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孔颖达眉头微皱,随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神色之中透露出了几分担忧。
“也不知道张毅的工作如今进展到了哪一步,马蹄铁看着简单,可真要大规模制造,其中的门道和困难肯定也少不了。”
苏勖点了点头,“陛下对马蹄铁寄予厚望,张毅的压力肯定不小,不过以这小子的本事,说不定能提前完成任务,到时候咱们可得好好为他庆贺一番。”
孔妙函听到这话,眼眸顿时一亮,忍不住开口说道:“阿翁、苏公,张毅头脑聪慧,又肯下苦功钻研,我想他一定能按时完成马蹄铁的制造任务。”
话音刚落,孔妙函便意识到自己语气里藏不住的急切,双颊瞬间飞起了两朵红晕,像熟透的樱桃般娇艳。
她微微低下了头,下意识的咬了咬下唇,然后又羞涩的闭上了嘴,手指紧紧的揪着衣角,似是想把方才那直白的话语藏进这细微的动作里。
“哈哈哈……”
孔颖达和苏勖相视一笑,正欲再调侃孔妙函几句,恰在此时,张毅突然从外面走了进来。
张毅刚刚走进祭酒阁,就听见了孔颖达和苏勖朗爽的笑声,当即上前恭敬的拱了拱手。
“弟子张毅拜见两位老师,两位老师今日如此高兴,可是我国子监又有了什么好事?”
孔颖达脸上的笑容一顿,随即佯装板起了脸,“好事没有,倒是你三天没来国子监上值,连个音信也没有,为师还以为你把国子监给忘了呢!”
孔颖达嘴上虽在责备,眼中却满是关切之色。
苏勖也跟着凑趣,“是啊,还瞒着我们搞出那么大动静,惠民制盐坊和马蹄铁的事情,你可得与我们好好说道说道。”
孔妙函则是又惊又喜,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脸上红扑扑的,眼神始终黏在张毅身上,见众人看向自己,又慌乱地低下头,手里无意识的摆弄着衣角。
张毅一脸歉意的拱了拱手,“两位老师,非常抱歉,弟子这段日子一直在少府监忙着马蹄铁的事,实在是抽不开身。”
“至于惠民制盐坊的事,陛下有旨制盐坊建成之前一定要严格保密,弟子可不敢抗旨,还请两位老师多多谅解。”
孔颖达连忙摆了摆手,“那个……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是为师误会你了,哦对了张毅,马蹄铁你造得如何了?”
孔颖达、苏勖、孔妙函三人都对马蹄铁非常的感兴趣,纷纷好奇的看向张毅。
“两位老师请放心,马蹄铁昨天就在战马上试用成功了,现在已经开始大规模量产,弟子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大唐的战马就都能配上马蹄铁了。”
听到张毅的回答,孔颖达眼中满是欣慰,抬手捋了捋胡须,“好好好!真不愧是老夫的学生!这事儿办得漂亮!”
苏勖也满脸笑意,伸手拍了拍张毅的肩膀,“太好了!如此一来,我大唐军队如虎添翼,边疆战事更有胜算,你为朝廷立下大功了。”
孔妙函眼中闪着光芒,满是崇拜地看向张毅,欲言又止,她悄悄挪动脚步,离张毅近了些,小声说道:“张大人,我就知道以你的能力,肯定能提前完成马蹄铁的制造。”
孔妙函声音轻柔,脸上带着藏不住的欢喜。
孔妙函的心意,张毅身为过来人,自是非常的清楚,脸色一喜,随即看向孔颖达和苏勖。
“两位老师,此事并非弟子一人之功,少府监弓弩坊的工匠们齐心协力,才让马蹄铁的铸造得以顺利制成。”
孔颖达和苏勖脸上堆满了笑容,他们对张毅谦逊的态度非常满意,随即一脸欣慰的摸了摸颌下的胡须。
“张毅,坐下说话吧!妙函,你愣着干什么,张毅都来了这么久,还不赶紧上茶?”
孔颖达此话一出,孔妙函顿时反应了过来,连忙给张毅盛了一杯茶水,然后朝张毅递了过去,“张大人请用茶。”
张毅双手接过茶杯,“谢谢孔家小娘子。”
孔妙函连忙摆了摆手,“张大人不必客气!”
张大人?
孔家小娘子?
张毅和孔妙函之间的称呼实在是太过生分了,孔颖达决定让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当即开口说道:“张毅啊,你和妙函认识也有一段时间了,叫孔家小娘子是不是有些过于生分了?”
“这样吧,从现在开始你就叫她妙函。妙函,你也别叫张毅张大人了,就叫他张毅吧!”
孔妙函脸色微微一红,随即款款一礼,“是,阿翁!”
孔妙函都同意了,张毅自然不会有意见,当即拱了拱手,“是孔师!弟子遵命!”
孔颖达点了点头,“哦对了张毅,命题官在书文阁的命题工作今天结束,你三天没来了,赶紧过去看看吧!”
“是孔师!弟子这就过去!”
张毅拱了拱手,转身快步朝阁外走去。
“张毅,你先等等。”
张毅脚步一顿,转身看向孔颖达,“孔师,您还有什么吩咐?”
孔颖达没有马上回答张毅,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孔妙函,缓缓开口说道:“妙函,你不是一直想去书文阁看看吗?张毅正好也要去,你陪他一起过去吧!”
我什么时候说过,想进书文阁了?
孔妙函一脸不解的看向孔颖达,忽然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红,随即款款一礼,“谢谢阿翁!”
随后,张毅和孔妙函一起出了祭酒阁,行走在通往书文阁的路上。
一路上,两人并肩而行,气氛有些微妙。
张毅偷偷瞧了一眼身旁的孔妙函,只见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偶尔轻颤,脸上的红晕还未完全褪去。
“咳咳!”
张毅轻咳一声,试图打破这略显尴尬的氛围,没话找话的说道:“妙函,你……你之前也经常来国子监吗?”
孔妙函微微抬眼,目光与张毅交汇瞬间又移开,轻声说道:“阿翁是国子监的祭酒,我闲暇之时就会过来探望,帮忙煮茶研墨,只是从未去过书文阁。”
孔妙函说话的声音非常轻柔,如春日微风,还带着一丝丝羞涩。
张毅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一边走一边介绍起来,“书文阁可是国子监的重地,珍藏了无数的古今典籍,历代大儒的着作、前朝科考的真题都在其中,对我辈读书人来说,那真是一座知识的宝库啊!”
张毅的言语间,满是对书文阁的敬重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