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中文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灭秦之战结束后,蜀国的士兵伤亡惨重,损失过半。面对如此惨重的局面,蜀王当机立断,下令全国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同时大力赏赐剩余的士兵们,以重振士气;又鼓励百姓生育,轻徭薄役 以增加人口。

在这种情况下,赵信挺身而出,他率领着蜀国仅存的五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镇压秦国的征程。根据赵信的估计,要彻底平定秦国,大约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蜀国也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政策。他们派遣了大量的间谍,携带巨额财富前往魏国、韩国和楚国,与这些国家的百官们进行秘密接触。蜀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争取与这些邻国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实现互帮互助,避免彼此之间产生敌对情绪。

此时的楚国,正深陷与越国和韩国的战争泥潭之中,自顾不暇。对于蜀国的示好,韩国和楚国都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毕竟,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多一个盟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再加上蜀国使者在两国朝堂上的美言,以及丰厚的贿赂,韩国和楚国最终都同意与蜀国签订一份为期十年的睦邻友好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在这十年内,双方不得相互宣战。

然而,魏国的情况却有所不同。魏国国王魏瑶原本想趁着蜀国疲惫不堪之际,来个趁火打劫。但他对赵信所率领的战无不胜的陷阵营心存忌惮,始终犹豫不决。就在魏瑶举棋不定的时候,蜀国再次加大了对魏国百官的贿赂力度。而魏国的宠臣龙贾,也在朝堂上为蜀国美言,劝说魏瑶与蜀国修好。

经过深思熟虑,魏瑶最终还是决定放下顾虑,同意与蜀国签订睦邻友好条约。这样一来,蜀国成功地与周边的三个大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国家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此时此刻,蜀国所拥有的城池多达 81 座,其境内的百姓数量更是达到了 126.30 万之众。此外,蜀国还拥有六支军队,总兵力为 12.11 万人。目前,蜀国并没有打算通过征兵来扩充军队规模,而是决定让国家和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与此同时,楚国的情况也颇为可观。楚国坐拥 82 座城池,其百姓数量高达 210.63 万,远超蜀国。而且,楚国同样拥有六支军队,总兵力达到了惊人的 20.26 万人。

魏国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该国拥有 68 座城池,百姓数量为 150.26 万人。魏国的军队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仅有三支,但总兵力也有 13.16 万人。

韩国的城池数量相对较少,仅有 36 座,百姓数量为 94.6 万人。不过,韩国同样拥有六支军队,总兵力为 12.17 万人。

越国的城池数量为 45 座,百姓数量为 119.74 万人。越国的军队规模与韩国相当,同样拥有六支军队,总兵力为 15.61 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蜀国最近新占领了秦国北方的义渠国。义渠国是一个少数民族国家,拥有 9 座城池,百姓数量为 30 万,其军队规模为一支 6 万人的队伍。

至于其他距离蜀国较远的赵、卫、齐、燕、鲁、东胡、中山等国,由于它们与蜀国的地理位置较远,暂时不在此次讨论范围之内。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中,国家的量级划分是以拥有的城池数量作为标准的。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城池数量少于 3 座,那么它就会被归类为小国;而当城池数量在 3 到 6 座之间时,这个国家则被称为邦国。

接下来,当一个国家的城池数量达到 7 至 12 座时,它就会晋升为大国。再进一步,如果城池数量在 13 至 18 座之间,那么这个国家便成为了强国。

然而,这还不是最高的级别。当一个国家的城池数量在 19 至 36 座之间时,它就会被视为小霸。而当城池数量达到 37 至 64 座时,这个国家就会被称为霸国。

最后,如果一个国家的城池数量超过 65 座,那么它就会被认定为战国。目前,蜀国、楚国以及蜀国都拥有超过 65 座城池,因此它们都属于战国这个级别。

就在蜀国积极发展时,义渠国旧部暗中联络了北方的东胡。东胡一直觊觎中原的富庶,在义渠国旧部的蛊惑下,决定出兵攻打蜀国新占的义渠之地。东胡集结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蜀国边境。

消息传到蜀都,蜀王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赵信主动请缨,率领陷阵营以及部分军队前去迎敌。他深知东胡骑兵的厉害,于是提前在山谷中设下埋伏。

当东胡军队进入山谷时,蜀军伏兵四起,箭如雨下。东胡军队顿时陷入混乱,赵信率领骑兵冲入敌阵,左冲右突,杀得东胡军队丢盔弃甲。经过一番激战,蜀军大获全胜,东胡军队死伤过半,残部狼狈逃窜。

