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苏拥众多支持者,确实占优,但胡害有我相助,未必不能一搏。”
……
“掌控秦国兵权,不可谓不高明。”
李斯暗自思忖,却满是愤懑,“这一切皆因王命而起,得罪两位公子后,未来如何尚不可知。”
目光转移至齐地。”君上。”
“齐国大军已被妥善处置,除各城留守的十万兵力外,田平麾下三十万主力已混编入我军各营。
末将与桓漪上将军已完成任务。”
屠睢向李奇汇报齐国局势。”做得很好。”
“相较于以往收编的降卒,齐国士卒更易整合,毕竟他们的国君已经投降。”
李奇轻笑着说道。”对了,君上。”
屠睢恭敬地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需要禀报。”
“齐王一行人在半月前已经被送往雍城了。”
“雍城,”
李奇略作沉思,“那是我的封地。
看来大王有意让雍城的大营负责看守齐王一族。”
田建的身份终究摆在那里。
身为一国之君,却未能与国家共存亡,这本身便是莫大的羞辱。
即便此刻他并未完全沦为其他亡国之君那般受严密监控的境地,但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在雍城同样受到诸多限制。”作为一个君主,却不能与国家同生死,实在令人惋惜。”
屠睢感慨道。”行了,你先下去处理事务吧。
如今朝廷尚未派官员接手正务,你们的工作依旧繁重。
若遇重大决策,随时来此禀告;若是琐碎之事,自行斟酌即可。”
李奇语重心长地叮嘱,“记住,我秦国军纪严明,绝不可欺压百姓。
天下诸国既已归附,皆为同族,行事切勿过分。”
“请君上放心,我秦军绝非刁蛮之辈。
如有违者,定按军法处置!”
屠睢坚定回应。”去吧。”
李奇点头示意。”末将告退。”
屠睢俯身一拜,随后退出殿外。”再过不久,田建那老家伙怕是要撑不住了。”
李奇心中暗自揣测。
自田建被押至雍城已有半个多月,李奇当初注入他体内的指气恐怕早已发作。
无论是杀王的奖励,还是针对六国君主的特殊奖励,李奇都满怀期待。
迎合李奇的期望,他试探性地联系系统:“结算奖励。”
恭喜宿主成功击杀了齐国君主田建,奖励1000点经验以及《曲辕犁》制作图。
系统提示响起。”曲辕犁?\"
\"确实不错。”
\"总算有了收获,田建终究难逃一死。”李奇心中暗喜。
随后满怀期待。”恭喜宿主协助秦国消灭六国君主,完成隐藏任务,获得玄阶宝箱。”
\"恭喜宿主协助秦国统一六国,完成隐藏任务,再得玄阶宝箱。”
\"是否立即打开宝箱?\"
听闻此言,李奇面上顿时泛起兴奋:\"果然如此。”
\"刺杀王者,灭国都有额外奖励。”
\"这就像玩游戏一般。”
\"在这个世界乃至诸天万界,我是唯一的游戏者,拥有数据化的体质,能无限提升自己。”
\"两份玄阶宝箱,这次收获颇丰。”
\"希望这次能得到更珍贵的物品。”
满怀期待之下,李奇向系统下达命令。”开启宝箱。”
......
