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年间,灵溪镇是个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镇上民风淳朴,百姓们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然而,镇外的一座荒废古宅却像一块阴云,笼罩在人们心头。
这座古宅曾经是一位富商的居所,富商去世后,宅子便渐渐荒废。不知从何时起,镇上开始流传一个传说:古宅的院子里有一口古井,井里藏着富商生前留下的无数金银财宝,但同时也有邪恶的诅咒守护,凡是觊觎宝藏的人都会遭遇不幸。
尽管传说可怕,但财宝的诱惑还是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蠢蠢欲动。镇上的无赖刘三就是其中之一,他好吃懒做,整日梦想着不劳而获。这一天,刘三趁着夜色,偷偷潜入了古宅。
月光洒在古宅的庭院里,显得格外阴森。刘三小心翼翼地来到古井旁,他往井里一看,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但隐隐能感觉到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吸引着他。他找来一根长绳子,绑在腰间,顺着井壁慢慢往下爬。
当刘三快要到达井底时,突然,一阵阴风吹过,井里传来一阵诡异的笑声。刘三吓得魂飞魄散,他拼命地往上爬,可绳子却像被什么东西缠住了一样,滑手得很,怎么也上不去。紧接着,无数只冰冷的手从四面八方伸来,抓住他的手脚,把他往井底拖。刘三惊恐地大喊大叫,但没有人能听到他的声音。
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失踪的刘三,他躺在古宅的院子里,眼神呆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有鬼,有鬼……”从那以后,刘三就疯了,整天在镇上四处游荡,嘴里说着胡话。这件事让镇上的百姓更加坚信古井里有邪恶的诅咒,再也没人敢靠近古宅。
这一天,济公云游到了灵溪镇。他依旧是那副疯疯癫癫的模样,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僧袍,脚蹬一双露出脚趾的草鞋,手里摇着一把破蒲扇,嘴里哼着小曲儿,在镇上四处溜达。当他听说了古宅古井的传说和刘三的遭遇后,心中便明白了几分。
济公来到古宅,镇上的百姓纷纷围了过来,劝他不要进去,说里面不吉利。济公却笑着说:“世上哪有这么多鬼怪,估计是有人装神弄鬼罢了。今日我济公就要揭开这古井的秘密。”
说完,济公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古宅。他来到古井旁,仔细观察了一番,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金色佛珠。接着,他口中念念有词,用手在空中画着符咒。
突然,井里传来一阵轰鸣声,一股强大的气流从井口喷涌而出。济公却不慌不忙,他拿起破蒲扇,用力一扇,气流便被扇了回去。紧接着,井里浮现出一个虚幻的身影,原来是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老者。
老者怒目圆睁,对着济公喊道:“你这疯和尚,为何要坏我好事?这古井里的财宝是我的,谁也别想拿走。”济公笑着说:“你这老鬼,人死如灯灭,你还留着这些财宝有何用?而且你用这种邪恶的手段吓唬人,实在是不应该。”
老者冷哼一声,说:“我辛苦一生才积攒下这些财富,怎能轻易让别人得到?这些年来,有不少贪婪的人想打财宝的主意,我都用法术把他们吓跑了。你这和尚,若再多管闲事,我也让你不得好死。”
济公哈哈大笑起来:“你这老鬼,我济公一生行善,岂会怕你。今日我不仅要揭开你的秘密,还要让这些财宝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
说完,济公和老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法。老者施展各种法术,试图阻止济公,但都被济公轻松化解。济公用破蒲扇扇出的风,化作一道道利刃,向老者射去;又念动的咒语,化作一道道金光,将老者团团围住。
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老者渐渐法力不支。他见无法战胜济公,便哀求道:“活佛饶命,我愿意交出财宝,只求你放过我。”济公说:“你这老鬼,若你真心悔过,我便饶你一命。但你要答应我,以后不再用这些邪恶的手段害人。”老者连忙点头:“我答应,我一定答应。”
济公让老者打开古井的封印。只见井里的水开始翻滚起来,一道道光芒从井底射出。不一会儿,无数的金银财宝从井里涌了出来,铺满了整个庭院。
镇上的百姓看到这么多的财宝,都惊呆了。济公对大家说:“这些财宝是那位富商生前积攒的,现在应该用来造福百姓。我们可以用这些钱修建学校、桥梁和道路,让灵溪镇变得更加美好。”百姓们听了,纷纷点头称是。
从那以后,灵溪镇在财宝的帮助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堂里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新的桥梁横跨在河流之上,宽敞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而济公,又摇着他的破蒲扇,继续踏上了云游四方、普度众生的道路,他的故事也在灵溪镇流传了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