老太太十分焦急,这可是她赖以生存的口粮。
何雨柱他们刚走,她便赶至一大爷家等候。
当看到何雨柱与易中海背着粮食归来时,她和一大妈才松了口气。
“老太太,您瞧,我不是说了没事嘛,老易和傻柱一起行动,哪会有问题?”一大妈见丈夫与傻柱回来,笑着说道,其实她刚才也很担忧。
“我怎么会不放心,有我孙子出马,还能出什么事?”聋老太太开怀大笑,连仅剩的几颗牙齿都露了出来。
“老太太,您急什么,难道怕我把您的粮食私吞了吗?”何雨柱一如既往地口无遮拦。
“你说什么?”
“我是说,您看,全是上好的玉米面。”何雨柱无奈地说,对于老太太这一招,他毫无办法。
何雨柱打开麻袋,老太太和一位大妈围了上来。
果然是优质的玉米面,比她们平日换的好得多,老太太愈发高兴。
“老易,你换的面怎么样?”大妈期待地问。
“多亏了傻柱,他居然认识供销社的人。
这次换来的玉米面质量很高。”易中海也检查了袋中的玉米面,确实很好。
“傻柱,你还认识供销社的人?”大妈感到惊讶。
“不是的,是他认识建设,我只是借了他的光。”
实际上,这位供销社的人是陈雪茹的远亲,曾因事求助于贾建设,那时何雨柱也在场,于是相识。
这次换粮时,何雨柱认出了他,得到他的帮助,他们才能迅速返回并获得优质玉米面。
何雨柱说完便带玉米面送老太太回屋。
贾建设载着一袋粮食回到家,粗粮随意放在客厅通道,直奔里屋查看陈雪茹。
一进门就见那个总是惹事的小子又在捣乱,似乎察觉到他的到来,仍目不转睛地盯着他,那模样显得格外可气。
贾建设怒从中来,立刻瞪了这小子一眼。
自从有了儿子,陈雪茹对他冷淡,秦淮茹和徐会真也都围着孩子转,这令他心中郁结,悔不该那么早要孩子。
被瞪了一眼的小子愣了一下后开始嚎哭。
贾建设松了口气,舒服地坐下沙发。
陈雪茹先瞪了他一眼,然后哄着孩子安静下来。
她说道:“你这么大个人了,还在意这些,也不害臊。”
贾建设认为女人产后最具魅力,不仅身材变化,更有一股母性光辉。
尤其是陈雪茹这般美女,那种韵味让他心神荡漾。
“你不理我,我就去找别人了,看你怎么应付。”
贾建设迅速移开目光,不再盯着陈雪茹。
“哼,我会怕?”陈雪茹轻哼一声,“不理你,你不会去找徐会真?她不是想要孩子吗?那你们赶紧努力啊。”
现在这小家伙天天折腾得她筋疲力尽,哪有闲心管别人的事?
“行了吧,你没瞧徐会真跟你一样,来了就围着这小 ** 转。”
“真是没地位了,不如我一个人搬去四合院住,把地方给你们腾出来算了。”
贾建设语气略显酸涩,懊悔不已,他怎知陈雪茹生完孩子后,自己的地位会一落千丈。
“要不你把秦姐收了吧。”陈雪茹思索片刻,突然冒出一句。
“没发烧吧?”贾建设摸了摸陈雪茹的额头。
啪。
“你才发烧呢,我说真的。”陈雪茹推开贾建设的手。
“没发烧你胡说什么?”贾建设表面镇定,内心却慌乱得很。
“我说真的,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陈雪茹严肃地说。
“你什么意思?说清楚。”
“我早看出秦姐喜欢你。”陈雪茹语气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