pS:感谢各位的支持,望多多鼓励。”开启宝箱。”
李奇发号施令。”指令已接收。”
\"开启玄阶宝箱,恭喜宿主获得这个时代的世界地图及1000枚中品灵石。”
\"开启玄阶宝箱,恭喜宿主获得进入随机副本世界的资格以及高产作物番薯、马铃薯。”系统提示传来。
得知宝箱内容后,李奇先是一惊,随即满心狂喜:\"真值了。”
\"难怪刺杀王者和灭国会有这么丰厚的奖励。”
\"这张世界地图不用说,日后若我能掌控中原,必将组建一支精锐之师,统一这片天地,这将带来海量经验,助我成长。”
\"中品灵石更是难得,其含有的灵气远超低品灵石数十倍,对我修行的帮助极大。”
\"最重要的是这个随机开启的副本世界。”
李奇想到这里,便确认了自己的想法没错。
未来。
李奇绝不会被局限在这个世界里。
未来。
他一定能踏入更高级的世界,以杀戮征服诸界,获取海量经验提升自身实力。
仙、神、圣,在他眼中并非遥不可及。”不知道会随机到什么样的副本世界。”
\"不过目前不必着急。”
\"等我向秦始皇申请戍边之后,再开启这个随机世界也无妨。”
\"至于这种高产的番薯和土豆,对缺粮的时代来说就是天赐之物。
等到秦末天下大乱时,我掌控大局后拿出这两样宝物,就能稳定局势。”
\"这次的收获实在巨大。”
李奇心中暗喜。
幸亏一开始就奔着杀王的奖励去的,若是放走齐王而不取其性命,那损失就大了。
毕竟。
在李奇看来,敌人就是怪物,首领更是相当于boSS,击杀boSS的回报必然丰厚。
接着。
李奇拿出世界地图。
展开一看。
整个世界的面貌尽收眼底。”东胡、匈奴、百越...\"
\"还有西域各国...\"
\"以及遥远西方的罗马和孔雀王朝。”
\"若非这张地图,恐怕至今还只是井底之蛙。”
\"这些异族都在等着我去征服、去剿灭。”
\"这将带来数不清的经验值。”
想到这里,李奇嘴角扬起一抹冰冷的笑容,透着杀意。
在他眼里,那些异族不过是待宰的猎物罢了。
时光飞逝。
转眼三个月过去。
楚地、齐地的战事渐渐平息。
咸阳也派来了冯劫主持正务,同时带来了不少贤能之士。
所幸如此。
秦军接连攻灭齐楚两国后,楚地虽遭兵燹但仍保持了一定秩序,原有的官僚体系得以保留;齐地则因直接投降未受战火波及,局势更为平稳。
李奇自领兵东进以来,仅用一年多便完成此等伟业,声威赫赫,然他对咸阳并无强烈归属感,亦对秦王的封赏预期不高。
此刻,齐王宫内,几位心腹幕僚前来汇报进展:“主上,齐楚两地大局已定,您可以启程返回咸阳了。”
屠睢补充道:“近来大王多次下诏催促您回都,似有急于论功行赏之意。”
李奇闻言微笑:“天下初定,确需着手稳固根本。
只是咸阳正务繁重,想必大王此刻正忙于应对各种事务。”
顿弱附和:“主上有所不知,朝中近日为立后、册储之事争论不休,引发诸多纷争,最后皆被大王呵责。”
李奇听罢,略显关切地询问详情:“既然天下既定,朝廷为何仍有争议?”
顿弱答曰:“主上灭齐之后,秦廷上下均认为应趁此时机安定社稷,故有大臣建议立后、定储。
然而群臣意见分歧,朝议一度混乱不堪。”
提及往事,顿弱心中感慨,他深知李奇的真实身份——不仅是秦国王储,更是未来的秦帝人选。
故对觊觎储位者,顿弱心怀冷峻。
与其主争斗,无异自寻死路。
当日章台宫中,嬴正嘱其暂勿告知己身身份,顿弱内心实难平静,查出真相却隐瞒不报,此乃欺君之举。
然见秦王诚恳相求,关乎储位之事,顿弱只能应允。
即便日后主上降罪,纵使赴死,亦无怨言。
一切皆为吾主。
当日,顿弱亦向秦王言明,若将来非吾主登基,必不计后果将其除去。”争夺储位。”
李奇轻蔑一笑,毫不在意。
此事关乎王室内部,与己何干?让他们自行争斗便是。
待秦始皇驾崩,他自不会效忠始皇无能之子,早已决意戍边,携家带口远离咸阳。
无论秦王诸子如何喧嚣,皆与他无关。”应是浮苏与胡害之争。”
“主上洞察秋毫。”
“朝中大臣亦分两派,其余公子难以匹敌。”
“当日百官奏议,大王一语定乾坤,储位已定,众臣遂暗中较劲,皆欲助其支持之人登基。”
“宗室、孟西白三族,丞相、廷尉及众多高官均卷入其中。”
顿弱述说咸阳储位之争。”天下既定,储君确为根基。”
“只是他们未免操之过急。”
李奇哂笑道。
秦始皇正当壮年,年未四十,却已有大臣暗中争斗,这必使他心生不满。
往昔智者皆着眼于下一任君主的立场选择阵营,以求家族未来的稳固,却从未顾及现任君主的雷霆手段。”确实显得有些急切。”
在两派官员的鼓动下,浮苏与胡害两位公子均已上朝,皆欲在秦王面前展现才能,争取被立为太子,如此则一切尘埃落定。
此外,咸阳城中,除了太子之位之争,还有封地分封的话题引发热议。
顿弱透露出这一重要消息,令李奇微微一笑,心中却添了几分兴致。
回顾历史,秦国一统天下后,朝堂内同样存在分歧。
一方主张延续军功分封的传统,对有功之臣厚加封赏,封王、封侯、封爵;另一方则建议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秦始皇认为,国家刚刚统一,若再次实施分封制,恐重蹈周王朝覆辙,导致诸国崛起,最终削弱中央权力。
因此,他更倾向于通过郡县制巩固统治。
然而,朝中并非所有人都支持郡县制。
有人担忧分封制虽短期内稳定,但长远来看可能导致割据局面重现。
对皇子及功臣来说,分封制意味着更多利益。
即便无法继承太子之位,凭借出身仍可在封地称王。
因此,他们极力倡导分封制。”若大王决定施行分封制,仅凭我的功劳便足以封王。”
章寒恭敬地说道,屠睢和任嚣也随声附和。”主上为大秦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这般伟业亘古未有,谁能比拟?”
