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川把那份合作企划案展示出来时,在座的高管纷纷不淡定了——方案上明明确确地写着“双方各自收取50%的利润,但都必须拿出其中的20%进行慈善事业的进行。”
“按照社长的意愿,我们与宋氏的负责人有过一番交涉,对方常在各大慈善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因此希望我们也能有所行动。”
千川的一番解释,让高管们情绪更显激动。
也就是说,假设总利润为20亿日元,自身分得10亿日元,其中2亿都得贡献出来,而宋氏那边折合为人民币,则是约整整1200万元。
一次性算下来对双方来说都不算大数目,但双方的合作有过一次肯定也不止一次!
“社长,您觉得……”
“同意。”雨宫弦果断亮出了自己的答案,这份企划案是由千川草拟的不错,但他在审视一遍后,亲自将原本的8%直接改为10%。
宋氏在中国商界影响力之大,他在东大学习时便早有耳闻,踏入商界后,他不断挖掘雨宫集团的潜力,提高它在国内的地位,也是为了某一天可以像宋氏那般辉煌。
毕竟,这本就是雨宫集团曾经有过的至高地位。
当收到宋氏发来的邀请时,雨宫弦早已有了赞许的态度,但最终下定决心,还是因为在当晚与吉次郎的一次交流中得到了爷爷的支持。
宋氏的董事长宋焱翼是业内的着名人物,更是一位优秀的慈善家,这些他都知道,但他没有料到的是,宋家跟雨宫家之间,还有着一段极深的渊源。
吉次郎是这样对他说的。
早年他曾游历中国,在一次危险经历中被当地一个富家子弟救下,那人正是宋焱翼的父亲,宋氏集团的创始人——宋曜。
两人一番结识后成了异国好友,各自成家后也依旧来往,到后来宋曜病逝,则是由宋焱翼维持着两家的关系,只是再不如从前那般频繁来往。
宋焱翼最后一次出现在他眼前时,带着妻儿,那孩子自然是宋凌睿,已满八岁,只比他的孙女长一岁。
再后来,伴随雨宫正人夫妇的丧生,孙子孙女的失踪,雨宫家一片狼藉,不知不觉地便断了与宋家的联系,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局面。
吉次郎不肯再与宋家来往,一是害怕叫人家看见这惨淡模样叫人耻笑,二是不愿被人家同情怜悯,宋曜早已逝世,雨宫家同宋家的联系已无力让他一人死撑。
然而……谢天谢地!
上天要他晚年再与雨宫弦重逢,雨宫家的希望种子还在,并且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如此茂盛挺拔,给予风烛残年的他一个稳定的依靠。
“可我们都还不清楚对方的底细!”东条悟史又一次反驳,拉回了雨宫弦的思绪,“如此贸然行事,恐怕……”
怕?有什么好怕的!
雨宫弦用眼神压住了全场,暗暗在心里咆哮,在场除了他和千川,剩下的高层干部或多或少都已经步入中年,又因为东条在公司的威望较高,大多数高层干部都更信服他的观点。
“社长,这事或许应该再缓缓……”
“社长,我认为……”
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千川立侍一旁,额上渐渐淌出细汗,余光打量着雨宫弦阴郁的面盘,心里尤为不安。
雨宫弦继任社长职位仅四年,纵使拿下了众多瞩目的成就,在这群老家伙们面前,也都还只是个刚入门的新人,没有太多的履历。
“各位,请听听我的观点。”
雨宫弦眉眼带笑,态度谦和,却隐含着一股凛然之气,的确,他在这群高层面前,永远都是后辈,需要以谦恭的态度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
但,始终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他才是雨宫集团的社长。
“你们也都看到了集团这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通过与外界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站稳了在日本商界的地位,如果真如各位所想,我们为了规避跨国合作带来的隐患,岂不如同温室的花朵一般经不起风雨?”
“这样的雨宫集团,在面对未来种种未知的挑战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席话毕,先为他积蓄了一定的气势,二十多双眼睛紧盯着雨宫弦,有的怀疑,有的动摇,有的阵脚已经转移,有的还在固守阵地。
“当今的宋氏集团,早已是中国商界的一大巨头,能主动邀请我们参与合作,实属诚意。”
“而且,请各位前辈放心,该策划案的通过,对我们雨宫集团百利而无一害。”
雨宫弦一直秉持着诚信经营的实干理念,在其世界观中,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应相统一,才是一个合格企业的标准。
在中国所受的十多年教育影响下,他尤其重视从商以德,而宋氏恰好尤为符合这一条件,且二者各据一方,强强联合更有利于有效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实现共赢发展。
从企划案拟定的条件来看,与宋氏合作,能在跨国交流中相互学习,转变优势,从而提高自身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获得更为丰厚的利润。
其次,关于利润的分配,其实在做人在意的不过是那20%的慈善费用,一旦总利润减少,个体所获利润也势必减少,这些看重财富的老家伙们,自然很难懂得雨宫弦的心思。
雨宫弦的眼光要比他们大部分人具有远瞻性得多——
投资慈善公益,看似是在用“赔本买卖”为社会做贡献吗,但其背后的深意要内涵得多,不仅仅是停留在单位社会服务,实际上,集团自身也会得到一定的回报。
所谓知音难遇,人才难求。
其实早在雨宫弦刚刚接手雨宫集团的那半年里,是没有几个高素质新人才愿意来应聘的,早期引进的几个人才,如日影千川,纯属是以报恩为目的而来。
可随着集团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不请自来,蜂拥而上,这不止展示了集团的发展成果,更有力地证明了雨宫弦决策的正确性。
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详细论述,雨宫弦再望向他们时,众人眼中的质疑与否定已经渐渐有了淡化。
临近中午时,林佳依才终于接到了宋凌睿回拨来的电话,他的声音有些嘶哑,连续做了近两小时的会议报告让他口干舌燥。
不过辛苦是没有白费的,他的方案被采纳,下周就要让父亲带着方案去日本交接。
他离自己的目标又近了一步,父亲对他这次的表现十分满意。正想把这个消息分享给林佳依时,他听到了那头林佳依尤为沉重的声音。
“凌睿,我……好像开始慢慢丧失人格交换时的那部分记忆了。”