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燕王第五子,萧启来了,说是奉燕王的命令来接应咱们的。”
幽州城外,荣方卓的侄儿荣桂匆忙的来到了荣方卓的面前然后对着他这位叔叔说道。
此番,他们已经来到了幽州城。
幽州作为北方防御草原的重要门户,一直以来都具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可以说是大凤防御草原仅次于凉州的存在。
要想从幽州城去往草原必须经过幽州城,否则就要跨过整个燕山山脉才行。而跨山脉而行,一般人根本做不到,面对那崇山峻岭即便是武艺高强之人也很容易就九死一生。
故此的,荣方卓他们要进入草原也必须要经过幽州城,从幽州城的关隘出关才行。然则,大凤与草原并未建立任何的互市,所以说,想要通过这道关隘没有特别的允许普通人根本是做不到的。
荣方卓他们当然没有任何的在意这点,因为幽州之主的燕王乃是荣方卓的同党。至于说荣方卓从上京出来之后就一路往幽州方向跑,其原因就在于此,因为他们必须从幽州进入草原,否则的话是全然没有半点希望的。
“好,快快带我去见他。”
荣方卓闻言,脸上当即一喜,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让人带他去见对方。眼下的荣方卓心中也是满是兴奋啊,跑了那么久,一路上担惊受怕的生怕是被追兵给追上,还遇到了一群莫名其妙的杀手,总算眼下是已经跑到了自以为安全的地方了。
因此,荣方卓的心中也是一块大石头当即的落地。
此番听闻燕王已经派人在等候他们了,他心中的担忧就更加减少了几分,眼下内心只盼望着赶紧的能够进入到幽州城内,那么一切也就都安稳了。
“这里请。”
荣桂闻言,当即带着众人朝着一处而去。往前走了没有多久,果然就看到了一群骑兵已经等候在了那里多时了。
为首的一人乃是一名小将模样的人,年龄不大,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长的倒是还算不错,身体也显得十分的健硕,穿着一身铠甲,倒是有少年将军的做派。
燕王系乃是塞王,燕王本人更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王爷,又长年镇守边关,因此其子嗣大多都是从小就舞棒弄枪,因此看上去就像是武人。
而来人乃是燕王的第五个儿子名为萧启,燕王一共七个儿子,除了第二子早些年因一次小规模的冲突战死沙场,其余六个儿子全部都还存活着。
燕王的这些个儿子们,从小就养成了跋扈的性格,因此没少惹麻烦,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燕王的嫡长子也就是燕世子萧灞也不知道是名字的缘故,还是说别的什么原因。这个燕世子萧灞就真的是一个十分霸道的人,从小就干一些欺男霸女的事情。
其中一次更是直接将幽州一名御史的女儿给强行霸占了,那名御史气愤不过就前往燕王府讨要说法。刚好那时候燕王本人出去巡边不在幽州城内,而燕王妃又是一个极为护短的女人,也因此的,萧灞仗着自己的是燕世子根本没把前来讨要说法的御史放在眼里。
甚至于竟在那名御史说要上京参他们一本的时候气急败坏之下竟是当众将其打死,御史虽然品阶不高,可却是朝廷监察各地的眼线实权不小。
各个地方官平日里看到这些朝廷的御史那都是小心谨慎唯唯诺诺的生怕得罪了这些人被他们告上朝廷参一本,要知道,御史可是拥有闻风奏事的权利。就算是没有证据也可以向朝廷奏事,被御史告了,那轻则停职受审,重则直接会被捉拿上京。
不管你是否有罪,总之被御史给奏了那准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得罪了御史尚且是那么一个下场,如今杀了一个御史可见其罪过之大。
哪怕萧灞是世子,杀了御史恐怕也朝廷的重责,说不得还要偿命。
而燕王萧元鹤回来后知晓此事后,虽然内心愤怒,好好的教训了一番这个儿子。但想的却不是向朝廷请罪以求宽恕,而是想着如何遮掩此事。于是才在多方运作之下与荣方卓联系到了一块去。
荣方卓自是乐意帮这个实权的燕王一把,所以借用自己尚书左仆射的身份将此事隐瞒了下来,让这个御史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这件事也因此就像是从没有发生过一般。
从那之后,燕王的几个儿子就愈发的嚣张跋扈起来,觉得幽州是自己的地盘,即便出了事情还有荣方卓能够在朝廷那边斡旋,因此更为肆无忌惮。
这才让燕王不得不在这种时候,冒着全家杀头的风险都要与荣方卓站在一块。因为荣方卓知晓他们的事情太多了,一旦这些事情让萧元武知道的话,他们燕王府一样也是一个死。
再说荣方卓承诺的也太多了,这不得不让燕王生出了歹念。要知道,他现在享有的一切都太过于美好了,他想让这些让他的子子孙孙也享受下去。
可他很清楚自己的子孙是什么德行,如果靠他们自己怕是过不了几代燕王府就彻底的没落了。因此,他才铤而走险,想着弄个铁帽子王好让自己的子子孙孙都享有这一切。
“萧启见过赵王殿下,见过庆阳侯。”
萧启看到了荣方卓他们一行过来,对方倒也十分的识趣,当下的就翻身下马随后来到了萧敬与荣方卓的面前。
他知道自己父亲与荣方卓的一切计划,因此也知道这位已经被废掉的赵王乃是日后的天下之主,日后燕王府的荣誉还得靠他。所以哪怕对方现在什么都不是,萧启一样对萧敬客客气气的。
“堂弟,不用如此客气,你我乃是一个祖父的兄弟,日后为兄的江山还需要尔等扶持,你我就不必那么客气了。”
萧启与萧敬,两个人是堂兄弟,虽然没有见过面,但见对方对自己如此客气,萧敬还是觉得心中十分舒坦的,当下的对着萧启说道,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