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的目标是这些防震棚上的材料,他认为这不是占便宜,而是为众人服务。
他每天去公园踩点,听到了不少抱怨防震棚碍事的声音。
那天晚上,他借了一辆平板车,带上三大妈前往公园。
拆除他认为“最碍事”的防震棚后,三人悄然离开。
丁...
“这棚子拆了会不会有事?”三大妈有些忐忑。
“放心,我观察几天了,这里没人管。”阎埠贵自信满满,“不过确实碍眼,先拆个试试,不行再搭回去。”
他费力将一根大木料搬到车上,喘着气说:“别担心,我们只是热心人。”
“要是被抓怎么办?”三大妈嘴上虽问,却已开始搬砖块。
三大爷早已透露计划:趁机用这些材料建两间小屋,既省钱又多出空间。
只需找个工人,花费也不多。
“实在不成,就把材料送回去。”三大爷又拖了一根木料,得意地说,“这次不让儿子们插手,免得房子建好又被他们抢走。”
很快,平板车装满。
他前头蹬,她后头推,两人摇摇晃晃回了院子。
次日清晨,刘海中第一个察觉到阎埠贵门前的变化。
他也刚退休,无所事事。
看到门口堆满建筑材料,颇为惊讶。
“老刘,这么早散步呢?”
阎埠贵端着脸盆走出来,准备清洗一夜的成果——两间小屋的建材。
“老阎,你这是要干嘛?”刘海中好奇地问。
阎埠贵眼睛一转,想起了盖房子的事情。
当然,还有继续搜集建筑材料的事。
他觉得这件事最好也让刘海中参与进来,“法不责众”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你说这些材料啊!”
“嘿嘿,老刘,你猜我准备干什么?”
阎埠贵把刘海中拉到一旁,神秘兮兮地反问了一句。
“不就是想赚钱呗?”刘海中有些轻蔑地说。
经过上次的事,阎埠贵在大院里的名声已经很不好了,现在几乎没人愿意搭理他。
“老刘,要是我们现在有块地,你觉得咱们能不能盖房子?”阎埠贵试探着问。
“你这话啥意思?我不太明白。”刘海中被阎埠贵说得有点迷糊。
这么多有地的地方,要是都能随便盖房子,那社会岂不是乱套了?
“哎呀,你怎么就不懂呢!”周围没人的时候,阎埠贵压低声音继续说道。
“这次**,谁要是建个永久性防震棚,谁就能把那地方占下来。”
“老刘,先下手为强啊!”阎埠贵兴奋地说道。
燕京城的房子现在特别紧缺,特别是最近不少年轻人回乡之后,找工作难,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阎埠贵虽然爱占小便宜,但不得不说,他的这点聪明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以前的四合院多整齐啊,院子也宽敞,但后来的四合院到处都是小房,院子几乎全被占满了。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像阎埠贵这样的人。
所以他刚才说的“先下手为强”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嗯,老阎,你这话好像真有点道理。”刘海中也是过来人,知道这事或许真能成。
“对了,老阎,你这些材料哪来的?”
按照刘海中对阎埠贵性格的了解,这些材料估计不是他自己花钱买的。
“老刘,你得请我喝酒。”
“我跟你说,这些材料是免费的。”阎埠贵得意地说道。
“真的?”
“行,老阎,要是这事成了,我请你好好喝一顿。”刘海中激动地说。
谁不想占点便宜,这材料既免费,还能用来盖小屋。
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咱们可得说清楚!”
“告诉你,这些材料是从公园的防震棚拆下来的……”阎埠贵得意地讲道。
“这怎么行?这不是……”
“老刘,你别急,今天上午又有人去搬了。”
“你要拿就要快,不然晚了就没啦。”
事实确实如此,昨晚阎埠贵动作很大,现在已有人跟着效仿。
“那你为什么不早说?你的运料车……”
刘海中听到这情况立刻着急起来。
这事必须赶早,否则真就没了。
“车就在那儿,记住给我留点酒。”阎埠贵有点不放心地说。
“知道了,等我忙完就请你喝!”
刘海中这时哪顾得上别的,回家喊上二大妈就拉着板车直奔公园。
这对老夫妻快马加鞭,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公园。
哇,这里哪像阎埠贵说的只有几家。
此刻公园里那大片棚子旁,至少有十几家正在拆棚子。
“当家的,你不是说只有几家吗?”二大妈看到这阵势也急了,忍不住问。
“我怎么知道?”
“还不是阎埠贵告诉我的吗?”
“别啰嗦了,我们赶紧进去拆吧。”
刘海中说完,便带着二大妈开始了他们的拆除行动!
“哟,这不是刘师傅吗?”
“你也来拿木头啊?”
说话的是个轧钢厂的工人。
他家离大杂院不远,和刘海中也算熟悉。
“是老范啊。”
“我,我,我是听说这些棚子妨碍大家在公园散步。”
“这不是过来帮忙,为大家服务嘛!”
