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哪懂怎么教育孩子,每天都忙得团团转,都是他们自己懂事。”梁拉娣笑着摆摆手说。
被夸的孩子让梁拉娣感到由衷的喜悦,想起独自抚养孩子的艰辛岁月,她不禁感慨万千。
贾文杰听见妈妈夸别人,立刻站起来,生怕陈雪茹被抢走,急忙跑到她身边,不断喊着“妈妈抱”。
四岁的孩子虽然还不太懂事,但已经能分辨出好坏,懂得争取关注。
不过,他终究还是个孩子,尚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
只能说,无论年纪大小,人都有竞争的本能。
众女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家伙,直到陈雪茹将贾文杰抱起,他才渐渐安静下来。
没过多久,老爷子也来了。
看着满屋的莺莺燕燕,老爷子非但没因贾建设娶这么多妻妾生气,反而满心自豪。
他觉得干孙子确实了不起,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老爷子年事已高,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孙满堂。
如今突然多了这么多孙媳和重孙,他的梦想仿佛一夜成真,怎会不欢喜?
“老爷子来啦,快请坐。”陈雪茹忙放下孩子起身迎接,又将儿子递过去,“曾爷爷正找您呢。”
“好、好!”老爷子笑着接过孩子,仔细端详后摸摸小家伙的头,“文杰想不想曾爷爷啊?”
“想了。”贾文杰乖乖点头,惹得老爷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时,老三鸿江也凑热闹般跑过来,拽着贾文杰的衣角。
显然觉得曾爷爷只能抱自己,急得直嚷嚷。
陈雪茹连忙抱回自己的孩子,老爷子笑着哄住了老三,场面才恢复平静。
陈雪茹心疼儿子被拉扯,却不好多说,只轻声嘀咕:“到底是亲骨肉,谁家孩子不疼?”
众人忽然注意到,文杰和鸿江长得确实很像,一个胖些,一个瘦些,五官神态却极为相似。
细细比较下来,竟发现建设的其他孩子也都有几分相似之处。
“你们是不是闲得发慌?”贾建设调侃道,“孩子们像我就够了,还管他们像谁?”
“哼,你们听听,这就是优越感!”秦淮茹掩嘴偷笑,其他女子虽羞红了脸,但也忍不住轻啐了他一口。
这个男人脸皮挺厚的,这种话居然也说得出口。
在这屋子里,最不自在的非秦京茹莫属。
如今,这家里能算作外人的,只剩她一人。
这里的其他女人都是贾建设的女人,而她只是个小姨子。
她早已暗暗倾心于贾建设多年,却始终鼓不起勇气表白。
俗话说得好,小姨子的半边心,是给姐夫的。
她长得不算差,还经常与贾建设碰面,本该占尽地利人和,可她就是害怕被拒绝,迟迟未采取行动。
看着别人欢声笑语,秦京茹感到格外孤单。
“早叫你主动来着,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秦淮茹注意到妹妹的神情,轻声责备道。
“姐,我……”秦京茹羞红了脸,低头不语。
“行了,年后再说吧。
等年后我和雪茹、会真商量下,帮你找个机会。”秦淮茹叹了口气,“这次帮你就这一次,要是你还犹豫,以后我们就不插手了。”
虽然秦淮茹、陈雪茹、徐会真心里并非毫无芥蒂,但她们早已习惯这样的局面。
毕竟,贾建设也不是完全的错。
其实,这个男人心地还算柔软,多数时候都是女人主动的,他也只是不好意思拒绝罢了。
当然,男人没有不 ** 的,说贾建设一点错没有,那是骗自己。
可既然她们深陷其中,又能如何?除了接受,别无选择。
不过,这并不代表贾建设可以随心所欲地找女人。
他曾承诺过,不会再随便招惹异性,若有真心,必先告知她们,经全体同意后才考虑下一步。
这些年,他确实遵守了诺言,没有再接触别的女人。
即便如此,目前的情况已让他有些吃力,实在不想再增添新的关系。
忽然,老爷子开口问:“建设,你想到 ** 发展吗?”
此言一出,原本喧闹的客厅瞬间安静下来。
“老爷子,您这话啥意思?”贾建设愣了一下,随即急切地追问。
“是这样的,我正好有个老友的儿子,近期要带团去香江处理事务。”
“你不是一直发愁给她们正式身份的事吗?我想着香江那边至今还未禁绝一夫多妻制。
“我就想着找个契机,让你带着她们一起去香江,把手续办妥。”
“之前一直没合适的时机,这次恰巧我那位老友的儿子带队前往,你要是同意,我就跟他提一下。”
老爷子笑着将事情娓娓道来。
说起来,近年来想要去香江变得愈发困难,普通人想去几乎不可能。
为了贾建设的事,老爷子可没少操心,找了好多老战友帮忙。
这次刚好老友的儿子要带队过去办事,昨天派人告知老爷子。
于是今天老爷子就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贾建设。
除了陈雪茹外,其他女子都惊喜地瞥了老爷子一眼,很快又满怀期待地看着贾建设。
虽然她们和贾建设事先已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不会有正式名分。
但如今有机会获得正式身份,她们自然十分兴奋。
毕竟之前那种情况是无奈之举,而现在能改变,谁会拒绝呢?
