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玄逸在国师府的观星台上,早已等候多时。
观星台的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青铜沙盘,里面盛满了银白色的,缓缓流动的沙子。
“大人!”阿九看到楚玄逸,还是很有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阿九来了。”楚玄逸温和地笑了笑,指着那巨大的沙盘,“稍后,本座会施法将京城的舆图投影在这沙盘之上,你只需告诉我们,你从哪里感觉到了……不舒服的气息。”
“不舒服?”阿九眨了眨眼。
萧煜在一旁帮她解释:“就是让你觉得‘臭臭的’,或者是有‘哭哭的声音’的地方。”
阿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楚玄逸深吸一口气,神情变得庄严肃穆。他双手掐诀,口中念念有词,一道道金色的符文从他指尖飞出,没入那银色的沙盘之中。
“天地无极,乾坤借法!山河为图,气脉显形!敕!”
随着他一声低喝,整个沙盘骤然亮起!
银色的沙子开始飞速流转,自行堆砌,不过片刻功夫,一座惟妙惟肖的京城微缩模型,便出现在了三人面前。
宫殿楼阁,街道巷陌,河流山川,栩栩如生,甚至还能看到细微的光点在其中流动,代表着地脉的运转。
阿九“哇”了一声,大眼睛里写满了惊奇。
“好厉害!跟真的一样!”
“阿九,”萧煜牵着她的小手走到沙盘边,“现在,你仔细感受一下,哪里让你觉得不舒服?”
阿九听话地闭上了眼睛,小鼻子轻轻地嗅了嗅,小眉头慢慢地皱了起来。
整个观星台都安静了下来,萧煜和楚玄逸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她。
过了好一会儿,阿九才睁开眼睛,伸出小手指,指向了沙盘上微缩皇城西侧的一个角落。
“那里!”她奶声奶气地说,“那里有一个地方,一直在哭,哭得好伤心好伤心……”
萧煜和楚玄逸对视一眼。
楚玄逸快步上前,仔细辨认了一下那个位置,脸色一变:“是……西苑的‘锁龙井’!”
“锁龙井?”
“对,那是‘天地封魔大阵’三百六十五个主阵眼之一,专门用来镇压一条阴煞地脉的节点。自开朝以来,那口井便一直被封禁,常人不得靠近。”楚玄逸解释道。
“还有呢?”萧煜继续问阿九。
阿九又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会儿,这次她的小脸蛋都皱成了一团,满脸的嫌弃。
她伸出手指,一连在沙盘上指了好几个地方。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都好臭好臭!像烂掉的鸡蛋,还有鱼的腥味,阿九不喜欢!”
她指出的地方,有城南的一座废弃的土地庙,有护城河的一处拐角,甚至还有一处,竟然是京城最繁华的东市的一座酒楼底下!
楚玄逸将她指出的每一个地方都牢牢记下,与自己脑中的阵法图一一对应。
他的脸色,随着阿九指出的地方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难看。
无一例外!
阿九凭着直觉指出的所有“臭臭的”和“哭哭的”地方,全都是“天地封魔大阵”的重要节点!
这说明,这些节点,全都出问题了!
“玄逸,能不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一些?”
“可以!”
楚玄逸从袖中取出一面古朴的八卦铜镜,对着阿九最先指出的那个“锁龙井”的位置,凌空一照!
“玄光术,开!”
镜面之上,波光一闪,一幅清晰的画面浮现出来。
那是一口被巨大铁链层层缠绕的古井,井口贴满了符箓。原本应该散发着金色光芒的符文,此刻却黯淡无光。
更可怕的是,在那些金色的符文之上,正有一条条如同黑色毒蛇般的扭曲符文,在缓缓地蠕动,攀爬,不断地侵蚀着原本的封印!
萧煜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股气息,他再熟悉不过了!
正是在他体内肆虐了许久,差点要了他半条命的——乌骨族邪气!
“果然是他们!”萧煜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眼中杀意沸腾。
楚玄逸的脸色也铁青一片:“好个乌骨族,好深的算计!他们竟然在我们眼皮子底下,侵蚀了封魔大阵这么多年!其心可诛!”
他们一直以为乌骨族是近几年才开始在大景活跃,没想到,对方的布局,竟然如此深远!
阿九看不懂铜镜里那些复杂的符文。
但她能看到,那些黑色的线条,是“坏东西”。
她看到萧煜的脸色变得好可怕,头顶上那朵刚刚才好看起来的粉红小花花,边缘又开始翻涌起黑色的雾气。
她连忙伸出小手,拉了拉萧煜的衣袖。
“凶凶哥哥,不气不气。”她仰着小脸,认真地说道,“阿九帮你把那些黑色的坏线线,都擦掉!”
小姑娘清脆软糯的声音,像一道清泉,瞬间浇熄了萧煜心中的怒火。
他低头,看着小丫头那双满是担忧的眼睛,心中的暴戾缓缓平息。
“阿九帮凶凶哥哥把它们都找出来,凶凶哥哥去把它们……一寸一寸,全部碾碎。”
楚玄逸看着这一幕,也是长叹一声。
他收起铜镜,沉声道:“王爷,事不宜迟。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这些被侵蚀的节点,必须尽快修复。否则,一旦封印大范围崩溃,‘幽冥之心’的煞气泄露,整个京城,都将化为人间炼狱!”
“本王明白。”萧煜目光重新投向那座巨大的沙盘,将阿九抱入怀中,身形一动,便化作一道黑影朝着观星台外掠去“玄逸,跟上。”
楚玄逸手持拂尘,看了一眼那沙盘上触目惊心的黑色斑点,轻叹一声,也紧随其后。
夜色彻底将三人的身影吞没。
另一边,都察院。
左都御史钱秉忠,最近就很烦恼。
烦恼的不是国事,也不是家事,而是没事。
对,你没听错,就是没事。
朝堂之上,海晏河清,百官兢兢业业,没人贪赃枉法;边境安宁,没人谎报军情;就连街头的小混混,最近都少了许多。
这让以“弹劾百官,纠察不法”为毕生事业的钱御史,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职业危机。
书房内,钱秉忠第N次将一本弹劾奏章的草稿揉成一团,愤愤地丢在地上。
“岂有此理!简直是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