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国忠与李林甫向来不和,此时见李林甫出风头,正要出言反驳,却见李隆基微微颔首,赞许道:“丞相老成谋国,此议甚善。”

一听皇帝表态,杨国忠只得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吐蕃之地,华夏数千年征战,今日方才收入版图。但这并非终点,而是起点。”

李隆基目光如炬,剖析道:“若不能妥善治理,必生祸乱,甚至比吐蕃在时更为严重。因此,设立吐蕃都护府实乃当务之急。”

李林甫虽为千古奸臣,却确有雄才大略,见识不凡。他主张先治理吐蕃而非立即与大食决战,确实当得起皇帝的赞赏。

李林甫将杨国忠的举动尽收眼底,心中冷笑,区区市井之徒,若非靠着裙带关系,岂能位列朝堂?就凭你那点本事,也想抢我的风头,简直是痴人说梦。

“设立吐蕃都护府一事,朕准了。”李隆基郑重应允,随即转向太子李亨:“太子,你且说说,还有哪些要务需处理?”

这是在考校太子。李亨不敢怠慢,恭敬答道:“启禀父皇,治国之道,首在得人。当务之急是选派贤能坐镇吐蕃都护府。”

“国之兴在于得人,国之亡在于失人。太子此言深得治国要义,朕心甚慰。”李隆基对太子的回答大为赞赏。

如此盛赞实属罕见,李亨内心激动不已,若非场合庄重,几乎要放声高歌,连忙谦逊道:“此皆父皇教诲之功。”

李隆基轻轻挥手:“依你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

“儿臣以为哥舒翰与李乾皆可胜任。若论谋划之才,李乾更胜一筹。”太子略作沉吟后答道。

李隆基微微颔首:“哥舒翰确为良将之才,若由他坐镇吐蕃,当无大碍。李乾更是智谋过人,朕对他最为放心。不过,与大食决战在即,李乾本就来自安西都护府,熟悉西域情势,此战不可或缺。因此,吐蕃都护一职就不必考虑他了。”

在选择吐蕃都护时,不仅要考虑才干,还要兼顾与大食的战事。李乾熟悉西域,是决战大食的关键人物。

既然李乾另有重任,人选自然非哥舒翰莫属。太子李亨立即会意:“父皇圣明。”

“哥舒翰虽精通兵事,但吐蕃初定,事务繁杂,他一人恐难周全,需有人辅佐。太子以为何人合适?”李隆基继续问道。

太子一时语塞,显然没料到这一问。思索片刻后答道:“儿臣以为李白可担此任。”

“陛下,李白狂放不羁,不通政务,万万不可委以此任。”李林甫对李白颇为忌惮,岂容他得势,立即出言反对。

高力士暗中瞥了李林甫一眼,对其表现颇为满意。毕竟李白被赐金放还,与高力士脱不了干系。

太子与李林甫素有嫌隙,见其反对,反而更加坚持:“父皇,李白虽曾有狂放之举,但此番进京后已大为收敛,言行举止判若两人。观其随军出征的表现,可圈可点,立下大功。若命其辅佐哥舒翰,正得其人。”

李林甫正要再行反驳,却听李隆基朗声笑道:“哈哈!当年朕赐金放还李白,就是要让他历练一番,磨去狂放之气。如今看来,他确实脱胎换骨,言行举止判若两人。更难得的是,他对政务常有独到见解。太子所言甚合朕意,就命哥舒翰主理吐蕃军务,李白负责政务。”

李林甫闻言,简直想找块豆腐撞死。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李白怎么就突然得势了?转念一想,这李家的人果然好上位啊!

他却忘了,自己也是出自陇西李氏。

李白与李隆基同为飞将军李广的后裔,按辈分算,李白甚至比李隆基还要高,据说与唐太宗同辈。

李隆基虽欣赏其才华,却难以接受其狂放不羁的性格,这才赐金放还,让他去历练。

如今看来,这番苦心没有白费,李白的变化让李隆基十分满意,让他处理吐蕃政务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李隆基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李乾暗中指点李白的结果。

“陛下,李白虽有才干,却从未为官,若处置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吐蕃新定,容不得半点差池啊!”李林甫仍不死心。

“此言倒也有理。”李隆基略一沉吟。若在其他地方,他或许不会顾虑这些,但吐蕃初定,确实容不得半点闪失。一旦出错,必生祸乱。

“父皇,儿臣以为可命王维辅佐李白。”太子李亨连忙进言。

“准!”李隆基重重点头,对这个提议十分满意:“王维在朝数十载,精通政务。有他辅佐,必无差错。况且平定吐蕃,王维出力不小,他的便榻为大军越过积石山立下大功,正好借此机会封赏。”

