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辗转难眠的人实在不少。
此时县城里,沈父沈母和沈予才一家也还没睡。
比起前几年,今年这个小年,他们明显过得压抑沉闷。
家里人都知道,沈予才是学历最高的,他是被推荐去读的工农兵大学生。
但其实沈予才的工农兵大学并没有顺利毕业。
他中途因为违反校规被退学了,这也是为什么他只能在县城高中当个临时工教师。
原本沈予才并不着急。
国家正缺人才,虽然他是被退学的大学生,可好歹也算上过大学。
他原本打算先混两年资历,怎么着也能弄个编制。
可万万没想到高考恢复了,工农兵大学的学历越来越不值钱,更何况他还是个没毕业的,以至于教了这么多年书,一直没能转正。
以前沈予才还不慌不忙,今年却莫名着急起来。
本来沈父沈母想去找沈予欢的公婆谢父谢母要钱,想能不能花钱托关系给沈予才买个正式工作,谁知被沈予欢拦住了,不让谢父谢母给钱!
沈予才只好去求曾经在教育系统工作过的岳父岳母,可惜王安悦的父母也拒绝再帮他弄编制,说为了王安悦的正式工作,他们已经用尽了人脉,要是再给沈予才安排,恐怕得让他们“大出血”。
不过,他们也松了口,再“出血”不是不行,但有个条件,王安悦是他们的独生女,他们希望如果帮沈予才解决工作,王安悦生的下一个孩子得跟娘家姓王。
这年头人们观念传统,夫妻结婚生子,孩子默认随父姓,除非是入赘。
而入赘在很多人眼里是件丢脸的事。
王父王母要求沈予才和王安悦的第二个孩子姓王,在沈父沈母看来简直是羞辱沈家。
双方当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王父王母也气坏了,扬言不答应条件就绝不帮沈予才解决工作,还把王安悦叫回了娘家。
王安悦回王家时,顺便把儿子也带走了。
沈父沈母当然不想让孙子去王家,可孩子哭着要找妈妈,他们拦也拦不住。
母子俩这一去,到今天都没回来。
沈父沈母气得够呛,这会儿正在客厅里数落王安悦和王家。
“当初我就说这女人不安分,你偏要娶!现在好了,把你儿子都带走了。哎哟,我的越越呀……现在肯定在想奶奶了呜呜呜~”沈母一想到宝贝孙子这会儿在王家,就心疼得恨不得立刻去抢人。
沈父也气得不行:“这次老大媳妇实在太不像话了!自己回娘家就算了,都快过年了还不把孩子带回来,哪能做这样子的媳妇儿的?还有王家那两口子也是,嫁出去的女儿还留在娘家过年,他们不怕街坊邻居说闲话吗?”
“他们怕什么?王家人脸皮厚着呢,哪会在意别人说什么?就她那个妈,更不是省油的灯,嘴皮子利索得很,街坊邻居估计都说不过她!”
老两口你一句我一句地骂着王家人。
沈予才瘫在沙发上,神色倒不像父母那么激动,反而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抖着腿。
起初王家提出要让他和王安悦的第二个孩子姓王时,他虽没像父母那样暴怒,但也觉得被岳父岳母羞辱了。
所以面对王安悦一气之下带孩子回娘家,他没什么表示,更没去哄。
现在学校放寒假,平时王安悦在家总会管着他,不让他出门瞎晃,这回她带着孩子回娘家,他反倒乐得自在,这几天早出晚归玩得不亦乐乎。
疯玩了这些天,他心里那股被羞辱的火气也消得差不多了。
听着父母对王家人和王安悦的谩骂,他若有所思。
“予才,”沈母骂了半天没听见儿子吭声,皱着眉转头问他,“你今天怎么不知道去王家把越越接回来?难不成你真想让越越跟着他们姓王?”
“他们没说让越越改姓,”沈予才替王家辩解,“是说让我和安悦的下一个孩子跟他们姓。”
“你这是什么意思?”沈母一听,声音顿时尖利起来,“下一个孩子也是我们沈家的子孙,难不成你真打算让一个孩子姓王?予才,你这是要气死我们吗?”
“我没那个意思……”沈予才底气不足地辩解,随后小声嘟囔,“可要是不妥协,我的工作怎么办?其实……反正就是让一个孩子跟他们姓,对我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准!”向来听沈母话的沈父突然大吼一声,这显然触及了他的底线。
沈予才吓得一哆嗦,皱着眉看向父亲。
见他眼神愤怒,沈予才难得不敢顶嘴,只小声嘀咕:“我又没说真要这么做……”
“想都不能想!我们沈家的种,绝对不能跟别人姓!”沈父怒喝道。
沈予才一听也不耐烦了,大声反驳:“好啊,那你说,不让孩子姓王,谁来解决我的工作?总不能让我一直当临时工让人看不起吧!”
“你这问题能解决,爸妈给你想办法!”沈母急忙安抚父子俩。
“那你说怎么解决?”沈予才不耐烦地哼道。
“这……这怎么解决……”沈母急得团团转,脑子飞快转着,拼命想还有什么办法能让儿子拿到正式工作。
沈父听到“工作”二字,气焰也矮了半截,胸口仍剧烈起伏着。
“有了!”沈母突然惊呼,脸上满是惊喜,“我想到办法了!”
沈父和沈予才立刻转头看向她,异口同声问:“什么办法?”
“钱啊!”沈母激动地说,“有钱什么事不好办?”
沈予才一听就蔫了,烦躁地抓抓头发:“可问题就是没钱啊!沈予欢那死丫头又不肯给咱们钱!”
说到最后,他语气里充满怨念。
明明都是哥哥,沈予欢那丫头帮扶着沈予明一家去了京市,却骂他是个巨婴,连一两千块都不肯给他解决工作问题。
“沈予欢不给,不还有予明吗?”沈母不屑地说,“他现在跟着予欢那死丫头在京市,两千块钱总拿得出来吧?正好快过年了,他们应该回老家了,我们明天就回去过年!”
沈父和沈予才一听,眼睛都亮了。
比起沈予欢,沈予明确实好说话得多。
“那我们明天就回去!”沈父立刻拍板。
沈予才也笑了:“好!”
能靠自家人解决工作,他当然更愿意。
谁想去受王家的气,让沈家的孩子跟外姓?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三人就这么定了下来。
于是等到次日一大早,他们就收拾收拾行李,回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