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旋即,现场爆发出比之前更加热烈的掌声,掌声响彻云霄,久久不息。
联首已定,高书砚再一次输给了张毅,他的脸色瞬间变的非常难看。
掌声过后,萧守业一脸兴奋的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妙啊!‘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釜斤以时入山林’,不仅完美拆字,与上联工整对应,还蕴含着珍惜自然、遵循时节的深意,张兄这句下联当真绝妙,联首之名当之无愧。”
凉亭内,孔妙函美目流盼,眼中满是欣赏之色,看向张毅的目光中全是倾慕之意,笑着说道:“张毅这句下联浑然天成,实乃我今日所见对得最精彩的下联。”
虞秀姚笑了笑道:“张毅可是我师弟,我就知道联首非他莫属。”
崔书缘点了点头,“张大人才华绝世,少年圣贤之名名传天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
现场众人议论纷纷,不吝送上各种溢美之词,所有人看向张毅的眼神中露出了浓浓的敬佩,当然了高书砚、韩学礼、许文庸三人除外。
高书砚面色阴沉,手中折扇狠狠一合,冷哼一声道:“对联不过小道而,接下来的我是诗魁,那才是真正的大道,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韩学礼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这联首与诗魁根本就没法比,诗魁才是诗文会的第一人。”
许文庸则微微眯眼,嘴角挂着一抹似有若无的冷笑,并未言语,只是眼神之中满是不甘与嫉妒。
虞秀姚听闻,冷笑一声道:“高书砚,我张师弟至今为止已经写出了十首传世之作,请问你有传世之作吗?”
虞秀姚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张毅才华横溢,被当今陛下誉为少年圣贤,他的十首传世之作天下皆知,而高书砚平日里虽也自诩才高,但相比之下,似乎确实未曾有过能流传广泛的诗作。
高书砚脸色涨得通红,恼羞成怒的说道:“哼!以往的诗作又算得了什么?今日这诗文会,才是见真章的时候,我定要在接下来的诗魁之争中,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才。”
说罢,高书砚将手中折扇重重地甩到了一旁石桌上。
韩学礼忙不迭的开始帮腔:“就是,诗文会尚未结束,高兄大才,定能在接下来的诗魁角逐中力压众人。”
他一边说着,一边斜睨了张毅一眼,眼神中满是不屑。
许文庸这时终于开口了,阴阳怪气的说道:“这有些人啊,不过是一时运气好,写出几首诗罢了,真到了考验真本事的时候,可就要原形毕露了。”
张毅依旧神色坦然,轻轻的摇了摇头,一脸微笑的说道:“三位既然如此有信心,那张某也期待能在诗魁之争中,拜读各位的佳作,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张毅语气谦逊平和,丝毫没有被对方言语激怒的迹象。
孔妙函美目流转,看着张毅,眼中满是信任与赞赏,轻声说道:“张毅腹有才华,我相信他定能在诗魁之位上实至名归。”
语毕,孔妙函转头看向高书砚三人,神色清冷的说道:“只是有些人,莫要到时候输得太难看,又要找些无谓的借口。”
孔妙函的一番话,让现场的气氛变的有些尴尬。
崔书缘见状立即出言打着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是来参加诗文会以文会友的,诗魁之争尚未开始,胜负未知,且看各位接下来如何大展才华,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诗作。”
崔书缘说完,随即看向坐在一旁的虞秀姚,缓缓开口说道:“秀姚阿姊,该你主持了。”
虞秀姚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诸位,接下来我们开始诗文会的第二个环节——我是诗魁。”
“我是诗魁的规矩也很简单,首先由此次生日诗文会的主人孔妙函亲自给大家出题,然后诸位依题作诗,限时两刻钟。”
“诗文写好之后,本主持将与此次生日诗文会的主人孔妙函以及特邀贵宾崔书缘,一起从中选出三首写的最好的诗文。”
“最后,由在场的诸位共同品鉴佳作,投花选出此次诗文会的诗魁,每人只能投一次花,当然了你也可以弃权。”
“好了,下面有请此次生日诗文会的主人孔妙函给大家出题,大家掌声欢迎。”
“啪啪啪……”
一阵热闹的掌声过后,孔妙函缓缓起身开口说道:“深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好时候,诸位就以《菊花》为题,尽情挥毫泼墨,一抒胸臆。”
孔妙函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变的非常安静,众人纷纷凝眉构思起来。
虞秀姚再次点燃了一根佛香开始记时,每个露天雅间的侍女们也纷纷取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笔墨纸砚。
说到描写菊花的古诗,张毅首先想到的就是唐朝诗人元稹的代表作——《菊花》。
随后,张毅也不慌不忙的拿起毛笔,略作思索后,便把这首《菊花》洋洋洒洒的写在了宣纸上。
“瑶儿,把我写的诗交给你家小娘子。”
侍女瑶儿听闻,一脸震惊的看向张毅,“张大人,您这么快就写好了,我是诗魁才刚刚开始,要不您还是再好好想想?”
张毅笑了笑,伸手拿起桌案上的宣纸朝瑶儿递了过去,“不用了,快给你家小娘子拿过去吧!”
“是,张大人!”
瑶儿双手接过宣纸款款一礼,转身朝花园中心的凉亭走去。
瑶儿莲步轻移,手中那张承载着张毅诗作的宣纸仿若被聚光灯笼罩,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要知道,我是诗魁才刚刚拉开帷幕,一众才子佳人们还沉浸在苦思冥想之中,有的人咬着笔杆眉头紧皱,有的人在露天雅间里踱步喃喃自语。
现场绝大多数人还没有下笔,可张毅却已经创作完成,这般创作速度,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刹那间,现场众人看向张毅的目光里,敬佩之情如潮水般翻涌,那眼神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惊叹与赞赏。
“张兄真不愧是少年圣贤,才思如泉涌,令人望尘莫及啊!”
萧守业不由的发出了一声感叹。
张毅率先完成了写作,让一众才子佳人们感到了一股莫名的压力,高书砚更是感觉压力山大,在沉思片刻后开始下笔。
随后,现场众人一边思考,一边用笔在宣纸上构思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