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外面跑业务的刘晓杰和关义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刚一回到公司,就看到了老郑。
这个老郑其实一点都不老,最多也就是三十岁挂零的样子,只是因为入行比刘晓杰他们早两年,所以才习惯性的称他为“老郑”。
在星火公司刚刚创建的那段时间,刘晓杰曾经和这个老郑有过些生意上的往来,虽然谈不上多么深厚的交情,但也可以算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同行了。
“郑哥?你什么时候来的呀?”
老郑赶紧站起身来,热情的和刘晓杰打着招呼:“来了一会了,原本想给你打个电话,听这个小姑娘说……”
朝着柔柔指了一指之后,老郑继续面带微笑的寒暄着:“她说你出去谈业务去了,反正我也没啥事儿,不好耽误你的大业务,就稍微等了一会儿。”
这个老郑虽说是同行,但却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今天专门跑过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但他既然不主动开口,刘晓杰也就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停的和他寒暄客套着:“郑哥,最近的生意还不错吧?”
“也就那样儿吧。”为了彰显自己就是刘晓杰的熟人,老郑的身体往前凑了凑,故意用和老朋友拉家常的那种语气说道:“我那个公司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摊场,饥一顿饱一顿的瞎凑合呗。”
商贸这一行,看起来好像很风光,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光鲜。
真正赚了大钱的其实少之又少,亏的血本无归的也不算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半饥半饱”的“瞎凑合”状态。尤其是那些本钱少实力弱的小公司,平时看起来业务量也不算少,红红火火的很像那么回事,但大多都只是赚点辛苦钱,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亏一大笔,一年到头也就白忙了。
这种状况是商贸行业里头的常态,一点都不稀奇。
“我那个小公司你又不是不知道,也就是做点鸡毛蒜皮的小业务,吃点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冷饭。虽说我比你入行早几年,但却从来没有赚过啥大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郑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奉承之意:“还是刘总你有能耐啊,这么短的时间就发展壮大了。”
“啥发展壮大啊,郑哥你就别捡好听的说了。”
“我可不是在拍你的马屁。”通常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表示要拍马屁了:“咱们这个圈子里头,谁不知道你赚了大钱?几个亿的大生意做着,早就赚的盆满钵满。和你比起来,我就真的不够看了呀。”
“郑哥太客气了。”
说着说着,老郑就下意识的摸出了一盒“芙蓉王”,客客气气的递给了刘晓杰一根。
“我不抽烟,郑哥你是知道的呀。”
这位老郑原本想给自己点上一根,但马上就意识到在人家的公司里头抽烟似乎有点不大合适,赶紧就把那包“芙蓉王”揣回了兜里。
刘晓杰知道这个老郑抽烟抽的很凶,一天至少三包打底,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他的烟瘾上来了,随即呵呵一笑:“郑哥你要想抽就抽吧。”
“还是别了,影响不好,影响不好。”老郑笑了笑:“杰子……哦,不,刘总啊,听说最近你们公司接了个供水工程的大单子?”
刘晓杰已经知道他想要说点什么了,故意笑呵呵的看着他:“你的消息可真灵通,听谁说的呀?”
“听那个谁说的……就是那个谁……”老郑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那种微笑,随即就说出了他早已经在内心中琢磨了很久的那句开场白:“有这回事吗?”
“有。”
“能不能……我是说……能不能分给我一点业务?”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老郑显得格外小心,语气也变得更加谦卑了,“凭咱们的交情,既然我厚着脸皮来了,你多多少少也得给我点面子吧?”
想要承接刘晓杰的业务,这才是老郑的来意。
张叔给的那笔业务,琐碎繁杂到了极致,光是各种型号的配件、管材以及杂七杂八的输水设备,就有好几百种之多,这就是业内人们常说的“散单”。
那么多种货物,规格、型号千差万别,就凭星火公司这点人手,要想一个一个的去谈,就算是活活累死也忙不过来。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主动把这笔业务拆散,交给同行们去做,让他们帮忙去“拼货”。
这就意味着刘晓杰必须要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同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同行们能喝到一口汤。
想当初,在做秦长基那笔业务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干的。
这本就是行业的一种常态。
虽然这么做的话,那些同行的利润会很低,但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面对客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而且完全不需要等很长时间的客户回款,只要把货物送过来然后找刘晓杰要钱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都会分给那些有过合作的熟人去做,这个老郑已经很久没有刘晓杰联系过了,能不能喝到“这口汤”,连他自己的心里都没有底,所以才会故意强调以前的那点交情。
“郑哥呀,既然你都已经这么说了,面子肯定是要给的。”刘晓杰马上就拿出了两页“商品清单”,笑呵呵的递给了他:“你看看这点货,能不能帮我凑上?”
