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早猜到这蒸汽机船的重要性,这不仅代表着唐家铺工匠们的智慧,更预示着大明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
“有这东西在,当初咱们打陈友谅就不用那么累了....”
老朱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思考的光芒。他意识到,这蒸汽机船的出现,将会极大地改变大明的水上交通,甚至可能影响到军事、农业等多个领域。
此时,湖面上的蒸汽机船已经绕了一圈,缓缓驶回岸边。老朱和朱标一行人跟了上去,想要近距离观察这艘神奇的蒸汽机船。工匠们早已在一旁等候,他们直接无视了老朱一行人,而是迎上了唐仨仁,其中有几个汉子居然脸色煞白的从船舱里出来,下船的时候还有些脚步不稳。
这是晕船了?
老朱看得有些无语,不过一想到那船的速度,或许自己上去不一定好得到哪里去。
“村长大人,这船刚才撞了几下岸,不过大家已经能够初步掌握了它的方向和速度,再操练一阵子就可以入海了。”
唐仨仁有些意外,因为这船上居然是李文忠亲自在指挥,这位李文忠将军之前到了唐家铺后,就没有回应天了。
老朱那边居然也算是默许了李文忠的这一举动,对于李文忠对他唐仨仁的称呼,唐仨仁并不意外。
“还早呢,就这船?放河上面还算不错,进入大海,就是个笑话....”
并非是故意打击大家伙的热情,而是目前大明的造船技术哪家强,南边找陈友谅,当初陈友谅战败之后,便带着那强大的宝船技术跑路了。
目前大明拥有的最大海船,也不过二三十来米长的样子,根本做不到远洋航行,如此更加说明那些带回橡胶树的大明儿郎们,是经历了何等可怕的九死一生。
就算是最大的船,李文忠将军带他们回来时,那也是尽可能的沿着大明的海岸线航行,说白了,去了深海区,这些船是真不行。
“当然了,万事开头难,我们虽然没有造更大的船的技术,但我们现在有了橡胶,铁皮橡胶船了解一下....”
拥有了更好浮力的材料,又有了新的动力,原来的船只上面的一些“配件”,比如说风帆啥的,都可以缩减甚至抛弃,没错,唐仨仁现在想的是让大明跳过“宝船”风帆技术,直接进入蒸汽推动时代!
有了这两样东西的直接跨时代迁越,谁还用什么风力推进?而且只要有了更好的推进力,直接造更大更重更稳固的船不香吗?
“蒸汽机配上铁皮橡胶船,这将是我们大明航海史上的革命性突破!”唐仨仁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舰队在浩瀚大海上驰骋的无敌景象。
嘿嘿嘿,当西边那帮家伙还要等几百年才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呢,现在的大明已经算是领先了世界几百年进入了蒸汽机时代。
在场的工匠们也纷纷响应,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在蒸汽机用到大船上的时候,所有人都仿佛已经看到大明人打造的船只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的那一刻。
“你们叫我过来,不是来炫耀的吗?刚才不是还说遇到了什么问题,赶紧说,能改进的赶紧改进....”