事已至此,李林甫只能将不满藏在心底,暗自发誓日后定要给李白穿小鞋,找他的麻烦。

“吐蕃都护府设立,哥舒翰主理军务,李白负责政务,如此安排甚好。”李隆基眉头一挑,又道:“但仅有人选还不够。吐蕃该如何治理,这才是当务之急。若不定下施政方略,李白也难以着手。诸位都说说看。”

吐蕃的情况与唐朝截然不同,若不能制定出合适的施政纲领,李白根本无法治理。治理不当,吐蕃必生动乱,这确实是眼下最紧要的事。

“陛下,臣以为可循突厥旧例,将吐蕃分封为若干属国,大唐只需驻军即可。”杨国忠生怕功劳被别人抢走,急忙献策。

当年唐朝征服突厥后,并未设立郡县,而是采取分封制。将广袤的突厥故地分割成若干部分,使其无法合流,唐朝分而治之。

这是唐朝惯用的策略,群臣纷纷附和,一致赞成。

李林甫眉头一挑,立即反驳道:“陛下,臣以为吐蕃与突厥情形迥异,不可循旧例,当推行郡县之制。”

“哦?”李隆基眼前一亮,兴致勃勃地问道:“丞相此言何解?”

“陛下,突厥之所以屡生祸乱,正在于治理不力。”李林甫侃侃而谈,“大唐虽将突厥分封各部,使其不能合流,便于分而治之。然各部仍有军队、财货、人口,虽无大乱,小乱却不断。大唐之所以容忍,实因需要突厥各部为大唐守边,抵御北方边患。”

这番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唐朝对突厥采取分封而非郡县,正是要利用突厥抵御更北方的游牧民族,避免直接出兵耗费过大。

“吐蕃则不然。其一,吐蕃境内别无他族,无需其代为守边。”李林甫继续剖析,“其二,吐蕃山高水远,密林遍布,华夏数千年方得纳入版图。若行分封,必生祸乱。不如推行郡县,废除奴隶,收服民心,方能长治久安。”

这番鞭辟入里的分析,令在场众臣无不叹服。

杨国忠绞尽脑汁想要反驳,却找不到合适理由。

“陛下,丞相之言虽有理,但推行郡县耗费甚巨。”有大臣开始盘算开销,“不如行分封,朝廷不仅无需花费,还可收取贡赋。”

确实,在吐蕃推行郡县制,驻军、设官等开支将十分庞大。相较之下,分封制显然更为节省。

“陛下,此言极是,请明察。”杨国忠如获至宝,立即附和。

“这个......”李隆基一时难以决断。

“陛下,杨钊此言差矣。”李林甫高声反驳,“吐蕃在时,大唐在河湟驻军十余万,耗费何其多?战事一起,调兵运粮,犒赏将士,花费更是不计其数。推行郡县虽费,比起吐蕃生乱却少得多,更能永绝边患。以陛下之明,何不废奴隶,行郡县?”

这番精打细算,令人心服口服。推行郡县的花费,比起百年来防备吐蕃的军费,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即便如此,耗费仍然不小,哪比分封节省?”杨国忠仍不死心,这是他与李林甫争锋的最后机会。

“丞相之言有理。但与大食一战在即,若能节省开支自是最好。”李隆基虽赞同李林甫,却也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军费发愁。

战争拼的就是财力,唐朝要与大食决战,必须备足军费。

“父皇,何不先征询李乾等人的意见,再作决断?”太子李亨适时建议。

“太子此言甚善!李乾他们身在吐蕃,对当地情形最为了解,征询他们的意见再定不迟。”李隆基欣然采纳。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东鸦杂货店孟婆也是蛮拼哒!唐时月大梁往事千宋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独断万古大明征服者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回到大宋做山匪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寻秦记重生:野性部落崛起一品儒商蜀汉我做主三国之乖乖田舍郎锦衣行之吕敏传我爱大明朝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父皇,我真不想当太子!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我要做皇帝高科技军阀寒门小娇妻暴君总想生三胎喜劫良缘,纨绔俏医妃三国之曹家长子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皇室店小二隋唐君子演义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三国之魏武元勋贞观楚王王八蛋,不服来战反恐大队公子文成武德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