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
徐桂英在医院外等到了徐松原,徐松原脸色跟昨天差不多,惨白惨白的。
“大姐!”
徐桂英看到他,皱紧眉头,“走,先进去,让医生检查检查。”
徐桂英直接带徐松原做了全身检查,徐松原要自己给钱,徐桂英没答应,手快就把钱给了。
医生说徐松原贫血还缺钾,问题不大,但是要引起重视。
留下徐松原要输液。
等到一个多小时后,瓶里的液体才见了底。
徐松原身上有了点力气,现在脸色瞧着好多了。
徐桂英这下心里才稍微松了口气,要是检查出来有问题才头疼。
徐桂英紧皱着的眉头松开,她笑了下,“走吧,带你去我家。”
徐松原点点头,笑起来样子憨厚的很,完全看不出小时候的影子了,他知道今天要去见姐夫一家,换的是最新的一套衣服。
一路上,徐桂英说了家里的事。
“我跟老宋生了五个孩子,老大老三老五是三个儿子,犯了错都被分家赶出去了,老四是个姑娘,学习成绩好,出国留学了。老二之前当兵的,受了重伤,现在脑子有点不清楚,我那天就是带他去医院看病。”
“对了,我们还养了老宋小妹的女儿,外甥女回她爷奶家去了。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徐松原听完,大为震惊。
“大姐,三个儿子都分出去了?”
徐桂英嗯声,“不成器的小畜生们,下次再细说。”
徐松原又问起了老四留学的事,说宋蓉蓉真厉害,肯定是随了大姐。
他们姐弟俩的妈是老师,大姐从小认字就快,要不是闹饥荒,都能顺利读高中考大学了。
很快就到了和平巷。
徐松原虽然是乡下人,但也知道和平巷位置好,看来大姐过得还不错。
这会下午四点多了,等吃完晚饭就是五点多,徐桂英打算到时候她再骑车送小弟回罗安镇。
宋家爷奶正在院子里晒辣椒,就看到徐桂英领了一人进来。
老二正在檐下吃饼,钱玉桉就在一旁看书。
“桂英,这位是……”宋老爷子眼睛一眯,咋和大狗子媳妇儿长得这么像。
徐桂英笑着介绍,“爸妈,这是我弟,徐松原。弟,这是我公婆,你叫宋叔宋婶。”
徐松原赶紧道,“宋叔宋婶,我是徐松原,我姐的亲弟,跟我姐失散了二三十年,没想到她就在首都,这么多年都没找到,也没来拜访过……”
徐松原说到话尾,声音愈发昂扬,这么多年了,大姐都没个娘家人,不知道受了多少欺负。
徐松原虽然就是个农村人,但是不能让大姐夫家看低了!
宋爷爷顿时大笑,“我就说看你俩长得像,是叫松原啊,咋写的,桂英啊,你们怎么找到的。”
宋奶奶抵了下老爷子的手,又对徐松原道:“桂英她弟啊,赶紧来坐。”
徐松原悬着的心放平。
“松树的松,平原的原。”
宋爷爷:“好名字,你现在是住在哪啊,家里人呢?”
徐松原:“罗安镇,有个女儿。”
徐桂英又介绍了下钱玉桉,“这位是老二的朋友,玉桉,你叫徐叔叔就成。”
钱玉桉喊了声徐叔叔。
徐松原连忙应声,又看着老二啃饼,不由得担忧皱了皱眉。
宋家热闹,宋爷爷和宋奶奶都是过过苦日子的,看徐松原面善,也为徐桂英感到高兴。
宋信福知道今天小舅子要来家里吃饭,一下班就赶紧回来了。
徐桂英又介绍了下身份,宋信福跟徐松原都是踏实肯干老黄牛的性格,也说的上话。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了饭。
突然,宋奶奶看到徐松原的侧脸觉得熟悉极了,好像在哪里见到过……
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转头又给忘了。
吃完饭后,宋信福说他骑车送徐松原回去。
这会天还没黑透,来返都要两个多小时,早点回去安全。
徐桂英把宋信福拉到一旁,“你都没去过罗安镇,找都找不到路,等会回来天黑了,别让老娘再去接你。”
宋信福:“谁跟你说过我没去过罗安镇,你别管了,我送小舅子回去,我快去快回。”
宋爷爷也道,“桂英啊,就让大狗子送松原回去,等会晚上不安全。”
徐桂英也没勉强,点点头,“那成吧。”
现在快六点,要是骑得快,到家应该天没黑透。
宋信福骑车带徐松原回去了。
等到人一走,宋奶奶一拍脑袋,赶紧把徐桂英拉到了她房里。
“桂英啊,你还记不记得我之前说的试药的事。”
徐桂英一笑,心里感动。
“妈,我知道你要说啥,这事儿已经快解决了,他不去试药了。”
宋奶奶:“那就好,唉,往身体里打针,遭不住啊。”
徐桂英打算等到徐松原家里事情都解决完后,再告诉他们。
这段时间,宋芸和莫鸿相处也渐入佳境了。
两人都不是小年轻,奔着组建家庭去的,莫鸿为人踏实可靠,有正经工作,平常虽然忙碌,但对宋芸很好。
宋芸观察一番后,觉得还能继续发展下去。
这晚八点多,宋信福刚回到家没多久,宋芸就上门了,把徐桂英喊了出去,说是要去散步。
徐桂英知道是啥事,穿了鞋子就出去。
宋信福摸摸脑袋,嘀咕几句,“大晚上的,出去喂蚊子。”
……
徐桂英听宋芸说完后,点了点头,“要不哪天我来你铺子里看看?”
宋芸:“那成,到时候你帮我参谋参谋,我再找机会跟笑笑说。”
徐桂英点点头,“没问题。”
“大嫂,就明天吧,明天他要来铺子里帮忙。”
徐桂英干脆应下,“行,我下班了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