此役过后,蜀国声威大震,周边国家对蜀国更加敬畏。蜀王也更加坚定了休养生息、发展国力的决心,准备在未来的乱世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赵信身披的战甲早已褪去征战时的锋芒,历经二十年金戈铁马,那些惨绝人寰的场景如影随形。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哀嚎声在耳边久久回荡,无辜百姓流离失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每一个夜晚,那些场景都会在他的梦中重现,让他从冷汗中惊醒。

他开始意识到,征战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更多的是伤痛与毁灭。于是,他决定放下手中的剑,踏上修身养性之路。

赵信寻了一处幽静的山谷,搭了一间简陋的茅屋。清晨,他迎着第一缕阳光起身,在溪边打一套舒缓的拳,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力量。白天,他诵读经文,沉浸在书中的智慧里,试图抚平内心的创伤。傍晚,他会漫步在山林间,看夕阳余晖洒在树叶上,听鸟儿归巢的啼鸣。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曾经的杀戮和血腥不再像以前那样让他痛苦不堪。他学会了与过去和解,明白战争之外还有更美好的生活。在这宁静的岁月里,他仿佛获得了新生,不再是那个被战争阴影笼罩的将军,而是一个内心平和、懂得珍惜生活的人。

时光悄然走过十载,蜀国宛如一颗在岁月中沉淀后愈发璀璨的明珠。往昔的沧桑已被时间抚平,如今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片繁荣昌盛之景。

曾经经历过动荡的蜀国,在这十年的修养生息中焕发出勃勃生机。人口较十年前增长了一倍,街巷之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安居乐业的生活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漫步在蜀国的城镇乡村,处处鸟语花香。田野里,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农夫们辛勤劳作,丰收的喜悦挂在眉梢;山林间,鸟儿欢快地歌唱,清脆的啼鸣声回荡在山谷之中。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国力的增强,蜀国的文化也迎来了盛行的时代。学府里,莘莘学子们刻苦钻研,探讨着经史子集;街头巷尾,文人墨客们吟诗作画,展现着才情与风采。各种文化活动层出不穷,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蓬勃发展。

蜀国的宫殿中,君臣们谋划着国家的未来。他们深知,这来之不易的繁荣需要用心守护和继续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蜀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

315中文网推荐阅读:抗战之老兵凶猛薄厚人生穿越成弥勒怎么办小宋腾龙风雨话东周主神快穿:黑化男神,宠入骨开局就杀了曹操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器焰嚣张汉末天子我有一个巫师世界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执手春江修士遍地走,你管这叫红楼!大明孽子三国之胜谋天下大唐财阀圣手织田,全能小煮妇东鸦杂货店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孟婆也是蛮拼哒!最强特种兵之龙神唐时月明朝大祸害大唐第一表哥大梁往事最强医仙混都市谍战:我的绝密生涯千宋大唐:开局成皇子,被李二曝光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嫡女毒妻大唐:列强竟是我自己小王爷威武大明优秀青年呆王溺爱萌妃不乖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武炼巅峰无敌皇太孙绿罗也是罗马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秦草三国之大汉再起独断万古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大明征服者弃妃魅天下回到明朝当王爷贞观卖纸人
315中文网搜藏榜:铁甲轰鸣内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爱妃,本王俯首称臣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汉末大混子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我在大明得长生我是曹子桓抗战之重生周卫国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医品狂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墓园崛起女帝穿今不好惹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重生之傲仕三国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北明不南渡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大周九皇子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华夏鼎世大乾:帝国独裁者三国之魏武元勋我欲扬唐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穷鬼的上下两千年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水浒之小孟尝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袁术天下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315中文网最新小说: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乾元盛世系统大明锦官梦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龙吟三国秦世风云录乱世猛卒穿越战国我靠杀敌称霸天下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原始蛮荒部落生存记我在古代当镇令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三国:曹营第一扛把子天娇:铁木真崛起与大元帝国前传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锦衣卫:陛下,何故谋反!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穿越商朝,为了人族而战东汉末年:我携百科平天下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大明权谋录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穿越大唐,我靠变身闯天下穿越宋末,海上发家天赐良臣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我为大隋延运三百年逆宋:穿到水浒当战神一世豪权,一世月明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记始皇帝看到地球仪后,炸裂了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