贾建设也猛地拍了下脑袋,怎么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他之前还打算等到全面开放时,找个允许一夫多妻的国家给这些女子一个名分。
却忘了此时的香江,恰好实行的就是这种制度。
也不能怪贾建设,毕竟穿越这么多年,他对重要事情才刻意加强记忆,谁没事会记得这些琐事。
再者,就算不是穿越者,许多人也不会留意到这类细节。
经老爷子一提醒,他立刻想起这件事。
以前看港剧时,他还专门查询过香江的一夫多妻制。
在1969年7月18日之前,香江一直遵循满国律例,实施的是一妻多妾制。
实际上去登记结婚的女性都是以妻子的身份存在,没有妻妾之分。
之所以提到妻妾之分,主要是因为现在的香江人大多保留旧观念,人为地区分谁是妻谁是妾。
确实,一个男人娶的第一个女人称为妻,之后的则是妾。
若这些女子同嫁一人,且出自富裕之家,旁人通常会以敬称相待,如“太太”或“夫人”,按顺序称作大太太、二太太等。
若是普通家庭,则没有特别称呼,她们与寻常妻子无异,人们也不会另眼相看,直接以女子的名字称呼即可。
想到这里,贾建设满怀感激地望向老爷子。
他知道,这件事必然耗费了老爷子不少心血。
在这个年代,前往香江实属不易。
除了偷偷游泳过去,几乎别无他法。
当时东广省有许多人冒险 ** 香江谋生,被称为“逃江者”。
“哦,还有一件事,这次最多只能带三人,你们得商量好谁先走。”
“儿媳们不用着急,这次没去成的,下次再安排。”
“只要我还在,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老爷子忽然想起人数限制,急忙笑着安抚孙媳妇们。
无论如何,他都不愿因此事导致家中不和,这与他的初衷相悖。
“老爷子放心,我们不是小孩子,不会为这事争执。”
作为长媳,陈雪茹首先表态。
她心中已对谁先去有了些想法。
虽然最后由贾建设决定,但她身为长媳,希望能确保贾建设公平对待。
“老爷子请放心,我们不会闹腾的。”
“我不急。”
其余几位女子也表明态度。
“老爷子放心,这事交给我处理就行。
具体出发时间是什么时候?”
“若时间紧迫,我得提前准备。”贾建设说道。
“出发日期是正月初十,但名单最晚初五就得给我,那边办手续也需要时间。”经过一番思索,老爷子告诉了贾建设具体的日期。
初三之前,我一定把名单交给您。”
这段对话后,此事看似告一段落。
但实际上,众人内心仍对此念念不忘。
这关乎名分,谁能不重视?
“呃……”
秦淮茹忽然感到不适,赶紧捂嘴跑到院子里。
贾建设叮嘱大家稍等,便追了出去,陈雪茹也紧随其后。
其余女子虽担忧,但因人数过多怕引起注意,只好留在客厅等候。
秦淮茹来到树荫下一阵干呕,贾建设站在身后轻拍她的背。
陈雪茹递上一杯温水,静静站在一旁,满是关怀地看着她。
要说陈雪茹与谁最亲近,当然是秦淮茹。
为何不是徐会真?仍是竞争关系使然。
这让陈雪茹对徐会真的情感掺杂了些复杂情绪,不及对秦淮茹那般纯粹。
不过两人间的关系也相差无几,仅是一线之差。
老爷子也出来观瞧,但他并未靠近,只在远处观望。
看来他又将迎来一位曾孙,这让他十分喜悦。
然而此刻,他知道贸然上前不太妥当,只能远远注视。
秦淮茹干呕许久,却未吐出东西。
贾建设一直轻柔地拍着她的背,满是关切。
秦淮茹明白,自己又怀孕了。
凭经验判断,此事几乎板上钉钉。
她算了算日期,例假迟迟未来,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想。
“淮茹,你是不是……”陈雪茹察觉些许端倪,但语气依旧谨慎。
“应该吧,我算了一下,这个月晚了半个月。”秦淮茹虽已为人母多年,但在贾建设面前谈及此事仍有些害羞。
“嗯,应该没错,过几天去医院检查确认一下。”
想到即将迎来新生命,贾建设亲昵地捏了捏秦淮茹的脸。
“啪!”
“在外面呢,你也太不顾场合了吧!”
秦淮茹一脸不悦,挥手拨开贾建设的手,拉着陈雪茹往屋里走。
老爷子此时走近,拍拍贾建设的肩,竖起大拇指,笑道:“好小子,干得漂亮,像我!”
傍晚很快来临,因人数众多,下午贾建设将客厅也布置妥当,摆上大圆桌。
孩子们围桌而坐,几位不饮酒的女性主动帮忙照看。
其余人则在餐厅落座,只待贾建设这位大厨入席。
贾建设端着最后一道菜坐下,身旁分别是陈雪茹和徐会真。
老爷子看着这热闹景象,笑得合不拢嘴,提议举杯同饮,连不善饮酒者也斟上橘子汁。
“干杯!”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