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上一章关于文化基因疗法和跨文化冲突的化解,以及契约网络逐渐稳定的背景)
秦黛声的身体逐渐恢复,但她和周九良都没有丝毫放松。全球传承者网络虽然已经建立,但仅仅连接在一起还不够,如何让不同文明彼此理解、融合,才是更深层次的挑战。他们意识到,消除隔阂,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直观地展现彼此的美好和共通之处。笑容,无疑是其中最普适的语言。
“我们能不能做一个类似‘拉洋片’的活动,把全世界人民的笑脸都收集起来,做成一个巨大的‘人类图鉴’?”周九良有一天突然冒出这个想法。他兴奋地比划着,“就像小时候看的‘西洋镜’,一张张画面飞快地闪过,展示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咱们的‘人类图鉴’,就展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种肤色、各种年龄的人的笑脸!”
秦黛声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笑容是全世界通用的语言,能穿透文化差异的隔阂。如果能把全世界的笑脸都收集起来,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说不定能真正激活契约网络的潜力。”
“而且,”周九良补充道,“‘拉洋片’本身也是一项快要失传的民间艺术。咱们借这个机会,也能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遗。”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开始着手策划。他们决定将这个活动命名为“全球笑颜映像”,并通过契约网络向全球37万传承者发出邀请。
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承者们纷纷响应,表示愿意参与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这主意太棒了!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分享我的笑容了!”一位来自巴西的桑巴舞者兴奋地说道。
“笑容是最好的礼物,我要把我的笑容送给全世界!”一位来自印度的瑜伽大师说道。
“我们村的孩子们都非常期待能够参与这次活动!”一位来自非洲的乡村教师说道。
活动很快启动。世界各地的传承者们纷纷拿起手机、相机,拍摄自己的笑脸,并将照片上传到契约网络。
网络上,一张张充满活力的笑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有牙买加雷鬼乐手阳光灿烂的笑容,非洲鼓手充满节奏感的笑容,日本茶道大师平静内敛的微笑,俄罗斯芭蕾舞者优雅动人的笑容,还有中国京剧演员色彩浓烈的笑容……
这些笑脸汇聚在一起,仿佛一道道温暖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
周九良和秦黛声每天都守在电脑前,看着一张张新上传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感动。
“看到这些笑容,感觉一切都值了。”秦黛声感慨道。
“是啊,”周九良点点头,“笑容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驱散黑暗,带来希望,连接人心。”
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笑脸,如同浩瀚星海般汇聚在契约网络中,形成了一幅震撼人心的“人类图鉴”。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透过网络,分享着同一个表情,传递着同一种情感——快乐。
在契约网络的技术团队的努力下,这些笑脸被制作成了一段时长数分钟的短片,配以欢快的背景音乐,最终形成了一个绚丽夺目的“全球笑颜映像”。
接下来,就是将这段视频注入契约网络的关键时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秦黛声和周九良决定选择一个特殊的日子进行注入——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中秋节是象征团圆、和谐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注入“全球笑颜映像”,更能体现活动的意义。
在中秋节的晚上,秦黛声和周九良站在德云社的舞台上,面对着全球37万传承者,共同启动了“全球笑颜映像”的注入仪式。
周九良深吸一口气,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说道:“各位朋友,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在中秋佳节,我们要向全世界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全球笑颜映像!希望这份礼物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带来希望,带来团结。”
随着周九良话音落下,秦黛声启动了注入程序。
在众人的注视下,“全球笑颜映像”的视频开始在契约网络中播放。
视频中,一张张笑脸飞快地闪过,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美丽而短暂。这些笑脸来自世界各地,却都洋溢着同样的幸福和快乐。
随着视频的播放,契约网络中的能量开始涌动起来。一股股温暖、快乐的情感,如同电流般在传承者之间传递。
大家纷纷在网络上留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太感动了!看到这些笑脸,感觉自己不再孤单。”
“这些笑容充满了力量,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希望世界永远充满笑容,充满爱。”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
当最后一张笑脸闪过时,契约网络的核心代码突然自动启动,激活了一个名为“文明永生系统”的终极协议。
“文明永生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程序,它能够将人类文明的所有信息,包括文化、艺术、科技、历史等等,编码成一种特殊的能量,存储在宇宙深处。即使地球发生毁灭性的灾难,人类文明也能以这种能量的形式,在宇宙中永远存在下去。
“这……这是怎么回事?”周九良惊讶地问道。
秦黛声也感到难以置信。她仔细查看了契约网络的核心代码,发现“文明永生系统”的启动,竟然与“全球笑颜映像”中蕴含的情感能量有关。
“原来,笑容不仅仅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强大的能量。它可以激活人类内心深处的创造力、爱和希望,最终推动文明的进步。”秦黛声恍然大悟。
“这么说,是大家的笑容,激活了文明永生系统?”周九良问道。
“没错,”秦黛声点点头,“是大家的笑容,让文明获得了永生的机会。”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球。所有人都为之欢欣鼓舞。
“我们成功了!我们的笑容,拯救了文明!”一位来自中国的书法家激动地说道。
“太棒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一位来自美国的音乐家说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一位来自法国的艺术家说道。
在这一刻,全球37万传承者的命运,与人类文明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们不再仅仅是非遗技艺的传承者,更是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全球笑颜映像”事件,让秦黛声和周九良对文明的理解更加深刻。他们意识到,文明不仅仅是文化、艺术和科技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的力量,一种连接人心的纽带。只有当人类能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关爱时,文明才能真正实现永生。
此后,秦黛声和周九良继续致力于推动全球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他们在全球各地举办各种活动,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他们还成立了一个“全球文明基金”,用于资助那些致力于传承非遗、守护文明的个人和组织。
在他们的努力下,全球非遗事业蓬勃发展,人类文明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几年后,在一次联合国大会上,秦黛声发表了一篇振奋人心的演讲。
“各位朋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战争冲突……各种危机威胁着我们的生存。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这些资源蕴含着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爱。我们要将这些资源传承下去,让它们照亮我们的道路,指引我们前进。”
“我们还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只有当人类能够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彼此关爱时,才能真正实现和平与繁荣。”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守护我们的文明,创造一个充满笑容、充满希望的未来!”
秦黛声的演讲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在这一刻,所有人都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希望。
“拉洋片”式的“人类图鉴”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性,象征着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期盼。它提醒着人们,无论身处何地,无论拥有怎样的文化背景,都应该珍惜彼此的差异,拥抱彼此的相似,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因为,文明的永生,正蕴藏在每一个微笑之中。
通过这次“全球笑颜映像”活动,契约网络如同获得了一次质的飞跃,不仅仅是技术的连接,更是情感的共鸣。世界各地,各种古老的技艺被重新发掘,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一位非洲的编织老妇,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编织进了挂毯,她说:“这些笑容,将会驱散我们村庄的贫困。”一位南美的陶艺匠人,用泥土捏出了无数张笑脸,他说:“这些笑脸,将会让世界记住我们的文化。”
这些小小的改变,汇聚在一起,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力量。秦黛声和周九良知道,他们的路还很长,但他们已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让文明的火种,永远燃烧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