唐仨仁见大家伙刚才的兴奋劲稍过,提醒了一句他赶到这边来的原由。
“村长大人,就一件事,咱们这船体还是硬木做的,经不起多次的撞击,哪怕有这些橡胶块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也一样....所以,大家伙都想问一下,你之前说的那‘铁皮船’的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原来是这件事,铁这东西没办法在水里浮起来,这是所有大明人的正常认知,工匠们也想过在船的船头和两侧装上铁块,只不过那样的话不仅凭空增加了船只的负担,对于船本身的作用也没有半点增强的可能,因为大家伙都试过了。
之所以跟唐仨仁禀告,还不是因为就在唐仨仁没过来之前,工匠们就尝试过了,差点船都搞没了。
唐仨仁闻言,微微一笑,他早已料到工匠们会有此一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人拿了个大铁盆过来,在众人有些不解的目光下,唐仨仁直接将那唐家铺新做出来的大铁盆放在水面上,并且往里面装了一些石头啥的。
“你们啊,还是太保守了。之前唐家铺完全小学里,六年级教的‘受力面积’你们都还给老师了?铁,当受力面积足够大的时候,为什么就不能单独浮在水上呢?加上可以将铁与木头结合,自然能够同时保证足够的浮力。”
“所以,当咱们的铁船足够大的时候,谁说就浮不起来?再者,谁说铁皮船就一定要是全铁的?我们可以设计一种铁皮与木材完美结合的船体,既坚固又轻便。”
工匠们听后,面露思索之色,眼睛都死死的盯着那个大铁盆,那个大铁盆是唐家铺一些人家用业泡澡的,全铁的,重量比那些木盆重了不知多少倍,现在却悠哉的漂在水面上,还有一件事唐仨仁并没有说,就是水的密度的问题。
能够在淡水区域飘起来的大铁船,到了大海里面不得起飞?这些等以后技术更加成熟了,相信越来越多的工匠和肯动脑子研究的人员将会意识到这一点。
唐仨仁看着工匠们逐渐明悟的眼神,心中暗自点头。他知道,这些工匠虽然手艺精湛,但在理论知识上还有待提高。不过,这正是他作为领导者需要引导他们的地方。
他继续说道:“而且,我们不仅仅要考虑浮力问题,还要考虑船体的稳定性和航行速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上做出更多的创新和优化。比如,我们可以在船体底部设置一些特殊的形状,以增加水流经过时的阻力,从而提高航行速度。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船体两侧设置一些可伸缩的翼板,根据不同的航行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船体的稳定性。”
工匠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开始围绕着大铁盆,热烈地讨论起如何设计这种新型的铁皮与木材结合的船体来。唐仨仁看着他们充满激情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接下来,不需要刻意的去指导什么,也不要小看他们的智慧,唐仨仁如果不是穿越者,只怕脑力远不如这些人好使呢。
一直在旁边听着的老朱再一次刷新了认知,李文忠刚才也看到了老朱,过来陪着,对于“铁船”的事情,李文忠倒没有觉得惊奇,只不过同样没有想到如何让更多的铁在水上浮起来。
“标儿,你听见了?以后咱们大明的船不仅本身是铁疙瘩,还能载着人飘洋过海....”
朱标显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唐仨仁干了什么,蒸汽机本身就已经足够夸张了,带着大铁船在水上飞驰,岂不是更加夸张?
不过此时的朱标惊讶归惊讶,突然间来了一句:
“地上自己跑的,船自己走的,他都弄出来了,下一步,要上天了吧?”
当然,有了橡胶,除了蒸汽机的密封性好了之外,还有一样东西哦,那就是热气球!之前不是搞不出热气球,而是搞出来也载不动人。
因为材料的问题,那热气球本身的材料首先必须得是耐热,同时也需要足够强的密封性,不然那些热气一旦泄漏出去,根本就无法提供足够的空气浮力。
现在有了橡胶,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了。唐仨仁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幅幅画面,那巨大的热气球载着人在天空中翱翔,俯瞰着大地,那是一种何等的震撼与自由!至于飞机啥的,还是那句话,内燃机还得等不知多少年呢。
朱标的话虽然带着几分玩笑,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对唐仨仁的敬佩与惊叹。
“我曾有一个梦想,凡日月所照之地,皆为汉土....”
“我曾有一个梦想,若你不臣服成汉土,那就必须学会载歌载舞....”
唐仨仁曾经说过的那些话,朱标似乎觉得就在耳朵边上响起,不管唐仨仁来自哪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强大,大明的无敌!
“父皇,你说老唐是不是真的来自那里....”
朱标轻声说道,老朱愣了一下,看着人群中的唐仨仁,当初他与马皇后就怀疑过这事,但后来老朱与马皇后确定了唐仨仁就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每一件厉害的新事物出现,唐仨仁似乎都只是提出了一个思路,真正的聪明人,是大明的那群可爱的工匠们啊!
“想多了,咱早调查过仕伢子,就一脑子有些跳脱的小子,加上从小在外面东奔西走,比一般人见识多一些的家伙而已....”
至于不跟朱标说唐仨仁有可能因为马皇后才活下来这事,没有证据,不好说,但凭着唐仨仁对马皇后的一些恭敬态度可以看出来,这事可能是真的。
“哦,父皇,那你说,老唐能带大家伙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