老郑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两眼,立刻就拍着胸脯子信誓旦旦的保证着:“没问题,绝对没问题,不就是一点塑料管材嘛,只要你把这个单子交给我去做,我保证按时交货。”
“我要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通货哦,乱七八糟的杂货可不行。”
“我做事你还不放心么?”在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信心之后,老郑随即就用犹犹豫豫的语气说道“杰子……刘总啊,这个价格方面……你开的价确实有点低了,能不能……能不能再稍微给我让一让?”
刘晓杰开出的价格确实很低,留给老郑的利润确实少的可怜,最多也就让他稍微赚点跑腿的辛苦钱而已。
大家都是做这一行的,什么货值什么价还能不知道吗?
做生意的时候,讨价还价本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连价钱都不砍就直接一锤定音才是反常呢,刘晓杰早就料到了他一定会砍价:“你想让我让多少?”
老郑犹豫了一下,抬起头来看了看刘晓杰,马上又把头低了下去,用小心翼翼的语气说道:“这个价我们就真的没啥赚头了,要不……你再给我让三个点吧。”
“三个点?”刘晓杰随即皱起了眉头:“我总共才赚几个钱呀?就给你让三个点?这肯定不行。”
“要是三个点不行的话,两个点也不是不能接受。”
“一点五个点儿。”刘晓杰肯定是要和他砍价的:“看在郑哥你的面子上,我只能再给你让一点五个点,再也不可能更多了。”
“一点五就一点五。”唯恐继续砍价为触怒了刘晓杰一样,老郑马上表示了同意:“虽然确实没多大的油水,但咱们以后合作的机会多着呢。”
“这就对了嘛。”
“刘总啊……”不知不觉之间老郑已经把称呼从“杰子”换成了“刘总”,神态也更加的谦卑了:“这一次赚多赚少全都无所谓,以后再有了合作的机会,你千万要记得喊我哦。毕竟你是这个行业的大佬,随随便便从手指缝里漏一点汤汤水水,就够我吃的了。”
“郑哥你就别拿我打哈哈了,我算哪门子大佬哦?”
“你绝对是大佬,绝对的。”老郑的这一番话虽然确实是在拍马屁,但也不全都是拍马屁:“在咱们这个圈子里,就属你干的最好干的最大,你不是大佬谁是大佬?”
我真的已经是大佬了吗?
我自己怎么没有感觉呢?
仔细想来,现在的刘晓杰确实已经有了那么一点点“大佬”的实力了。
虽然他还远远无法和那些行业大鳄相提并论,但动辄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业务,资产急剧膨胀,和那些小公司比起来,就算还不是真正的“大佬”,至少已经隐隐的摸到“大佬”的门槛了呢。
虽然刘晓杰对于老郑的“大佬说法”并没有当真,他也没有膨胀到认为自己就是大佬的地步,但是在老郑走后仅仅只过了一个多小时,就又一个人证实了这个说法。
这个人就是易青。
锅炉厂的那个业务员。
当易青来到公司的时候,差不多已经要下班了。
原本以为这个小伙子是来找他谈业务的,想不到的是易青却规规矩矩的递上了一张请柬。
“青胜公司开业?”刘晓杰用吃惊的眼神看着这个小伙子:“你不在锅炉厂做业务员了?”
“嗯,我不在锅炉厂干了。”
“为啥?”
“因为钱呗。”这个小伙子实在是太年轻了,说起这事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上一次我给刘总您做的那笔业务,按说就应该拿到差不多三万块钱的提成,但厂子里竟然扣了我一万多,我一时气不过就辞职不干了。思来想去之后,我决定自己创业。”
怪不得那个锅炉厂一直都不怎么景气呢,这么好的业务员竟然还要想方设法的扣人家的提成,简直就是在“自毁长城”,真不知道锅炉厂的那些领导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居然做出了这种破事。
“自己创业也好。可是……”刘晓杰笑着看了看那张大红烫金的请柬:“可是你的公司开业,请我干嘛呀?这么大的事情,你就应该请点有份量的人物呀?”
“刘总您就是最有份量的人物了。”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易青的脸上还带着年轻人特有的那种腼腆:“在我认识的所有人当中,您绝对就是大佬……当之无愧的大佬。”
听了易青的这句话,连刘晓杰自己都有些恍惚了:难到说真的已经是大佬了吗?
我怎么自己都没有大佬的感觉呢?
看到刘晓杰的犹豫和迟疑,易青还以为请不动呢,赶紧说道:“我知道刘总您很忙,而且我那个公司……姑且就算是个公司吧,其实小的可怜。要是您实在没有时间的话,我也不敢强求……”
“开张发市,这是好事儿啊。”刘晓杰立刻笑着说道:“我也想沾一沾你的喜气呢。”
听了这句话,易青顿时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