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和躲着李白的第三日,乌篷船晃进了江油地界。青石板路蜿蜒着浸在雨里,檐角滴下的水珠子砸在她袖口,晕开团深浅不一的灰。她知道这里是李白的家乡,墙根下歪歪扭扭的“李记酒肆”木牌,像极了他醉后挥毫的笔锋——可越是靠近这片土地,她心里的愧意就越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得喘不过气。
她偷偷瞥向船头的李白。他倚着桅杆喝酒,蓑衣边沿垂落的水珠打湿了书卷,却浑然不觉。自扬子江上她深夜偷读密信被他撞见后,他便再没问过月氏的事,只把新采的桂花塞进她袖口,低声说“家乡的桂花开得早”。可那声“家乡”像根细针,扎得她眼眶发烫——他待她毫无保留,她却攥着满手不能说的秘密,连腹中本不存在的“双胎”,都是为掩人耳目撒下的谎。
“锦和…锦和…”李白突然放下酒葫芦,指着巷口一棵老桂树,“看,那是我小时候爬的树!”他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全然没注意到她往后缩了半步。恰在这时,个梳双丫髻的姑娘从酒肆里蹦出来,红裙上沾着糖霜,脆生生喊:“表哥~你可算回来了!”
锦和猛地攥紧了腰间的兽皮袋。那姑娘眼尾生着颗朱砂痣,笑起来时脸颊的梨涡和李白如出一辙,手里还晃着串糖渍青梅——正是当年李白在长街给她买的那种。
“表妹???”李白挠了挠头,显然记不清了。姑娘却熟稔地拽住他袖子:“我是阿桃啊!小时候你还把先生的毛笔偷偷给我画糖人呢!”她说话时,发间银饰叮当作响,竟和月氏小公主的狼牙簪子撞出相似的韵律。
锦和看着李白被阿桃拉着往酒肆走,看他低头听姑娘说话时嘴角扬起的笑,心里那团愧疚突然烧起来,混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酸涩。她想起自己藏在兽皮袋里的唐钱,想起那些用糖霜传递的军情,再看看眼前亲昵的两人,喉咙里像卡了块化不开的糖糕,又黏又堵。
“李白!”她突然喊出声,雨水顺着额发滴进眼里,涩得她想掉泪,“你倒好,回家了倒先认起表妹来了!”
李白愣住了,阿桃也松开手,怯生生地看着她。锦和却管不住嘴,那些憋了许久的话全涌了上来:“月氏的长生天、糖河的密信,你是不是都清楚?你装糊涂作甚!如今回了老家,见了正经表妹,倒把我这………”她顿住了,说不出口“细作”二字,只觉得胸口发闷,“我走!!!”
话音未落,她转身就往雨里跑。木屐踩在青石板上噼啪作响,身后传来李白焦急的呼喊,还有阿桃茫然的追问。可她不敢回头,雨水混着泪水糊了满脸,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逃开这坦诚的目光,逃开这让她无地自容的温柔——哪怕身后是刀山火海,她也宁愿独自蹚,也不想再让他为她沾染上半分月氏的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