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明制婚礼盛世华章
香港大埔林村的百年祠堂被红绸与宫灯装点得恍若盛唐。佳艺电视台的卫星转播车早早停靠在祠堂外,摄像机镜头对准朱漆大门上临时悬挂的\"赵府\"烫金匾额。
当晨钟敲响九声,赵东来身着玄色直裰站在门庭,手中握着的檀木请柬上,赫然印着\"汉婚正典,恭迎观礼\"八个鎏金大字。
吉时将至,刘得华身着九蟒四爪的大红圆领蟒袍,腰间玉带扣着和田玉佩,骑着枣红骏马缓缓而来。他身后跟着三十六抬聘礼,金丝楠木制成的礼盒里装着象征\"三书六礼\"的雁形玉雕、阿胶、干漆等聘物。当他下马欲行奠雁礼时,人群中突然传来骚动。
\"华仔!看这边!\"《东方日报》的一个女记者举着相机冲过警戒线,\"听说你这套婚服价值三百万?”
\"提钱太俗了,我们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赵东来突然挡在镜头前,接着说道:\"就像武当山修复工程需要古法琉璃瓦,我们的婚礼也需要真正的汉家衣冠。\"他的声音通过佳艺电视台的收音设备传遍全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注意到,他腰间别着的正是武当山掌教赠送的太乙拂尘。
刘得华的目光投向祠堂内正在补妆的赵冬雨。她头戴的九翚四凤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晕,霞帔上的蹙金绣龙腾云驾雾,与马面裙上的海水江崖纹相映成趣。这套价值九百万的婚服,单是凤冠上的东珠就有三十六颗,每一颗都经过香港玉器商会的鉴定。
当赵冬雨在两个侍女的搀扶下跨过火盆,祠堂内的三十六盏青铜宫灯同时亮起。两个侍女一个是梅雁芳,另一个是周慧闵。人家周慧闵为了补贴家用,见到佳艺电视台招临时演员给新娘当侍女,她抱着试试看态度过来面试。
没想到被赵东来看到,于是她就被招过来了。
赵东来还让谷微利问问她愿不愿意来公司当演员,可惜,周慧闵的妈妈不愿意让她进入娱乐圈,她还是比较听话的,摇头拒绝。
司仪身着深衣玄端,手持竹简高声唱喏:\"吉时已至,新人登堂!\"
司仪请的是黎汉持,今天也是一身明制红色圆领袍。
刘得华亲自为赵冬雨净手,青瓷盆中浮着的玫瑰花瓣随水波轻颤。镜头扫过他颤抖的指尖,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纷纷感叹:\"华仔紧张到连水都洒了!\"
镜头一转,两个新人对席而坐,面前摆着青铜鼎盛装的\"太牢\"——牛、羊、猪三牲。
刘得华按照礼制,先以刀叉切割羊肉,却因蟒袍袖口过宽差点打翻酒爵。其实是紧张的。
赵冬雨看见掩唇轻笑,用霞帔暗纹的袖口轻轻替他挽起衣袖,这个细节通过特写镜头传遍全港,当晚就登上《明报》头版:\"凤凰于飞,红袖添香\"。
黎汉持这个司仪将葫芦一剖为二,倒入女儿红。
刘得华举杯时,玉扳指与葫芦相碰发出清脆声响。当两人交换饮尽,赵东来突然示意暂停。
\"等等。\"他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这是我师父武当山王道长特意烧制的琉璃合卺杯,杯底刻着《道德经》全文。\"
在摄像机的追光下,那对天青色琉璃杯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杯身的云纹与祠堂梁上的榫卯结构完美呼应。
电视机前的观众心说:还是有钱人讲究呀!
当赵冬雨行\"解缨结发\"之礼时,祠堂外突然传来骚动。只见张国蓉身着月白直裰,手持折扇翩然而至,身后跟着梅雁芳、周润发等二十余位明星。
他们身上的汉服款式各异:梅艳芳换了一身曲裾深衣绣着金菊,周润发的襕衫配着鹿皮皂靴,最引人注目的是徐克,他竟穿着明代飞鱼服,腰间绣春刀的穗子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徐导,您这是锦衣卫打扮?\"现场记者打趣道。
\"错了。\"徐克轻抚刀鞘,\"这是改良版的曳撒,我的新戏《刀马旦》里会用到。\"他的目光扫过祠堂内的榫卯结构,\"赵先生对传统的坚持,让我想起故宫的太和殿。\"徐克现在也学会逮着机会就给自己新戏做广告了。
佳艺电视台的直播间里,主持人郑裕玲身着桃红色连衣裙,正在连线观众:\"现在我们接到九龙塘观众陈太太的电话,她想问刘得华穿蟒袍是否僭越礼制。\"
刘得华接过耳麦,声音沉稳:\"明代《大明会典》规定,庶人婚礼可假借九品官服。这套蟒袍是改良版,去掉了五爪龙纹,符合礼制。\"
他的回答让电视机前的一位历史专家频频点头,第二天《星岛日报》就刊登了学者文章:\"汉婚复兴,礼制先行\"。
婚礼进行到\"执手礼\"时,镜头扫过台下的刘雪桦。她身着浅绿褙子,目光痴痴地望着赵冬雨的凤冠。钟楚红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肘:\"后悔没早点嫁人?\"
\"不是后悔。\"刘雪桦的声音带着哽咽,\"我只是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她转头看向钟楚红,\"你呢?还打算单身多久?\"
钟楚红的目光落在祠堂外的百年老树上:\"等遇到那个能让我穿凤冠霞帔的人吧。\"
刘雪桦看着赵东来忙碌的背影,心里想:自己和赵东来最早认识,可自己怎么就没把握住呢?
钟楚红和刘雪桦的想法一样,她是很喜欢有才华的男人的。
与此同时,《某日报》的编辑室里,资深记者正在撰写社论:\"当香港人穿着百万婚服祭祖时,我们是否忘记了草根阶层的婚礼?\"
当司仪宣布\"礼成\"时,祠堂外突然响起悠扬的编钟乐。
三十六名道士从四面八方鱼贯而入,为首的正是武当山的王道长。他身着紫色道袍,手持拂尘:\"贫道代表武当山,赠新人'阴阳和合'玉璧一对。\"
玉璧在阳光下泛着温润光泽,内壁刻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八个小篆。赵东来接过玉璧时,注意到玉璧背面竟刻着武当山的榫卯结构图——这正是他用全自动榫卯机制作的部件原型。
王道长本来是不想来的,但是他正好接到邀请,来香港进行交流访问。于是就来到婚礼现场给两位新人送上祝福。身后的三十六名道士,都是香港本土的。他们听说王道长的徒弟的妹妹要结婚,那自然是要过来捧场呀!
赵东来昨天得知这事,没有告诉妹妹和华仔。他先给师父行跪拜礼道:“多谢师父!”
第二天,《明报》头版:\"汉婚复兴!赵刘联姻掀起传统文化热潮\"
《东方日报》社论:\"九百万婚服:文化传承还是奢靡浪费?\"
《星岛日报》专题:\"佳艺直播创纪录!127万观众见证刘得华的婚礼\"
汉服租赁店订单激增300%,明制婚服成为香港年轻人热门商品。
刘得华宣布将婚礼礼金全部捐赠给武当山修复工程!
周主任把赵东来叫到办公室问道:“东来,你这是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