刘海中比阎埠贵要脸面得多。
相比阎埠贵,他更重视面子。
碰见熟人,他就想出这么个蹩脚的理由。
“对,对,咱们都是为大家服务。”
老范强忍笑意附和着。
早就听说刘师傅爱面子,看来是真的了。
刘海夫妇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终于运回了足够的物资。
他们的事迹也在大杂院周边传为佳话。
贾建设回大杂院后,彻底放松下来,睡到日头偏西才起身。
他刚拿好毛巾牙刷走出屋门,恰巧遇到同样出门的马敏。
\"建设你醒了啊!柱子也刚起。
你先洗漱,我去厨房给你和柱子热饭。”马敏笑着说。
\"嫂子今天没上班?\"贾建设问。
\"哪里要上班呢,只是下午不忙。
徐威听说你们回来,特意让我下午不用去了。”
马敏说完便去厨房热菜,没等贾建设回答。
贾建设看着她的背影点点头:\"徐威这小子倒是懂事儿。”
说实话,贾建设已离家七年,再深厚的关系也会淡了。
但徐威这人品行可靠,即便面对强势的李民富,也始终站在韩庆阳、何雨柱这边。
这样挺好,至少没辜负当年贾建设的栽培。
贾建设并不觉得自身有多重要,他也并非小说里那种呼风唤雨的主角。
他只是个普通穿越者,带着点还算有用的外挂。
因此,他与人交往时,除非是深交,否则更倾向于用利益维系关系。
洗漱完毕,贾建设发现桌上已经摆好了热腾腾的饭菜。
不得不承认,何雨柱真是个有福之人。
马敏不仅长得标致,还特别贤惠,这些年来一直细心照料他。
每晚都会为他打热水泡脚,衣物更是从不假手他人。
除了做饭,几乎没什么家务是何雨柱做的。
即便是在家做饭这样的小事,何雨柱也极少参与,基本上都是马敏在操持。
所以他们结婚近二十年,何雨柱一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宛如一位少爷。
“建设,别急着喝,锅里还多着呢。”马敏见贾建设喝汤时动作豪放,不禁开口提醒。
她怎会知道,正是这种豪迈的喝法,让贾建设接连吞下了三条鲫鱼。
不然,他又怎能轻易制服那三个家伙?
“嘿嘿,我确实是有点口渴了。”贾建设不好意思地笑了。
“老婆子,再给我盛碗汤。”何雨柱摆出一副少爷派头,将空碗递给马敏。
马敏白了他一眼,还是为这位“少爷”添了碗汤。
不得不说,马敏如今愈发显得迷人,即使已接近三十五岁,却愈发动人。
她已育有三个孩子,身材成熟丰满,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
青年男人会忍不住多看她一眼,中年男人亦如此。
何雨柱看着自家媳妇那曼妙身姿,心中难免有些意动。
已经快一个月了,他每天都浑身汗臭,看着这些情景更提不起精神。
偏偏现在还有贾建设在一旁坐着,他总不能当着外人的面做出什么不雅举动吧?
“建设,下午闲着无事,要不要喝两杯?”既然意动无果,何雨柱便转而满足自己的另一嗜好——喝酒。
“行啊,既然没事,那就喝点吧!”贾建设略一思索,觉得今天确实无事,喝两杯倒也无妨。
“老婆子,弄盘花生米过来。”何雨柱这少爷又开始发话了。
“你真是的,大白天的喝什么酒!”
“别啰嗦,我去给你弄。”
马敏翻了个白眼,扭动着有些丰腴的腰肢走进厨房,为这位“少爷”准备下酒菜去了。
何雨柱又忍不住瞄了眼媳妇那诱人的身姿,心想今晚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石头在他这儿睡。
其实石头只是偶尔需要马敏陪着入睡,毕竟他还小,依恋母亲也是常理。
可何雨柱偏不这么想。
过去的事就不提了,这次他离开确实有一个多月。
在寺庙待了一个月,让他觉得石头也该长大了,是不是该学点**了?
男孩子早一点学**,将来才能有出息。
总之,石头也应该给当爹的腾地方了!
总不能一直这样憋着吧?
看看这冲动起来的男人,真是什么都敢说啊!
才8岁的孩子就被要求**,马敏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让何雨柱一个月都别上床?
贾建设趁着马敏去拿花生米的时候,拿出一瓶白酒和一包卤猪头肉。
\"毛台,还有猪头肉。”
\"建设,还是你懂我!\"
\"不但有伴喝酒的人,还能经常吃上这些美味。”
何雨柱也不推辞,接过酒瓶给两人的酒杯全都倒满。
这两人根本没等马敏的花生米,就开始喝酒吃肉,边聊边喝。
没多久,马敏的花生米也端来了。
\"你们动作挺快的嘛,已经开始喝了?\"马敏说着,把花生米摆在桌上。
\"哈哈,肉虽好,我还是更喜欢花生米。”何雨柱边吃边说。
\"你俩中午别喝多了。”
\"我去看看石头,这会他也该醒了。”
马敏交代完就离开了。
贾建设和何雨柱没再继续喝下去,只是把那瓶酒喝完就停了。
其实是因为聊天中提到防震棚已经没用了,一直放着确实碍事。
于是两人喝完酒,就到院子里开始拆防震棚。
两人都是强壮的男人,半小时内,贾建设就拆完了自己用木头搭的小棚。
另一个大些的,因材料是大家出的,就没动。
两人把拆下来的材料一一搬到贾建设的外屋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