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皇帝逐渐解开心结,朝堂之上渐现蓬勃生机,百姓生活也愈发安稳之时,宫廷中那被岁月尘封的旧怨,如暗处的毒蛇般悄然浮现。
朝堂之上,几位权臣时常凑在一起,眼神中透着算计与阴狠。他们深知,皇帝一旦彻底摆脱心结,重振朝纲,那些往日里他们借着皇帝疏于朝政而谋取的私利、暗中培植的势力,都将如泡沫般破碎。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在暗处悄然展开。
一日早朝,一位平日里便与权臣们沆瀣一气的言官,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近日听闻民间多有怨言,言陛下自寻访高僧归来后,虽有心励精图治,然所行新政多有急躁冒进之处,致使百姓苦不堪言呐!”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
皇帝眉头微皱,心中虽有些疑惑,但仍镇定自若地问道:“爱卿此言可有依据?朕推行新政,旨在造福百姓,怎会令百姓苦不堪言?”
那言官连忙跪地,佯装惶恐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新政中关于赋税改革的条款,虽意在减轻百姓负担,但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员曲解圣意,反而加重了百姓的徭役赋税。如今民间已怨声载道,若不及时纠正,恐生民变啊!”
皇帝心中一惊,他推行新政本是出于好意,却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他刚要开口询问详情,另一位权臣也站了出来,附和道:“陛下,臣也听闻此事。不仅如此,陛下重用的一些寒门官员,在地方上胡作非为,结党营私,严重扰乱了地方秩序。陛下若不加以整治,这朝廷上下恐将乌烟瘴气啊!”
一时间,朝堂上指责新政、弹劾寒门官员的声音此起彼伏。皇帝看着这些平日里看似忠心耿耿的大臣,如今却纷纷站出来指责自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寒意。他隐隐感觉到,这背后似乎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暗中推动。
下朝后,皇帝将李白召入宫中,面色凝重地将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了他。李白听后,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此事定有蹊跷。陛下推行新政,本是为了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怎会突然出现如此多的反对声音?臣怀疑,是那些权臣们担心陛下重振朝纲,威胁到他们的利益,所以才暗中勾结,企图扰乱朝堂。”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有此疑虑。只是如今朝堂之上,众口一词,朕该如何是好?”
李白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查明真相,还新政和寒门官员一个清白。臣愿为陛下分忧,暗中调查此事。”
皇帝感激地看着李白,说道:“有李卿相助,朕便放心了。只是此事凶险万分,李卿务必小心。”
李白领命后,便开始了秘密调查。他四处奔走,走访民间,询问百姓对新政的看法。同时,他也暗中与一些忠心的官员取得联系,收集权臣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证据。
然而,权臣们似乎察觉到了李白的行动,他们加大了对李白的监视和阻挠。一次,李白在调查一位与权臣勾结的地方官员时,突然遭到了一群神秘人的袭击。这些神秘人武功高强,招式狠辣,显然是有备而来。
李白与他们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他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敏捷的身手,一次次化解了神秘人的攻击。但神秘人人数众多,且配合默契,李白渐渐有些力不从心。就在他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原来是皇帝得知李白遇险,派了一队禁军前来救援。
在禁军的帮助下,李白终于摆脱了神秘人的追击。但这次袭击也让他意识到,权臣们的势力比他想象中还要庞大,调查的难度也远超预期。
尽管如此,李白并没有放弃。他继续深入调查,终于找到了权臣们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