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姜和蔡琰二人随着杨帆一起前往了杨府之中。
杨帆这一次为了表达对蔡琰和甄姜二女的思念,宴席上面专门没有请别的人,只请了甄姜和蔡琰二女。
后厨的铜壶开始冒白汽时,杨帆正站在廊下看赵武挂灯笼。新糊的绢灯上画着雁归图,是蔡琰昨日亲手勾的线,墨色还带着松烟的清苦气。“大人您看,” 赵武举着灯杆往梁上挂,“蔡夫人说这雁翅得画得舒展些,才像真要落进窝里的样子。”
杨帆指尖抚过灯笼边缘的竹骨,忽然想起出征前蔡琰为他整理行装时,也是这样细细抚过箭囊的皮革:“玄菟的秋雾重,箭杆得用桐油浸过才不会受潮。” 那时她鬓边别着支银簪,是他前年在乐浪郡淘来的旧物,簪头雕着极小的雁群,此刻正随着灯笼的晃动在廊柱上投下细碎的影。
“大人,甄夫人让问,酒温到八成热可以吗?” 厨娘的声音从月亮门里钻出来,带着面案上的麦香。杨帆转身时,看见青砖地上落着片桂花瓣 —— 后院那棵老桂树是甄姜嫁过来时亲手栽的,她说 “玄菟太冷,多种些能开花的树,看着也暖些”。去年桂花落时,她蹲在树下铺油纸,裙摆沾了不少金粉似的花瓣,抬头时笑出两个梨涡:“等晒干了收起来,明年你出征时,装在香囊里能驱虫。”
正厅的案几已经摆妥,甄姜选的是去年从洛阳运来的紫檀木案,边角被她用锦缎包了,说 “免得碰着大人的膝盖”。杨帆看着案上的青瓷盘,忽然想起乌桓草原的寒夜里,他总把甄姜绣的护膝贴在胸口 —— 那护膝里塞着晒干的艾草,是她春天在郡外采的,说 “辽东的艾草比别处温性足”。
“这对玉盏还是去年西域商队送来的吧?” 蔡琰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她正用细布擦拭盏沿,指尖沾着的水渍在灯光下像碎星。这对羊脂玉盏是杨帆特意留着的,总想着等打了胜仗回来,和她们共饮庆功酒。有次他在书房看兵书,蔡琰端着茶进来,玉盏放在案上时发出轻响,她说 “这声音像极了长安城里的编钟”,说着就用指尖在盏沿轻轻划,真划出些清越的调子。
甄姜提着食盒进来时,鬓边沾了片藕荷色的花瓣。“刚从荷塘摘的鲜藕,” 她把白玉碗放在案中央,碗里的藕片浸在蜜水里,还浮着几粒殷红的樱桃,“知道大人爱吃脆藕,特意选了中段最嫩的。” 杨帆看着那藕片,忽然想起三月前在乌桓王庭外的沙丘上,他啃着干硬的麦饼时,总想着甄姜做的藕羹 —— 那时她总说 “行军路上火大,藕能清心”,临行前装了满满一陶罐,最后他舍不得吃,分给了伤兵。
“琴已经调好了。” 蔡琰抱着焦尾琴从里间出来,琴身擦得发亮,弦轴上缠着新换的红丝绦。这琴是蔡邕先生的旧物,琴尾刻着极小的 “琰” 字。去年冬夜,杨帆处理完郡务,听见琴房有琴声,推开门看见蔡琰披着貂裘坐在琴前,指尖冻得发红:“想着大人明日要去巡查边防,弹首《从军行》给您壮行。” 此刻琴弦上还留着她调弦时的余温,杨帆甚至能想起她调弦时微微蹙起的眉 —— 总说 “弦松了显不出风骨,太紧又怕断”。
酒壶里的黍米酒开始泛泡时,甄姜忽然起身去拿酒筹。她穿的杏色襦裙上绣着缠枝莲,是她自己绣的,针脚细密得像春蚕食桑。有次杨帆看见她在廊下绣花,阳光照在她发顶,银针穿过绸缎的声音比蝉鸣还轻:“这莲纹得绣得舒展些,才配得上大人书房的屏风。” 此刻她捏着酒筹的指尖微微发红,定是方才温酒时被蒸汽熏的。
蔡琰正在点香炉,银匙舀起的檀香粉落在炭火上,腾起细弱的青烟。“这是西域的安息香,” 她把香炉往杨帆手边推了推,“上次商队说这香能安神,想着大人回来定是睡不安稳。” 杨帆看着那缕烟,忽然想起在乌桓帐中,他总把蔡琰送的香囊放在枕边 —— 那香囊里装着晒干的兰草,是她在郡外的溪边采的,说 “玄菟的兰草虽小,香气却能透过重帐”。
第一道菜端上来时,杨帆的目光落在翡翠碗里的鲈鱼脍上。鱼肉切得极薄,像雪片一样浮在清汤里,是甄姜最擅长的菜式。去年他从乐浪巡查回来,甄姜就是这样端着鱼脍在廊下等,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脚步轻晃:“知道你爱吃这口,特意让渔户今早去江里打的。” 那时他吃得急,鱼刺卡了喉咙,她就用银簪小心地挑,指尖触到他喉结时,自己先红了脸。
“尝尝这个。” 蔡琰夹了块炙羊肉放在他碗里,羊肉上还沾着芝麻,是他偏爱的做法。乌桓草原的三个月里,他吃过最香的烤肉,是在击溃敌军那晚,篝火上烤的野羊,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 此刻咬下这块羊肉,才想起是少了蔡琰调的酱料,她说 “北地羊肉膻,得用陈皮和梅子腌过才爽口”,说着就往他碟里又添了些梅子酱。
酒过三巡,甄姜忽然起身去取琵琶。她穿的月白披风上绣着暗纹,是杨帆送她的生辰礼,披风下摆的流苏扫过地面时,带起些微的香尘。“弹首《关山月》吧,” 她调着弦柱,指尖在弦上轻轻拨弄,“去年你说这曲子里的月亮,像玄菟郡城墙上的。” 杨帆看着她拨弦的手指,忽然想起在乌桓看到的满月 —— 那时他坐在沙丘上,总觉得那月亮太冷清,不如甄姜弹琵琶时,烛火映在琴弦上的暖光。
蔡琰正在为他续酒,玉盏碰到壶嘴时发出轻响。“这酒里加了些枸杞,” 她把盏子递过来,指尖不经意擦过他的手背,“商队说西北的枸杞最补,想着大人在军中定是劳心。” 杨帆饮下酒时,舌尖尝到些微的甘味,忽然想起出征前那晚,蔡琰也是这样在酒里加东西:“这是我用桑葚泡的酒,能明目,你在灯下看军报时,多喝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