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城最大的趣事就是观看工部的大人们带人变魔术。
为何说是魔术呢?
老百姓们有话说。
“你们看,这土用水和过,就这样铺好就变成了石头路面,还有那石头墙面,这不是魔术土是什么?”
听到这种说法的人,仔细的想一想,觉得这说法很对啊。
他们也都亲眼见过了,就是用土和水就这么一变,就成了石头。
这就是魔术土,听说是王大人,就是那个王谪仙发明出来的。
他肯定是把天上的那仙土拿出来了,只是这世间没有灵气,这土就变成了这样子的魔术土,没法子种庄稼了。
喔,你问何为灵气啊。
不知道啊,那读书人说的,说是王大人书上写的,要是想要成仙就必须要修炼,修炼就必须要有灵气,否则是无法成仙的。
他们总结了一下,灵气估计就是仙气,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这个说法他们也听茶馆里说书的先生说过,但是他们不相信,这读书人说是王大人写的,那他们就相信了。
说书先生骗人,读书人不会骗人。
就算是读书人骗人,王大人绝对不会骗人。那可是举世无双的谪仙人。
也就是历史上一个什么写诗的人,叫什么李太白的能和王大人比较。
李太白你不知道啊,没关系,等再有读书人来看热闹,你去问问他们,他们说的可玄乎了。
于是这水泥就成为了老百姓口中的魔术土。这种叫法延续了好多年。
就连后世人说起是时候,也时不时用这个叫法。
王信也听他的同僚们叫过几次,他特意纠正:“可不能这么叫,这就叫水泥,和水就成为泥,怎么也和魔术沾不上边。”
一个同僚振振有词的说道:“大人,不过是民间民众的牵强附会,只是大家都这么叫,也朗朗上口。大家都知道这水泥没有任何魔力效果,只是觉得它能够变成和石头一般的东西,就非常神奇。大人不必要忙着解释。这样反而让人觉得,大人是有些急着掩饰。”
王信被说的目瞪口呆,他那是掩饰吗?他掩饰个什么东西?
他就是觉得魔术土这样的叫法,怕是会让普通人误会,拿去种菜,再拿去吃,可就真的能死人了。
不过,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东西没有魔力,希望他不会是杞人忧天,真的有那蠢笨的人出现。
所以还是让人多宣传一下吧,这水泥真的只能进行建设,种花种菜等都不能。
听到宣传的民众,原来这土真的不能种菜啊,王大人派人说的那就是真的。
毕竟这魔术土是大人拿出来的,他最是懂。
王信...解释不清了,算了,爱咋咋滴吧。
就在大家津津乐道中,很多大商户来到了京城,他们到来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去户部询问和报名。
而是直接来到拿来做实验的那条小街道,看那条路和墙。
看过之后,还会拉着几个亲眼看到的百姓,让他们述说一遍。
当然了可不是白讲的,讲完他们就会给几个铜板,这样多找几个人都说法一致,他们也就真的相信了,这朝廷真的弄出来了神奇的水泥。
呸,还是魔术土好听。多形象啊!
于是户部来询问的人多了很多。
听到还是拍卖会的形式,同时还会拍卖一批皇宫用品。
顿时这些人更心头火热。
自从好几年前拍卖过一次,这皇宫中就再也没有卖过第二次。
这次没有白来京城,值得了。
等富商们来的差不多之后。
至少王信打听过,东边西北的富商们都到了,他就觉得这拍卖会可以进行了。
于是皇家拍卖会的门票开始出售,名额有限,每人实名制一张,多了不售卖。
王信在拍卖会开始的那日一大早就来到会场进行准备。
他这次带着户部年轻的官员们,得让他们学习一下如何拍卖,以后再有这样的事情也能有人替换他,总不能他每次都来主持吧。
那他可就太累了,他手头可是很多事情呢。
户部的年轻官员们都兴致勃勃,能近距离跟在王大人身边学习,这可是多么难得的事情。
何况听王大人的意思,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是可以让他们来主持的。
哇哈,这样的好事,他们必须好好学,将来自己也能够不缀了朝廷的名声。
其它部门也派了几个年轻官员前来,这样的事情岂能让户部专美在前,学习必须学起来。
所以王信见到了很多熟人,刘文秀、王健、甚至贾珠和林鸿玉等人。
王健冲着王信使眼色。
王信假装看不见,这个小叔叔,都多大了,还这样跟小孩子似的,真幼稚。
王健见他不过来,只能自己上前,问道:“诚意,你这忙得都多久不见我们了,见面了也不热情。”
王信笑呵呵的说:“叔叔哎,您老看看我忙成什么样了,你要是真的闲得慌,不若侄子把你调到工部来帮我啊!”
王健忙说:“可别,我在礼部挺好的,可不来你这受累,我受不住。”
林鸿玉就冷哼道:“你帮不上忙,还敢说我师兄不热情,真是闲的你。”
王健立马就说:“我那是开玩笑,我自己的侄子我能不心疼?你可别离间我们叔侄。”
林鸿玉不说话了,他其实也不愿意去工部帮忙,他怕掉头发,听说工部的大人们都天天从早忙到晚,跟陀螺似的。
王信似乎是看出来他们的想法,冲着众人问道:“你们谁来工部帮我?我把你们调过来。”
众人齐刷刷后退一步。
王信翻一个白眼。
刘文秀描补说:“诚意啊,你看,我们也不懂那些东西,实在是怕帮不上你反而扯你的后腿。你要谅解大家啊。”
众人齐齐点头。
王信又翻一个白眼。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一群没有义气的狐朋狗友。
倒是和王信同一届的传胪杨泽润上前笑道:“王大人若真的需要帮助,我倒是可以前往。我虽然不如大人懂得多,可是从小家中乃是农户,对于农具倒是颇有研究。”
王信大喜,忙说道:“杨兄真心想要前来,我明日就去和圣上说,去刑部要人。”
杨泽润是经过深思熟虑才走出这一步的,他这些年官途才是从五品,这还是他兢兢业业的结果。
他想了很多,他若是真的走到王信的工部,只要是有些成绩,他的官职必然就会上升。
他不敢和王信比,人家真的功绩大,可是那杜尚知可就是沾了王信这个小舅子的光,才能越过他们成为五品官。
他也可以到工部去搏一搏。
且他确实是对于农具有很多的经验,立功他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