“今日主上已是彻侯,执掌秦国军权,大王已无更高爵位可封。
若推行分封制,对主上而言无疑是绝佳良机,一旦受封为王,必将威震一方,天下无人能及。”
屠睢亦满怀热忱地说道。”若实行分封,大王诸子自会被封侯,却远不及主上战功卓着。
主上若得封王,必当独步天下。”
任嚣附和道。
显而易见,他们无不期待着主上荣登王位。
毕竟,这对李奇来说堪称天赐良机……
“世事难料。”
“我的功绩足以封王,但大王未必会推行分封制。”
李奇淡然一笑。”满朝文武皆力推分封,大王岂会反对?”
顿弱疑惑不解。”切莫将大王视为墨守成规之人,他乃开疆拓土之君,深知分封制的隐患。
若行分封,数十年后大王驾崩,新君若无才略,天下恐再现诸侯割据,战火重燃。”
李奇语气笃定。
往昔历史确实如此。
即便抛开史实,单凭他对秦始皇的了解,李奇亦确信他绝不会采用分封制,因为他注定青史留名。”若大王不推行分封制,实属遗憾。”
“主上恐难更进一步。”
屠睢神情落寞。
章寒与任嚣亦面露惋惜之色。
多年来,他们从未见过主上有误断,因而深信不疑。”你们想偏了。”
“即便不分封,主上仍会有所突破,而且是超乎所有人想象的突破。
将来,这天下终将是主上的天下。”
顿弱心中默念,满怀憧憬。
在他看来,
他早已洞悉主上的谋局,主上的宏愿,绝非权势二字所能概括,而是关乎整个天下。
这世间大概只有我的主上能驾驭一切。
秦王那样的气度,也只有主上能够具备。”主上。”
“您何时回咸阳?”
顿弱突然问道。”待所有事务尘埃落定后才回咸阳。”
“恐怕还需一个月左右。”
李奇思索片刻后回答。”大王多次颁下诏书,催促您尽快交接齐楚军务,返回咸阳。”
“还召集了属下等人入京。”
“不仅是属下,桓漪、王简、李牧等几位将军也都接到了召令。”
屠睢恭敬地说道。”显而易见。”
“如今朝中正为太子之位和分封制、郡县制争论不休。”
“主上及诸位上将军的意见至关重要,因此大王才会急切地颁下诏书。”
章寒笑着解释。”这次回到咸阳,”
“我会请求戍守边疆。”
“到时我会将全家迁往边境。”
李奇看着面前的亲信们说道。”眼下天下已定,正是主上扬名立万之时,您却急于请缨戍边,难道是担忧大王?”
“倒也不是担忧。”
“凭大王的胸怀,不至于会恩将仇报。”
“只是留在咸阳无所事事,与其应付那些朝臣,不如去杀更多异族。”
“朝堂的生活,并非我所愿。”
李奇平静地笑道。”不过,”
“大王会准许主上戍边吗?”
章寒问。”我多恳求几次,应该可以得到允许。”
李奇毫不忧虑。
只要把异族威胁的利弊告知秦王,他自会做出明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